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序茅
目前全球有5种金丝猴,中国就有4种。金丝猴是中国最受瞩目的灵长类。
金丝猴都长着一对朝天的鼻孔,又叫仰鼻猴。科学家认为,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一样,起源于非洲,随后向其他地区扩散。因此,灵长类动物大多生活在气候温暖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而金丝猴则是为数不多的分布到温带的灵长类动物。在中国,金丝猴经历了清晰的分化,逐渐形成了目前这样的种群态势。它们有等级,但没有猴王,各家庭之间友好相处,又保持互不侵犯的默契,它们的长相和生活都更像人类的某些特征。
川、黔金丝猴共祖先,
滇、怒江金丝猴最接近
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分析,1800万年前疣猴亚科从猴亚科分化出来, 1200万年前亚洲疣猴和非洲疣猴发生分化,670万年前金丝猴属形成。
中国的4种金丝猴,分别是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怒江金丝猴(世界的另一种金丝猴是越南金丝猴)。这4个物种由北方类群(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喜马拉雅类群(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组成。北方类群的分化时间为160万年前,紧邻金丝猴祖先种群的分化(169万年前)。这一时间刚好与引起青藏高原的抬升的原木运动的时间吻合(约10万年前)。因此这一时间的青藏高原的抬升有可能引起金丝猴属的分化以及随后的北方类群的分化。喜马拉雅类群基因组区域上的分化时间的分布与上述结果一致。金丝猴的起源和分化与横断山脉及青藏高原的隆升具有很大关系。169万年前,金丝猴祖先种先分化出川、黔金丝猴祖先与滇、怒江金丝猴祖先,随后川金丝猴和黔金丝猴在160百万年前分化,而滇金丝猴与怒江金丝猴则是最后于33万年前分化。
对滇金丝猴种群的演化历史,科学家有一个初步的推测:100万年前—70万年前,由于青藏高原剧烈抬升导致的地质变化使滇金丝猴种群隔离,独立进化成 A、B 两支;此后,由于16万年前-5万年前A 支种群的爆发,初隔离的种群又重新融合,随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栖息地逐渐破碎化,种群也逐步衰退,延至今日。滇、黔和缅甸金丝猴有效种群自演化后就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与川金丝猴明显不同,这可能是由于这些物种所面临的生境片断化或奠基者效应有关。有趣是的,在末次盛冰期的末期,黔金丝猴种群有一次明显的回升。川金丝猴有效种群第一次改变发生在200万年前-10万年前之间,并在100万年前降到最低。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对金丝猴的认识,但是科学命名上,最早发现金丝猴的是大熊猫的发现者Pere David。Milne-Edwards 1870年首次对采自四川宝兴的川金丝猴进行了描述并定名为Rhinopithecus roxellana,种名roxellana来自旧时十字军总司令Suleiman的夫人Roxellana,一位被认为美丽的鼻孔上仰的女士。第二个种滇金丝猴R.bieti采自云南白马雪山。第三个种黔金丝猴R.brelichi采自贵州梵净山。第四个种越南金丝猴R. avunculus采自越南北部。第五个种怒江金丝猴R. strykeri 2010年在缅甸东北部发现,2011年在中国怒江也发现了。现在川金丝猴数量最多,达25000只之多,滇金丝猴约有1500只,黔金丝猴最少,只有800只左右,而怒江金丝猴种群数量不详。
滇金丝猴长相最像人,
川金丝猴才有金毛
在众多的灵长类中,长相最接近人类的就是滇金丝猴了。滇金丝猴,又名黑白仰鼻猴,长着一张最像人的脸,面庞白里透红,再配上美丽红唇,堪称世间最美的动物之一。它们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灵长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高度濒危物种。滇金丝猴终年生活在海拔3000-4000 米的雪线附近的高山暗针叶林带,是除了人类以外分布地区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被称为“高山精灵”。
目前,滇金丝猴仅分布于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包括西藏芒康和云南德钦、维西、丽江、兰坪等地,群体大小从50只到500只不等,总数约为2000只。
从字面上看,川金丝猴是5种金丝猴中最名副其实的。因为5种金丝猴中只有川金丝猴的毛是金黄色的,其他的都是灰色、黑色。成年的川金丝猴周身披有金红、赤褐、银灰色的绒毛和长毛,主调为黄褐色,在披毛中尚有大量黑褐色底毛。成年公猴背部和肩部的金丝长毛可达30厘米,在示威展示时会陡增其威严,看上去威风凛凛。由于气候原因,川金丝猴一年之中毛色深浅不同,每年8月-10月是它们最美丽的时候,金红色的长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很像披上一件金丝斗蓬,金丝猴的美名由此得来。川金丝猴两颊和额正中的毛都向脸的中央伸展,露出两个凹陷的天蓝色眼圈和一个突出的天蓝色吻圈,再加上鼻骨退化,没有鼻梁,形成了一个鼻孔上翘的朝天鼻子。颜面部为蓝色,吻部肥大,没有颊囊,嘴角处有瘤状的突起,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变硬。它们眼睛周围还有一圈白,好像戴着一副特制的白边眼镜。
川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目前它们在自然界相互隔离地分布于湖北神农架、陕西秦岭以及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川金丝猴以其上仰的鼻孔、艳丽的毛色闻名于世。
现在川金丝猴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限于北亚热带,西起横断山北部,从白水地区进入甘南山地,东连秦岭南北坡,秦岭为其分布的最北限,湖北神农架则是它们分布的东限。川金丝猴种群在大的地理范围上,呈点状不连续分布,有形成地理隔离种群的趋势。比如,湖北的金丝猴群和陕西秦岭的金丝猴群分布完全不相邻。而且,四川、陕西、甘肃和湖北4处的川金丝猴现在已经在毛色上表现出明显的分化,以致有人把它们按照4 个亚种来看待。对金丝猴的这种间断性分布状态的形成,据推测是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地理环境的变迁所致,从而使得原本广泛分布于亚热带、暖温带的川金丝猴被迫退缩到目前的川、陕、甘、鄂4省,形成特有种。
黔金丝猴又名灰仰鼻猴、牛尾猴、线狨,体型略小于川金丝猴,脸部灰白或浅蓝,鼻眉脊浅蓝。吻鼻部略向下凹,不像川金丝猴那样肿胀。前额毛基金黄色,至后部逐渐变为灰白。背部灰褐,从肩部沿四肢外侧至手背和脚背渐变为黑色。肩窝有一白色块斑,肩毛长达16厘米。颈下、腋部及上肢内侧金黄色,尾基深灰色,至尾端为黑色或黄白色。幼体色淡,通体银灰。endprint
黔金丝猴仅分布在贵州梵净山一地,约800只,是中国4种金丝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它们栖息在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山地落叶阔叶林。以植物的嫩叶、果实、花、树皮、树芽等为食。
怒江金丝猴全身覆盖着茂密的黑毛,头顶有一撮细长而向前卷曲的黑色顶毛,耳部和颊部有小面积的白毛,面部皮肤呈淡粉色,下颏上有独特的白色胡须,会阴部为白色且容易分辨。怒江金丝猴2010年才被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发现和命名。2011年10月,中国专家也在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缅甸金丝猴,并建议将这个金丝猴新种的中文名定为“怒江金丝猴”。
当前,怒江金丝猴主要分布在云南高黎贡山的泸水和福贡以及相邻的缅甸相关区域。
吃树叶能量少,
金丝猴只能慢移动、多休息
在灵长类动物中,金丝猴有很多独特的习性。这些隐秘的习性,随着科研人员坚韧不拔的追踪和长年的观测,被渐渐揭示出来。
金丝猴是叶食性灵长类动物。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嫩茎叶,而树叶中的能量本身就少,有限的胃容量又制约着金丝猴的采食量。因此,猴群倾向于缓慢地移动,白天要进行午睡,以此来最大程度地降低体力消耗,这是它们长期生态适应的结果。
金丝猴一般上午和下午有两个取食高峰,中午有一个休息高峰,这可能是它们自身的食物特点、消化机理和周围环境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昼行性的金丝猴来说,夜晚意味着一切活动的停止,上午、下午的取食高峰可能是为了最大量地摄取食物。中午长时间的休息既能在夏日躲避中午高温的影响,还有在寒冷的冬季更好地进行日光浴。
金丝猴是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睡觉时间的。在寒冷的冬天,它们用于睡觉的时间明显长于其他季节。这可能与金丝猴冬季食物匮乏有关。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维持能量抵御严寒,它们选择了延长休息时间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抱团睡觉是金丝猴夜晚睡觉的一个明显特征,成年雌性和少年个体、成年雌性和婴猴之间抱团睡觉。这种抱团睡觉行为可能是成年雌性保护未成年个体晚上免被天敌捕杀的一种策略。同时,成年雌性和婴猴之间的抱团睡觉,也能减少婴猴从过夜树上掉下来的危险。成年雄性“家长”是独自睡觉的,这能为它们提供空间上的优势,便于它们在夜晚更好地照顾和管理家庭中的个体。
小家庭和全雄单元
组成整个社群
金丝猴是群居的昼行性灵长类动物。它们的基本社会单位是一个个小家庭,每个家庭都由一只成年公猴和数只母猴及其年轻后代组成。小家庭是多层体系的基本单元,数个小家庭组成一个分队,分队中的小家庭既一起休息、觅食、行动,又彼此保持一定界限。小家庭内的雌性后代成年后留在家庭内,而雄性后代接近性成熟时会离开,进入全雄亚组(单元)。很多个这样的小家庭或分队与全雄亚组(单元)结合在一起就形成整个社群。这种基于小家庭的由多个组织水平形成的社会模式,被称作重层结构社会。该社会模式是灵长类社会系统进化中最为完善和高等的组织模式,只有狮尾狒狒、埃及狒狒和仰鼻猴属少数几个物种中存在此种组织模式。
金丝猴猴群通常由15-20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似乎是一个自治的单位。它们具有典型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相互呵护关照,经常在一起觅食、玩耍休息。滇金丝猴社会是一夫多妻制,一雄多雌的家庭结构保证了只有最聪明和最强壮的公猴才有机会繁衍后代,这是进化过程中有效利用资源的手段。
金丝猴猴群没有猴王,各个家庭之间友好相处,又往往保持着互不相犯的默契。每个家庭都有一只强壮的公猴担当保护任务。它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准备驱逐来犯之敌。各个家庭的主雄是有等级之分的,一个家庭的主雄在分队中地位越高,它的家庭获得的资源就越丰富。个体在社群中的等级关系,或者说个体的地位高低,是可以从个体之间的交往活动或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低等级的个体在高等级个体面前要表现出屈服的姿态。
不仅家庭之间,家庭内部也有等级之分。低等级个体往往要给高等级个体理毛。等级指的是一种社会状态,一种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某一种行为。家庭之内,雄性的等级一般高于雌性的个体,同龄当中雄性个体一般都比雌性个体大得多,更具有攻击性。雄性更加富有攻击性,这与雄性体内有雄性激素有较大的关系。成年的雄性个体等级主要是受到年龄的影响,成熟前等级较低,成熟时等级较高,老年后的等级再次降低,呈山丘形状。
义务与权力对等,等级高的主雄猴,在交配季节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十分忙碌,没有时间进食导致自己的身体十分虚弱,又经常战斗,这样就使得许多等级较低的个体可以偷到交配的机会。等级低的个体可以通过屈服的行为得以待在等级较高的个体身边,可以得到食物以及交配的权利。在群体中还可以避免捕猎者的袭击。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在捕食和防御上,种群比个体更容易生存下去。当一只滇金丝猴种群进攻另一个种群的时候,几只猴子会协同攻击,分工明确。等级的制度致使这样的侵略更加具有攻击性。集体防御更是这样,有规划、有秩序的种群在大自然中会生活得更惬意。正是这种严密的等级制度使得金丝猴种群能够在自然界不断延续下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