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川,我每天和冯奋一起骑着自行车去参观窑洞,他担任我的方言翻译,也是我的“窑洞导航地图”,哪家新修了窑洞他都知道。20世纪90年代正是延川建造窑洞的高峰期,我经常有机会实地参观窑洞建造的工地,很多东西都令我惊叹,比如窑洞的选址、建筑方式、窗户的结构、木匠和石匠的手艺,都让我大开眼界。
窑洞作为黄土高原上古老的民居形式,周朝时就已广泛分布。陕北以靠崖式窑洞为主,其工艺和下沉式、独立式窑洞有所区别。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窑居,最知名的如土耳其乌奇沙,它们大多洞口较小,形状不规律,有一种遁入阿里巴巴奇幻世界之感,但在陕北的窑洞能看到一种规矩,一种令人着迷的空间关系,这就是营造法式。
我发现,当地几乎没有人重视窑洞的营造技艺,因为建造窑洞“太简单了,连小孩都知道!”其实这种技艺还是挺复杂的,最难的地方在于拱形顶的支撑、墙面的计算和石头的镌刻技艺,需要严密的测量,否则窑洞很容易变形或倒塌;石头的纹路镌刻不对称,也会破坏窑洞的整体美感。工匠的技艺如何,高低立判。
修建窑洞的整体流程包括:选地,挖界沟,整窑脸,画窑券,挖窑,修窑,上窑间子,装修。
挖界沟前先要确定窑洞的类型,这根据地形和宅基地的面积决定,有些人家也请风水先生按照易经八卦决定修建哪种形式的院落。挖地基是个力气活,不用机械的话,要一担一担地挑土,十分辛苦。整窑脸,当地人叫“刮崖面子”,刮者的眼力、技艺、手劲和力气好的话,能在黄土上刮出美妙的图案。最难的是计算拱形顶的支撑,石窑的拱圈大多是三心圆弧,这是个数学题:用相同半径、不同圆心的两个四分之一圆弧相交,再以内切小圆计算测量。圆心距也叫“交口”,交口长,则拱圈提高。单孔窑洞,匠人们有默记的参数,大概是“高和宽相同,进深翻倍。” 一个高3米、宽3米的窑洞,大概进深6到8米。
等窑洞晾干后,接着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用来泥窑,至少要泥两层,粗泥一层,细泥一层。
做石窑,据说最好的工匠在绥德。关于他们的传说很多,比如陕北信天游里唱“米脂婆姨绥德汉”“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北出的好石匠”,他们工艺精湛,延川一带还用小石子垒窑腿时,绥德已有切割精准的大块石料了。
窑洞即将完成,需要合龙口时,要唱一段唱词。合龙口类似上梁,封顶,是一个重要仪式。
窑洞的建造要延续1—2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与匠人交流、讨论、做笔记、拍摄照片,同时我也采访窑洞住户,询问他们的感受。
开凿窑洞,是一家人最幸福也最劳累的时候。在忙碌的施工现场,我常能看到充满农家气息的图景:院落里的老槐树,散落的石碾子、磨盘、粮食架子、牲畜圈,反映出陕北农民生活的外延,也展现着人与自然共生的朴素的人居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