孙莹莹
[摘 要] 导游业务课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它关系着学生以后走入社会的工作,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比较重视。通过教学,老师也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现在导游业务的发展和趋势,让学生能够掌握好导游工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也培养学生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
[关 键 词] 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导游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050-01
导游业务课程是旅游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全国导游证考试的时候,也是必须考试的科目之一。导游业务中最核心的就是如何服务好自己的客户,服务行业是第三产业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行业。旅游在服务行业中占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所以如何在旅游行业中服务好客户,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指导,是在旅游业务课程中最重要的目的。旅游业务课程是一门将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跟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和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
在以前的旅游业务教学中,老师一般是比较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能过期末考试就好。但是学生走到社会的工作岗位中,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可能不是太好。随着教学的改革,新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的接近生活中的应用。根据教育部规定的新教学目标,学生应该注重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新的教学要求,老师也应该适当地調整教学计划,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注重学生技巧的培养。一般在课堂上,老师会讲解导游的任务是什么,应该掌握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重要性,这样只是教会学生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加上技能的形成过程,老师可以结合现代教学工具——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明白在工作中应该具备哪些必须具备的技能,这些技能都要运用到什么地方。這样也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过程,让教学的方式不再那么单调。
二、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的内容,就是教学方式的选择。老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合理地安排教学的进度。首先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讲解,可以采取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教学方式,针对某一个景点进行讲解练习,老师在讲课的起始阶段,可以播放一下该景点的有关资料,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学习,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补充,老师可以在补充的时候适当地加入情景的设计,能够提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去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很好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重点内容,提高课堂的效率。其次就是加强学生的练习,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导游词或者才艺表演,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有关导游的工作。在导游业务的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导游的技能、章程和遇到突发状况的处理方法进行案例上的教学,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跟其他的同学进行讨论。老师在观察学生讨论情况的时候,可以适当地为一些疑问较多的组进行解答。然后针对同样的问题,在全班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可以让老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及时总结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讲课的进度和计划。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讨论的问题难度要适宜,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当学生对老师讲解的专业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上的模拟,将导游词和需要的技能以表演的方式进行表演,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导游业务中都包含什么,什么时候运用相关的知识,遇到突发情况该如何处理,加强学生的认识。老师在学生模拟的时候,要根据学生中出现的情况,给出相应的指导,指导学生应该如何搜集、挖掘景区和历史相关的资料。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旅游地点进行现场的演练和实习,运用实地观察法进行教学,缩小课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去景点的路上,老师可以教给学生该如何跟游客进行讲解,做准备工作;在景区里,应对游客进行怎么样的讲解,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切入,该注意什么;参观景点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培养专业人才
导游是一份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业,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组织学生去实地实习之外,还要多跟旅游部门和用人单位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精确地把握市场上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重点的指导,让学生更快适应社会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专业性人才。
总之,导游业务作为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优秀导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占梦云.浅谈中职学校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方法论[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5):95.
[2]沈燕增.浅谈导游业务课的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