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
我现在最想说的是:不能没有牵挂!
曾几何时,我的心中有了一份牵挂;曾几何时,我因心中的那份牵挂而烦恼;曾几何时,我因心中的那份牵挂而辗转难眠。
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一个“敌人”——我的姐姐。我俩会因为谁用家里唯一的一个勺子而争吵,因为一个电视节目而抢坏遥控器,因为一根冰棍而你争我夺……那时的我还很幼稚,每次与姐姐发生争执时,心里总期盼着姐姐能够快点长大,到外地读书。那样,家里就变成我的“王国”了。直到现在,我才发现,那时的我是多么幼稚、可笑。
后来,姐姐到外地读书去了,每个月只能回家住一天。我当时真的好高兴,心想:以后再也没有人跟我争抢了。
可是,舒服的日子没过几天,我便开始不适应了。是的,家中的吵闹声没有了,也没有人和我争抢了。虽然父母还像往常一样爱我,但我的心里总感觉少了些什么,那是一种无法触摸却又真实存在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困扰着我,直到听说姐姐将要回来的前一个夜晚,那种感觉才渐渐消失。那天晚上,当我得知姐姐会在第二天回来的消息时,竟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睡,心里生出一股莫名的期盼。虽然,我们相处不到半天便又会吵起来,但我们总是彼此谦让着对方,仿佛是在回忆着逝去的美好时光。
中秋节那天,我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饭菜的香味便扑鼻而来,我大喊:“姐,你可千万不能用我的勺子呀。”话音刚落,我才意识到:姐姐根本没在家,她正独自一人在外地求学,这可是她第一次独自在外面过节。想到这里,一股牵挂之情油然而生。
晚上,我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明月,久久不能入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姐姐,你肯定也和诗人有着同样的感觉吧。姐姐,你是否知道,你远在家乡的弟弟,也正在用同样的感情牵挂着你。
我终于知道了:牵挂会一直伴随我,我们不能没有牵挂!
点评
文中,“我”善于自我剖析,自我批评,表现了“我”对姐姐的理解和思念之情。
全文选材真实,用词准确。没有真实的生活,“我”就很难把对姐姐思念的感觉描绘得形象可感,具体真切。“无法触摸”“困扰”“激动”“莫名的期盼”等词语把“我”对姐姐的牵挂之情描绘得惟妙惟肖。文章内容对比鲜明,主题突出:和姐姐在一起时,如同敌人;和姐姐分开后,分外牵挂。通过对比,体现出了亲情的可贵与美好,主题在对比中自然得到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