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央日报》8月10日文章,原题:相当于两个欧盟的中国缘何没有分裂? 中国现在仍然“健在”,英国却退出欧盟。那么,比欧盟更大的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分裂呢?
中国历代领导人都传承着所谓“天下统一”的精神。秦始皇之后直到2016年的今日,中国大约73%的时候都处于统一,分裂时间只占27%左右。而在西方,从某种意义上讲,分裂与独立一直都是贯穿欧洲的关键词。欧洲的统合与分裂时代在历史长河中的比例与中国正好相反。
将原本不属于一体的多个事物合并为一体,叫做统合。相反,原本属于一个整体的事物在分裂为多个之后重新成为一体,叫做统一。罗马利用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即私法实现了欧洲统合,而中国则利用关于国家组织的法律即公法实现了大陆统一。罗马虽然也是一个统一帝国,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个城市联邦国家,每个城市都拥有警察权、司法权等自主权力。相反,秦始皇立足于统一和富国强兵的功利主义法律观,在全国实施郡县制度,由中央直接派遣官员负责治理郡县。这种地方行政组织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中国。
欧洲的统合是一种同化。这种同质化过程仅凭国家系统难以实现,需要宗教的力量。欧洲也正是因为有了基督教的宗教统合,才使得人们对政治统一的要求并不强烈。而秦始皇以法家思想为基础构建的法制体系使中国即使在因为内乱分崩离析、或者被其他民族征服走向崩溃的时候,依然具备足以恢复统一向心力的深厚力量。
通过重视个人权益的私法和追求灵魂和平的宗教实现统合的欧洲各国,像是一个随时可能拆开重组的乐高玩具。而利用国家组织制度和法家思想凝聚在一起的中国则像是一床除非强力撕扯,否则不会分裂开来的绗缝被。▲
(作者姜孝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