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沿河核电站的防异物管理

2016-08-11 06:07王蛟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控制区

王蛟

摘 要:外来异物进入到系统或设备中,会导致设备降级或功能异常,严重时将直接导致设备损坏。如果异物进入到堆芯或一回路系统中,将可能导致燃料组件包壳破损,导致辐射水平增高以及放射性污染扩散,因此“异物”问题对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极大地威胁。防异物管理必须从人员的行为抓起,控制异物的来源,以有效的方法切断异物进入途径,成立专项防异物管理组织,建立防异物管理文件体系,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大家的防异物意识。根据异物风险水平的高低划分现场的防异物管理区域,按照标准作业控制区的要求来管控作业现场,从而阻止异物事件的发生,保证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防异物;控制区;专项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1-0130-02

1 概 述

众所周知,高速旋转的汽轮机或水泵内部如果掉进一个金属异物,有可能把转子或叶片打成一堆废铁;电气、仪表盘、柜、箱如果出现金属“异物”会造成短路而引起火灾;核燃料棒与控制棒之间进入了“异物”会造成控制棒卡涩,造成停堆停机,甚至发生严重的核安全事故。

因此,为了防止“异物”进入运行系统或残留在设备中,各电站都制定了空前严格的管理程序和控制导则,以求提高核电站从业人员的防异物意识,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并成功地制止了大部分的“异物”事件。但由于核电站有系统多、大修开口量大和人员投入集中等特点,异物事件依然没有完全杜绝,有的后果还比较严重。

防异物工作的薄弱环节包括标准和程序不适合或不清楚、人员没有经过防异物训练、工作包中未包括防异物措施、管理监督不足、工前会防异物风险分析和历史经验反馈不足、设备封口前清洁度检查失效等。

因此防异物管理必须从人员的行为抓起,提高人们的防异物意识和技能,完善防护管理体系强调作业前的防异物管理的风险分析和预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掌握异物的来源,以有效的方法切断异物进入系统或设备内部的途径。所以需要用一套科学严密的防异物管理体系来引导控制全局,指导现场防异物工作细致有序开展。本文结合红沿河1、2号机组实例,浅谈红沿河核电站的防异物管理。

2 防异物管理程序体系

参考WANO导则,结合现有的防异物管理程序,红沿河基地防异物管理的程序体系,如图1所示。以《防止异物进入系统和设备管理导则》作为防异物管理总则,具体对应系统和设备的检修则参照相应的执行程序。

3 防异物管理组织机构

防异物管理组织机构分为红沿河基地防异物管理小组和单次大修期间的防异物管理监督小组,分别负责红沿河基地的整体防异物管理和单次大修期间的防异物管理。

4 防异物风险管理区域识别与分类

防异物小组根据检修工作安排、重大开口作业风险点识别出防异物管理 I 级区域、防异物管理 II 级区域,其它涉及开口作业点默认为防异物管理III级区域。

防异物管理I级区域:根据当次大修的开口设备检修工作安排,以及系统的防异物敏感程度,当RX20米区域,主泵维修区域,ASG泵检修区域,柴油机检修区域,汽轮机检修区域,发电机检修区域,主变检修区域,凝汽器检修区域,发电机氢冷器检修区域,GST系统维修区域,发电机转子检修区域,汽轮机转子检修区域有检修作业时,应当设立为该次大修的防异物管理 I 级区域。针对这些区域应提前制作并在大修开口作业期间在检修隔离区门口张挂防异物风险警示牌。针对检修隔离区或容器有多个入口时,应制作多个防异物管理警示牌悬挂(如汽轮发电机隔离区有东门和西门,应分别张挂警示牌;凝汽器检修区域有汽侧人孔门和海水侧人孔门,应分别张挂警示牌)。

其它一回路相关的阀门、管道开口作业,6.6 kV及以上的电气开关打开检查时,风险控制按照防异物管理I级区域进行管理。

防异物管理II级区域:根据当次大修的开口设备检修工作安排,以及系统的防异物敏感程度,将常规岛的容器开口作业区域(主要包含ADG、ABP、AHP、GSS汽水分离器等大型容器开口作业,GSS*BA等不涉及容器内部作业的小型容器不在此列),设立为该次大修的防异物管理II级区域。

针对这些区域应提前制作并在大修开口作业期间在容器开口处张挂防异物风险警示牌。针对容器有多个入口时,应制作多个防异物管理 警示牌悬挂。

其它二回路相关的阀门、管道开口作业,6.6 kV以下的电气开关打开检查时,风险控制按照防异物管理II级区域进行管理。

防异物管理III级区域:其它涉及开口作业的工作点为防异物管理III级区域。

5 异物事件的分级管理

5.1 异物事件的分级办法

参考WANO卓越防异物导则对异物事件的管理办法,主要从发现异物的系统、事件的影响、异物处理的隔离要求、处理结果等几个维度对异物事件进行评级,根据事件分级结果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对异物事件进行评级时,主要从发现异物的系统、事件的影响、异物处理的隔离要求、处理结果等几个维度进行评价,分别采取不同的加权系数,最后累计四项指标的得分之和作为对事件分级的依据。

异物事件的最终得分情况为:

P=Σ(单项指标得分*加权系数)

5.2 异物事件的处理原则

针对不同等级的异物事件,制定了不同的处理原则以便集中资源,对重大的异物事件进行更有效的处理,对重大异物风险区域进行更为有效的管控。

5.3 异物事件的反馈

关于异物事件的反馈,要特别关注异物 一级事件的反馈以及有潜在可能发展为异物一级事件的异物二级事件的反馈,避免类似事件的重发。

针对这两种类型的事件,必须从原因、检查方案、措施等方面进行重点反馈,并制定相应的反馈行动。异物一/二级事件的责任单位,需编写异物事件分析反馈单,交由防异物管理小组存档。

6 防异物管理作业现场控制原则

①工作人员应该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事先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并采取防止异物进入系统和设备的必要措施;

②对于有异物落入风险的工作步骤,QC人员必须按照要求在相应步骤设置QC检查点进行现场防异物措施的检查,对于有专门防异物控制单的工作,QC可按照控制单的内容进行检查和签字;

③异物控制的方法主要是控制设备和系统的开口时间以及进入作业区的人员和物品的数量;

④为保护开口的设备或系统防止异物进入而采取的控制措施水平,应与维修活动的具体情况,所涉及的设备或系统以及设备开口的尺寸和方向相一致;

⑤对于较大型的检修活动。如反应堆换料、发电机、励磁机和汽轮机检修、大型容器的开孔检查等,需要建立封闭隔离控制区,并指定专人负责该作业控制区的人员和物品进出,同时进入人员的着装应保证没有遗落纽扣或其它饰物的可能;

⑥较小型的检修作业。如阀门、泵、管道等的解体检修,一般要求对设备拆除后留下的开口有相应的封堵措施,以防止异物进入;

⑦建立并严格执行人员和物品进出作业控制区的登记制度。

7 结 语

红沿河核电站的防异物管理是在充分借鉴WANO及大亚湾基地成熟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开展的,其整体组织运作模式、项目管理方式、管控标准等都是全面移植并对标大亚湾基地的既定套路。作为新电厂的防异物管理,面临着活动多、接口复杂、人员经验不足、后勤保障滞后、人员投入晚、部分项目启动滞后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电厂及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全体人员严格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原则,全面执行各类风险控制措施和防异物管理要求,严格落实防人因失误和防异物管理措施,确保电站所有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丁维民,何志伟.AP1000核电建设成品保护管理[J].核安全,2013,(2).

猜你喜欢
控制区
靶向敲除β-珠蛋白基因座控制区增强子HS2对K562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基于OMI的船舶排放控制区SO2减排效益分析
核电厂控制区出入口建筑设计
管好高速建筑控制区
阿什河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识别
控制区二次调频容量需求预测新方法
浅析核电站射线探伤的安全防护
网省紧耦合电网实时发电计划优化模型及应用
北美海域新增排放控制区,推动船用燃料和润滑剂规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