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来
(广州鸿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63)
无氰镀铜在防渗碳电镀中的应用
徐金来
(广州鸿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63)
介绍了铁基防渗碳工件无氰滚、挂镀铜工艺的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提出了镀液维护的手段,分享了电镀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故障的解决办法。
铁件;无氰镀铜;防渗碳;镀液维护;故障解决
Author’s address: Guangzhou Honway Technology Corporation, Guangzhou 510663, China
随着氰化物的严格监管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含氰电镀工艺将越来越受到限制,因此无氰电镀工艺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应用的工艺。
近年来,无氰镀铜的研究及应用取得较大进展,在装饰性电镀上已有不少研究及应用的实例[1-4]。本文着重介绍防渗碳方面功能性电镀铜。与氰化镀铜[5-6]一样,无氰镀铜也可以直接在钢铁表面上进行电镀,无需预镀。
无氰滚镀铜在均匀性和深镀能力上与氰化镀铜基本一致,在致密性上甚至超过氰化镀铜。防渗碳镀铜层有2个最为重要的指标——结合力和无漏渗(渗碳后的硬度小于46 HRC)。通常无添加剂的氰化镀铜在镀厚(40 μm以上)之后镀层会非常粗糙,需要周期换向电源加以解决,但周期换向电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给生产带来不便。无氰镀铜无论在致密性还是工艺的可操作性上均优于氰化镀铜,在防渗碳功能性电镀铜上完全可以替代氰化镀铜。
1.1 工艺流程
化学除油(BH-13无磷除油粉)→电解除油(BH-83无磷电解除油粉)→3道水洗→酸活化→3道水洗→预浸(BH-无氰镀铜2号2% ~ 5%)→无氰镀铜(BH-无氰镀铜)→水洗→环保无铬钝化(BH-环保无铬封闭粉3% ~ 5%)→水洗→热水洗→烘干。
1.2 工艺组成及条件
其中BH-无氰碱铜1号可用于补充铜离子,每加入33 ml/L可以升高总铜约1 g/L(若铜上升则减少铜阳极面积);BH-无氰碱铜2号用于补充总有效配位剂,其添加量根据分析结果而定。
1.3 镀液的配制
(1) 在干净的镀槽中注入1/3体积的纯水,加入所需量的BH-无氰碱铜2号,搅拌均匀,再加入BH-无氰碱铜1号。
(2) 加入纯水至所需体积,搅拌均匀。
(3) 加热至工作温度范围,以小电流电解24 h。
(4) 加入BH-无氰碱铜润湿剂和BH-无氰碱铜细化剂,搅拌均匀后即可电镀。
1.4 镀液的维护与补充
滚镀的维护与补充可参考文献[4]。
挂镀可通过控制总有效配位剂与铜离子含量之比n(一般为1.0 ~ 1.1)来维护[4]。总有效配位剂根据分析结果补加,总铜及配位剂的量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得。不同铜离子质量浓度下n值每增加0.1所需添加BH-无氰碱铜2号的体积见表1。
表1 不同铜离子质量浓度下n值增加0.1所需添加补给剂的量Table 1 Dosage of replenishment agent for every 0.1 increase of the n value at different mass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ions
预浸有助于防止工件表面带酸进入镀槽,避免出现置换而影响结合力。
严禁镀槽中带入氰化物,镀液中掉入的工件要及时取出。
该工艺已在电子产品用螺丝、连接器等产品上得到应用,用在防渗碳上主要是连杆、曲轴等产品,如图1。
图1 几种镀铜产品的照片Figure 1 Photos of several copper-plated products
2.1 工艺应用对比
表 2为使用过程与氰化物镀铜的对比结果。从数据看,无氰镀铜可以满足防渗碳镀铜层结合力高和不漏渗这两个重要指标,同时外观还较氰化物镀铜层细致,无氰镀铜的质量完全可以与氰化物镀铜工艺媲美。
表2 氰化镀铜与无氰镀铜在防渗碳零件上的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cyanide and non-cyanide copper-plated anti-carburizing parts
2.2 应用过程的故障解决
【故障现象1】工件高区粗糙。
镀液分析:铜离子6.9 g/L,pH 10.5,n = 1.2。在55 °C下做1 A × 10 min的赫尔槽试验,试片高区约有3 cm的粗糙镀层。
调整过程:从分析结果看,铜的含量较低,故初步判断为铜含量不足。通过添加 1号,提高铜离子质量浓度至10 g/L,试片高区烧焦面积明显减少,分析n值为1.09,工件生产正常。
【故障现象2】工件高区表面发黑。
镀液分析:铜离子9.5 g/L,pH 10.5,n = 1.1。
调整过程:在55 °C下做1 A × 10 min的赫尔槽试验,高区1 ~ 5 cm处发黑,镀层像黑雾,低区为正常半光亮镀层。由于溶液分析为正常,故初步判断为有机物污染,用2 g/L无硫活性炭吸附过滤后打片,高区只有0.5 cm为烧焦镀层,其余为半光亮镀层,故上述判断正确,镀槽吸炭后恢复正常生产。
无氰镀铜工艺在国内的研究及应用已有一段历史,随着研究及使用的深入,无氰镀铜的工艺将更加成熟,其应用的范围将越来越大。只要不断改善和积累生产经验,无氰镀铜工艺的推广应用将更具优势!
[1] 徐金来, 邓正平, 赵国鹏, 等.无氰碱性镀铜工艺实践[J].电镀与涂饰, 2008, 27 (3): 7-8.
[2] 张强, 曾振欧, 徐金来, 等.HEDP溶液钢铁基体镀铜工艺的研究[J].电镀与涂饰, 2010, 29 (3): 5-8.
[3] 徐金来, 赵国鹏, 胡耀红.无氰电镀工艺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建议[J].电镀与涂饰, 2012, 31 (10): 48-51.
[4] 徐金来, 周杰.无氰滚镀铜工艺应用及故障解决[J].电镀与涂饰, 2013, 32 (9): 28-30.
[5] 文斯雄.氰化镀铜工艺[J].材料保护, 1999, 32 (10): 23-24.
[6] 郭崇武, 李健强.氰化滚镀铜工艺实践与探讨[J].材料保护, 2009, 42 (7): 55-56.
[ 编辑:温靖邦 ]
Application of non-cyanide copper plating for anti-carburizing //
XU Jin-lai
The bath compositions and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rack and barrel non-cyanide copper plating for anti-carburizing iron parts were introduced.The bath maintenance was presented.Some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plating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were described.
iron part; non-cyanide copper plating; anti-carburizing; bath maintenance; troubleshooting
TQ153.14
A
1004 - 227X (2016) 05 - 0262 - 03
2016-01-03
2016-02-28
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铁基无氰滚镀铜研究及应用”(2014J4200025)。
徐金来(1979-),男,广东云浮郁南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材料表面处理研究与应用。
作者联系方式:(E-mail) kingcom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