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实训考核平台实训设备研发生产与教学转化实践

2016-08-11 05:27广东省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吕强松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广东省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吕强松



多系统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实训考核平台实训设备研发生产与教学转化实践

广东省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吕强松

摘 要: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实践的成功模式。“多系统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实训考核平台实训设备研发生产”是典型的工学结合课题,是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它能够解决校企合作中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间的矛盾,实现三者共赢。

关键词:多系统 考核平台 设备研发 教学转化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与升级,行业中对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提高。因此,传统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形成具有时代特色与行之有效的新办学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所在院校的机电中心顺应市场发展需求,选取在市场上较有发展前景并具有职业教育背景的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为战略合作伙伴,学校与其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工学结合、双导师制、企业文化进课堂等活动。学校在产学研体制运作方面进行探索,为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模式提供经验。多系统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实训考核平台实训设备研发生产与教学转化是笔者所在院校工学结合的项目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项目概况

加强校企合作,发展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及自主创新的途径之一。它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又能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形成学校、学生与企业三者的共赢。

笔者所在院校与广州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广州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校企合作生产基地,完成广州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GCY多系统集成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实训考核设备中主要的设备——GCY01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故障设置与检测平台,并进行教学转化。本项目与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以多系统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实训考核平台这一真实性生产项目为校企合作的依托,引进工学结合模式,实施双导师制教学与生产,把企业文化和管理引进课堂。这样可以缩短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期,提高学生业绩,为企业培养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推动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同时,它能解决企业场地、人员、资金等问题,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共赢。校企合作能够解决正常教学与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间的矛盾,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企业的要求,解决企业利益和学校利益的冲突。

三、教学模式研究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实践的成功模式,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和模式,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永恒主题。笔者通过各类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动态,深入探究技工学校校企合作的共性与个性。

近年来,我国公认的工学结合最佳模式是通过校企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培养得到企业认可的高技能人才。怎样培养充分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怎样实现技工院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者共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且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多系统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实训考核平台实训设备研发生产与教学转化实践”的校企合作项目就是针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的项目。

四、主要研究内容

1.与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式伙伴关系

2009年11月4日笔者所在院校与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在校内建立该设备的教学生产基地。双方签约并举行挂牌仪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式伙伴关系。

2.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生产方式的校企合作研究

为缩短学生和企业的磨合期,提高学生业绩,为企业培养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本项目引进企业文化与管理,根据各自特点确立校企文化、现场工作要点与实验室管理制度,并制成KT板公示。笔者所在院校根据企业和学校的特点建立教学与生产场地,该场地按照企业和一体化实训室的特点设立,划分六个区,分别为设备生产区、小组讨论区、工具存放区、元件仓库区、资料查存区、项目管理区,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中。

为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多系统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实训考核平台实训设备生产,减少校企管理模式的冲突,校企双方共同委派教师和企业技术工人负责项目。该场地是企业的学校生产车间,企业负责委派技术人员为“车间主任”,学校负责委派教师为“车间副主任”,学生为“员工”。“车间主任”安排生产任务,控制生产进度,进行技术指导和产品质量监督,负责校企双方的沟通协调工作。“车间副主任”管理学生,了解学生的生产过程,组织学校教师指导学生生产时遇到的技术问题。“员工”负责具体的生产实施工作和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保证生产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企业和学校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

3.工学结合教学和实践探究及学生参与项目生产成绩考核方案的探讨

为更好地加强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预备技师班学生的培养,笔者所在院校在本项目的基础上编写并实施《广州市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预备技师班项目研修一体化课程方案》,这为笔者所在院校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预备技师班学生的培养提供了真实的生产性项目。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根据生产产品的质量、工作任务多少、复杂程度、考勤情况、生产过程的表现等方面,为每位学生打分。

4.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学校项目生产中的实践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对学生甚至教师都很陌生。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融入学校项目生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笔者所在院校邀请企业管理者入校为学生讲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法,使企业思想传达“不走样”。学校公示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按照企业管理方法引进企业生产安装设备任务表,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质量意识、经济意识、团队意识、全局意识。

5.项目实施过程

本研究的结论:①本项目研究的成果已投入生产使用,获得企业与学校双方的认可;②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生产方式,能够使学生参与项目生产,通过本研究,教师的管理能力及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高;③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学校项目生产中得到充分实践。

五、本研究创新点

1.为项目教学与实施转化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案例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生产,一方面能够锻炼教师的技术水平,让部分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后期项目教学与项目转化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案例。另一方面,学校引进设备的同时,将企业文化、效益、成本、时间控制等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引进项目教学中,学生经过锻炼后可以提高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为企业直接培养技师、班组长等一线技术管理人才。

2.以设备的制造和生产为契机,引进企业管理与文化,塑造独特的教学与生产环境

为打造学校重点学科,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技工人才,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链接,建立产学研坚实平台,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是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学校建设好这样一个平台,除加强自身建设外,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该企业必须具备职业培养的行业背景,对职业教育非常了解,企业规模较小,有独特的管理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具有独特功效。

学校应根据各自特点确立校企合作文化、现场工作要点与实验室管理制度,根据企业和学校的特点建立教学与生产场地,将场地按照企业和一体化实训室的特点设立,使学生的学习与生产过程都模拟现实工作环境,提前熟悉企业管理模式与方法。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可以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学会编写生产安装设备的任务表,将整个项目进行任务分解,细化到每个螺丝钉和线的安装。

在此环境中,学生应服从真实的层级负责制度。通过具体学习这一先进的项目管理方式,学校培养出一线管理人员,甚至可以培养出企业管理者,为学生今后的创业提供管理模式。

3.以设备生产为依托,真正实现企业、学校与学生利益的平衡

校企合作,企业的目的是获利,学校的目的是培养更多人才,学生的目的是为短时间内获得实用的就业知识。企业希望学生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学校希望完善专业设置。因此,保证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一直是校企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为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多系统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实训考核平台实训设备生产,减少校企管理模式的冲突,制定了由校企双方共同委派教师和企业技术工人负责项目的制度。考虑到企业的工程进度,学校可以采用安排学生晚上加班、企业适当给予学生经济鼓励的方式,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产积极性。

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其发展趋势,不断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适应企业、行业与社会需要的人才。

4.以专业能力为主导,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次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进行实训设备更新的机会,项目将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训以及企业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具有现代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参与设备的生产、安装和调试,还能参与工厂的现场管理、生产安全培训等,是一次综合性实训。学生在工厂实训期间,遵循严格的工厂管理,这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生产组织纪律、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意识,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积累宝贵实践经验。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①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本研究的推广;②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不能给学生提供持久的生产任务,不能将该项目作为固定的教学项目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骆子石,任秋君.高技能教育新篇[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方德英,等.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