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映得民心暖
——关于专题片《红心》的拍摄体会

2016-08-12 09:00◎刘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红心感人专题片

◎刘 昊



丹心映得民心暖
——关于专题片《红心》的拍摄体会

◎刘昊

王红心(左)与本片作者在一起

自从成为一名电教制片工作者以来,我的镜头里已经记录了上百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在我看来,拍摄典型人物,似乎已进入一种“程序化创作”的状态,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因此,在拍摄以沧州市公安局优秀干警王红心为主人公的专题片《红心》时,我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创作激情”。然而,就是在拍摄的几个月里,我却逐渐改变着这种心态,直到编辑机上最后一个画面定帧时,才恍然发现:与王红心接触的日子里,我不仅有难忘的感动,更有了收获的感悟。这种感悟,不只是心灵和境界的收获,更多的是关于电教制片技艺的成长。

偶识红心

拍摄王红心起于偶然。那是在2011年10月,我接到任务去跟录第五届“沧州好人”颁奖晚会,将晚会上充满正能量的一幕幕记录下来,作为宝贵的资料留存。正当我把镜头对准台上那一位位“沧州好人”时,意外发生了。只见一个小女孩眼含热泪地急走上台,一把抱住“好人”队伍中的一名女警官,喊了一声“妈妈”,女警官也紧抱住了小女孩,两人相对流泪。这一下,晚会现场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而此时伴随着主持人的讲解,在场的人才逐渐明白:原来,这位女警官是沧州市公安局的王红心,而这名小女孩是刘家庙乡的农家孩子李蕙玲,7岁那年父母意外离世,只得和几个月大的弟弟、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没了顶梁柱的家庭一时间陷入了秋风苦雨。王红心得知这一消息后,毅然带着爱心走进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帮孩子洗衣、做饭、看病……还经常送钱送物,用无私的付出为这个家挺起了脊梁。有了她的爱,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家方有了一把遮风挡雨的伞。现在孩子都拿她当最亲的人,于是才有了台上那感人的一声“妈妈”……

看到如此感人的一幕,我的眼睛也湿润了,而且带着职业敏感,一直将镜头对准着“母女俩”,因为我觉得这是个难得的素材。都说党员要一心为民,王红心的所作所为不正是最好的体现吗,这样的典型不正值得我去拍摄吗?

第二天一早,我就找到了领导,把想拍摄王红心这位“好人”的设想汇报上去。不出所料,领导大力赞同,要求一定要拍好她。就这样,本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却最终让《红心》得以起航。这也充分说明了,作为电教制片者,要练就一双慧眼,去敏锐地发现和挖掘新闻素材。

最终成片时,我特意将这次晚会上的“抓拍”作为了片头,因为我觉得这很符合主题——一位不求名利、甘于奉献的好人的故事,还极大地调动了观看气氛。就这样,一次小小的现场随机拍摄,却成为了一部片子拍摄的起源,更成为片中的一幅经典画面。

接触“红心”

决定拍摄王红心后,我却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冥冥中总觉得对她还不够了解和熟悉,如果贸然去直接接触并采访拍摄,效果是不够深入的。那么拍摄的突破点选在哪呢?我一次又一次地翻阅着她的相关资料,忽然心头一动:王红心并不是一个“独行”的好人,很早之前她就带头张罗起了一支红心志愿服务队,现在有五百多名队员呢。何不“侧面出击”,先采访她的队员们呢?这样一方面可以作为全片叙事的切入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她,以利于下一步拍摄。

就这样,我见到了王红心,几句寒暄过后,直接提出了先采访队员的要求。她爽快地同意了。于是,一个个队员来到了我的镜头前,谈起了志愿者服务队,也谈起了他们眼中的王红心。

邢涛是名出租车司机,他说起当志愿者的事,十分开心:“能帮助别人,我感觉自个儿特别的快乐。”

身为白衣天使的张忠勇结合自己的职业谈起了感受:“……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并将这种爱心贯穿到医疗活动之中……”

王红心的同事、民警刘涛则说:“……我明白了怎样当好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警察……”

初中生许乙敏说:“自从加入志愿者,我学会了感恩……”

…………

镜头前的每一名队员,几乎都倾吐出了“快乐”“感恩”等情绪,这使我明白了“助人乃快乐之本”这句话的真实,而提到对王红心的印象时,他们更是异口同声地道出了一句话:“她是个好人。”

是啊,他们曾多少次和王红心一起去奉献爱心,也目睹了很多王红心的大爱之举,因此才都由衷地对王红心发出了“好人”的认可。而通过他们,我也初步了解了王红心,她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正成为一个血肉分明的人。而这种先接触关系人后接触主人公的做法,看似“非常规”,但在我看来,却是了解王红心的最恰当方式。对这些队员的采访,我都如实用在了片子中。他们对王红心真诚的评价,让观众看了会产生信服和认可,这样制片目的也自然就达到了。

走近红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直扛着摄像机跟拍王红心。在我看来,作为电教制片工作者,跟拍总比摆拍有意义得多。于是,我跟着她走进一家又一家她所帮助过的家庭之中,每到一处,我的摄像机都会贪婪地转个不停,想把那感人的现场尽量酣畅地呈现。

最感人的一幕,当属在潘之成家了。年迈的老潘,既要照顾精神失常的女儿,又要操心先天残疾的外孙子、外孙女,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还是王红心伸出了援手,时常来送钱送物,并联系医院免费为两个孩子做了手术。老潘已经把王红心当作了最亲的人。

这一天,我跟着王红心到了老潘家,随行的还有一位精神科医生。在老潘家,医生为老潘的女儿检查病情,王红心则亲切地告诉两个孩子:“你们可以上学啦!”听到这个渴望已久的消息,两个孩子紧紧地抱着王红心,哭着说:“妈妈,你就是我们的亲妈妈!”老潘更是泪水长流:“多亏了你,你简直就是我第二个女儿啊。”王红心也一个劲擦眼泪。整个拍摄现场显得有些“乱”,但我却从这“乱”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那充溢着的真实情感。这情感让我真正了解了王红心的作为的意义之所在——她用自己赤诚的付出让那些对生活已经失望的人重新找回了世界的美好。这样的红心,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了。

回到单位,我着手整理素材。看到显得有些纷乱的镜头,有人说:“这太乱了,画面不美。”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执行宣传教育使命的专题片,画面如何,也许不是成功的关键,关键在于是否有情感。如果你的画面能喷发出真实而火热的情感,并能感染观众,那么这画面就是成功的。我决定了,在成片时,一定要采用这些虽“乱”却如火一般炽热的画面!

难忘“红心”

和王红心在一起的日子越久,我就越被她感动。在安徽籍农民工陈昌华的家中,我看到了她是如何帮助这个以乞讨为生的一家三口治病、迁户口、修住房的;在看守所,我看到了她是如何帮助犯罪嫌疑人认清错误、赎回灵魂的;在杨集乡,我看到了她是如何对精神失常的妇女尚小果贴心照顾的……我随她走过了不知多少个困难家庭,也将所看到的感人的一幕幕记录了下来。可以说每一次拍摄,都是我对王红心赞叹的进一步拔高,也是我对自己做人做事的深一层反思。

终于,拍摄要结束了,王红心微笑着对我说:“其实我没觉得自己怎么先进,就是尽量去做好人、做好事。”这句朴实的话,让我想了很久。我承认她说得对,但当好人、做好事绝对不像她说的那么简单轻松就是了。

紧张的拍摄现场

当我坐在编辑机前,准备把所有素材剪辑成片时,耳边仍响着王红心最后对我说的那句话,心里则在考虑用什么风格的解说词来贯穿全片。想来想去,我终悄然顿悟,在王红心一心为民奉献的画面面前,无论多么豪迈的解说词,也许都显得苍白。于是我决定再一次打破常规:尽量少用解说词,多用画面和同期声,就让荧屏上的王红心,来真实演绎她是怎样的一个好人吧。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红心感人专题片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记录那些感人瞬间
抗“疫”感人瞬间
一颗“红心”,只为一个使命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感人的一幕
红心巨岩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