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区域德育特色

2016-08-11 15:45林瑞珍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4年8期

林瑞珍

【摘 要】广博的乡土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德育工作珍贵的资源宝库。以番禺区沙湾镇的乡土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作出研究与思考,整合沙湾镇的资源,搭建区域德育特色框架;挖掘沙湾镇的乡土资源,打造特色校本课程;加上活动内化,拓展“和美教育”德育特色,力求构建沙湾镇区域德育特色。

【关键词】沙湾镇;乡土文化资源;区域德育特色

一、现状分析

番禺区沙湾镇始建于南宋,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古镇。在8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沙湾形成并保留了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大量祠堂、庙宇等古建筑和商业遗址、民居遗址保存完好,广东音乐、飘色、龙狮、兰花、饮食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长盛不衰。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音乐之乡”“广东醒狮之乡”“广东飘色之乡”等荣誉称号。这里文风鼎盛,名家辈出,文化积淀丰厚,是目前广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广博的本土文化资源是沙湾镇德育工作珍贵的资源宝库。早在10年前,我镇学校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各自办学特色。如中心小学的沙湾民俗文化探究、实验小学的舞狮舞龙、西村育才小学的兰花栽培、福涌小学的象棋、红基学校的包公文化等等。然而,要使其成为学校的品牌项目,仅仅做到普及是不够的,还要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机,给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积极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质的区域性“和美教育”德育特色无疑是实现沙湾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这不仅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方面有着很好的探索意义和研究意义,同时这也是提升沙湾教育品牌的新思路。

二、研究思考

(一)整合资源,搭建区域德育特色框架

为有效推动全镇学校德育特色建设,镇教育指导中心根据番禺区教育局的《“上品教化,首善番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纲要》的精神,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魅力沙湾,和美校园建设方案》,从学校传统、学校文化、生源特点、地域文化等出发寻找切入点,指导区域内学校分两个层面,以本土文化推动德育特色的形成。

一类是尚未有特色项目的学校,要实现从无到有,并逐步形成特色。如:

京兆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我们尊重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选定剪纸、书法、书香项目,打造书墨文化特色。

兴贤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根据当地居民喜爱制作鱼灯的传统,以鱼灯为载体,以追求“生命意义”“人生境界”“时代精神”为目的,以“认知教育、体验教育”“实践教育”为形式打造明心教育特色。

另一类是已初步形成德育特色项目的学校,要做到从特色到品牌的提升。如:

中心小学的和美文化——以击剑、体操、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创建“精神的家园、成长的乐园、和谐的校园”。

实验小学的活力教育——以武术、舞狮、舞龙、舞凤为载体,以武德育培养为根本,从德育、美育、体育、智育综合着手,培养好学善玩,合作创新的实小人。

育才小学的民俗文化——以民乐、兰花、舞狮为载体,追求“一步到位,步步到位,一步生辉,步步生辉”的教育境界。

福涌小学的崇智教育——以象棋为载体,开展思维训练,将每周一次思维训练课引入校园,引导学生“走好人生每一步”。

螺阳小学的立美教育——以艺术体操、航模为切入点,以美健体、以美开智、以美启真、以美导善。

红基学校的综合实践——依靠学校建筑特色及宝墨园、南粤园的优势,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体营造书香特色文化,构建以品质立校、立人的学校发展和育人目标方向。

三善小学的塑美教育——以灰塑为载体,塑造作品同时塑造自我,发展自我,从而达到以德立善,为善最乐,行善造福,以善塑造美好人生。(三善指该村的“德善、乐善、福善”三地)

通过整体规划,明确全镇中小学德育特色或品牌创建的方向,实现“两统一”操作模式(即“个性统一”模式和“共性统一”模式),具体体现为校校都有共性的特色本土文化特质、特色活动、特色教材,而校校办学特色又个性鲜明、活泼生动、自成风格。

(二)挖掘乡土资源,打造特色校本课程

沙湾是一个历史古镇,文物古迹众多,历史积淀厚重,特别是沙湾的民间艺术,素以飘色、灰塑等远近闻名。这些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为我们打造德育特色校本课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

我们根据掌握的材料,依据内容性质区别对待。

一是对特色项目师资条件具备的学校如福涌小学、红基学校、京兆小学、龙岐螺阳小学等结合课堂教学活动,把特色项目教学直接引进课堂。

二是对影响大的项目如育才小学的民乐,红基学校的灰塑,实验小学的舞狮舞龙等项目,我们则邀请专家指导,以兴趣活动等形式深化特色项目。

三是对资料广泛,体系相对齐全的中心小学民俗文化、实验小学的舞狮舞龙,我们成立了教材编写领导小组,开发特色教材,如中心小学通过开展“岭南文化”德育体验主题活动及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探讨乡土文化,通过“专家讲解”“小组合作”“实践探究”等形式广泛收集资料,编制《沙湾民俗文化》校本教材,加深了学生对沙湾民俗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实验小学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目标,把“武德”精神(仁、义、礼、诚、信、智、勇)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实行一、二年级练习武术操,三年级练习棍术,四年级练习刀术,五年级练习剑术,六年级练习太极拳。制定年级“武德”教育内容,一、二年级实行礼貌教育;三、四年级实行诚信教育;五、六年级实行智勇教育;“仁”的教育贯穿一至六年级。学校依据不同层次的目标建立特色课程,编成了《尚武之风》《壮志骄阳》等校本教材,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规范自己的言行。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让充满魅力的沙湾优秀乡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且使学校从传统沉淀中孕育自己的办学品牌,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机,给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endprint

(三)活动内化,拓展“和美教育”德育特色

通过特色项目的开发和特色课程的构建,我镇进一步通过系列活动拓展“和美教育”特色,使之成为区域德育特色。

1. 课题引领促学校共同发展

为把全镇各校特色项目整合起来,共享资源,2012年我镇以教育指导中心的名义申报广州市德育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区域推荐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全镇学校的德育特色项目的研究作为总课题的子课题,以镇级管理为抓手,以岭南校园文化建设为推动,以“炼特色、铸文化、强品牌”为策略,采取“顶层设计”理念和“长板思维”构建模式,以“和而不同,各美其美”为原则,让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走向规范化、整合化、制度化、特色化,着力打造具有岭南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内涵相融合的“魅力沙湾,和美校园”,形成富有沙湾特色的区域学校文化和各美其美的学校德育特色、品牌。

2. 搭建平台促教师和谐发展

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通过举行全镇的教学新秀评比、班主任技能大赛、教师师德辩论大赛、德育绩效评估、绿色学校评估等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形成“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广大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教育环境,让教师树立发展文化理念,使教师健康和谐发展,促进沙湾镇教育优质、持续发展。

3. 学科活动促学生全面发展

区域德育建设最终的目的是创设良好条件,营造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并且传承和弘扬“沙湾文化”丰富的文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的学园、乐园。因此,教育指导中心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系列活动,培养“阳光、睿智、高雅、高尚”的和美学生,实现学生和谐发展的目标。

(1)通过艺术教育培养高雅气质

艺术教育是我镇的品牌,多年来的积淀有利于我们以此为切入点,从而全面推进德育特色建设。全镇大力倡导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要求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活动,建议一学期为校运会,一学期为校园文化艺术节。镇上,每学期进行一次艺术比赛:每年进行一次校园文化节,内容有辩论赛、小主持大赛、书画即席赛;每三年进行一次合唱、舞蹈、音乐剧比赛,优胜者参加区、市赛。

(2)通过体育活动培养阳光的个性

体育使人阳光,将岭南校园文化建设与“广东省体育特色项目”创建结合,深化体育传统项目,提高大课间的有效性,打造群体特色项目。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睿智的品格

学校依托沙湾古镇、宝墨园的优势,以综合实践课程为载体,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家乡物阜民丰,历史源远流长。如开展“沙湾姜埋奶探秘”“沙湾古民居探究”“沙湾飘色研究”等等,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理解沙湾历史和领会岭南文化的精神。我们还聘请广东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砖雕工艺大师何世良,书法家黎兴华等岭南艺术大家进校讲座、开课,让学生在鉴赏岭南文化精粹的同时,接受岭南文化的熏陶教育。这些内容寓教育于活动中,寓活动于教育中,并不断拓展深化,与教学活动对接,与民族传统文化对接,与时政教育品德教育对接,相互依托,相互搭手,有抓手,有扶手,有血有肉,脱离了简单的说教,学生喜闻乐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三、我们的困惑

由于我镇各校地处不同的乡村,德育资源各不相同,各校对德育特色理解有所差异。以镇级管理为抓手推进区域德育特色建设研究缺乏参考经验。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管理效度、组织形式以及研究深度等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难免会遇到进度不同、理解不同以及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都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两统一”操作模式,既体现共性发展,又允许个性发展,从而实现区域内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和谐、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项红专.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余清臣,卢元锴.学校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赵中建,杨全印.学校文化·课程开发[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4]刘慧群.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大学传承[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5]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6]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吴志宏.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校德育及管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罗锦虹.用文化承载德育,培养高素质人才[J].中小学德育研究,2011(12).

[9]浓曙虹.打造学校文化的四大策略[J].学校品牌管理,2005(02).

[10]黄浩森.品牌的灵魂是文化[J].学校品牌管理,2005(08-09).

[11]梁永丰.品牌是叶,文化是根[J].学校品牌管理,200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