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烨
傍晚,天空晕染成迷人的金红色,缕缕青烟在温润的时光里慢慢飘散。金黄的稻浪连绵起伏,乡村便成了稻海里一艘停泊的船。
“回家啦——吃饭啦——”这时,家家户户传来了父母对儿女焦急的呼唤,此起彼伏的声音在小村里回荡着。停下游戏,孩子们在苍茫的暮色里陆续回家。
“回来啦!”“快坐,洗手吃饭了。”外婆简单地叮嘱了一句。孩子们打闹了一阵,便一个挨一个地爬上了桌子。餐桌上,只有童稚的声音在兴奋地谈笑着。餐桌上的大人们或简单地交谈两句,或端着碗蹲在地上静静地吃着饭……
邻居吃过饭便来串门。“咦?怎么小孩上桌了大人倒不上桌,你们怎么就不想想大人呀。”邻居小声嘀咕了句,见我们没吃完,只好悻悻地退出了门。
门内的气氛顿时僵了,谈笑声戛然而止。我一阵心虚,看着如围墙般站着的阿姨们沉默不语。我们何曾想过站着吃饭的感觉?父母学会了站,我们习惯了坐,就这样,餐桌就成了固定的格局……
小表弟犹豫片刻,咬了咬嘴唇,端起碗跳下了凳子,不料,旁边的小妹没有坐稳,身子一歪,摔在了地上。气氛又乱了。老家的长条凳必须要两边都坐人,重量差不多才可以平稳。大人如果下位子,都会提醒一句:坐稳啊。小表弟尴尬不已,小妹坐在地上也露出了委屈的表情。外婆赶紧把她抱起来,拍拍身上的灰,数落了小弟几句:“下位子前要跟旁边的人说一句,就这样下来,也不想想别人!”
这话真是极富艺术,又一句想想别人。
老家没有大学者,却每个人都说得出极富哲理的话。想想别人,它包含了什么呢?由简单地想想亲人开始,推及到周围的朋友老师;当你想得足够了,对陌生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多想一步。这,或许就是想想别人的真谛吧。
“坐稳。”表哥突然对我说了句,我会意地点点头。他端起碗,离了席。我也轻轻下了座位。薄薄的光晕透进来,我似乎听见了阳光流动的声音。外婆欣慰地笑了,她麻利地收拾出了一张小桌子,几个表姐妹挤在一起,席间洋溢着春天般的气息。餐桌顿时热闹起来,这一餐,吃得很舒心。
其实,我并不只是今天才听到“想想别人”这句话呀。母亲的“想想别人”一直伴着我长大。原来,母亲真的是艺术家,只是我一直没有发现而已。
生活中多想想别人,你的心中才会充满阳光、温暖和感动。
点评
关注寻常生活小事,是文章的一大特点。本文记叙了一次家庭聚会,吃饭时小孩子不懂得礼数,坐上了席位,迫使大人只能站着吃饭;小表弟没有打招呼就从长条凳上站起来,使得小妹摔了一跤。他们都没有想想别人,于是受到了外人的指责和外婆的教育。以上是从反面记叙的。
接下来,作者又从正面开始记叙,正反对比运用得很好:表哥从条凳上起身前先说了一句“坐稳”,这是考虑他人感受的举动;母亲以前多次教育“我”要想想别人,警醒人心。
全文语言流畅自然,素材信手拈来,这都源于作者平日里对生活的洞察力。
【指导并置评:王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