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建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所以,要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使其能够走上科学的发展之路,要以提升课程质量为核心,不断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以促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主要围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就其改革与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就业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020-01
一、进行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一)就业以及改善民生的需要
就业关乎我国社会的稳定,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的,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将我国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必定会给劳动者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与此同时,加强高职教育的发展,能够使劳动者的素质有极大的提升,从而促进就业,尤其对大学生就业以及改善我国的民生情况有着重要的作用。十多年来,高职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将近1300多万的专业性人才,极大地提升了就业者的职业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就需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也是使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得到满足的必然要求,也能够极大地提升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在支持在岗人员的提升上,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高职院校发挥自己的区域性优势,成为当地区域发展继续教育、新技术推广的传播中心。
(三)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如果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处于经济增长的重心,那么隨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会产生与之相適应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新体制。当前,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推进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那就是我国国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渐增长,而这刚好与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产生了较大的矛盾。故此,加强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推广,使我国国民迫切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能够得到满足,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专业性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所以,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进行多渠道的办学,促使高职教育进行大力发展,如此,才能够促进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需要。
二、关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一)努力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要对行业企业的需求进行关注,从而提升学校与社会发展的符合程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就业创业能力,要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去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以服务为主要宗旨,以学生将来的就业作为导向。要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为核心,对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行不断深入,加强对本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争取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二)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动力
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一些懂得高新技术的人才,需要本企业的员工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而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以学科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尽管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但是却没有准确的职业岗位定位,导致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能力较弱。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就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寻求与社会企业的合作。要不断推进“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也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用人规划以及人才的培养计划,通过双方签订委培协议书,以达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以内涵发展为重点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大,然而因为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仍很不理想,专业型教师极度缺乏,这些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在这种环境下,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意见,在2006年11月,我国又实行了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计划,这一举措将促使我国高职院校将工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上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考虑:(1)将本院校的专业教师组织起来,让他们定期去相应的企业进行工作,以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做出引导。(2)邀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学校上课,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学校教师形成互补,这样也能够提升师资的总体水平。(3)要建立教师兼课制度,实现高等院校之间的教师资源共享,从而促使学校的办学效率得到相互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光娣.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2.
[2]许力双.中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6.
[3]马燕.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