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静(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1)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适宜的分析
马静(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1)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普遍开展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其中,对于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分析是目前为止受到大家普遍欢迎的一种生态学分析方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在对生态适宜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的基础上,详述了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适宜的分析的方法、评价程序及原则,希冀对以后工程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带来一些参考及借鉴。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生态适宜度
随着我国工业化脚步的加快以及各项开发活动的发展使得我国现阶段土地出现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目前土地的开发被视为不宜开发的土地扩张。因此,对土地的开发我们必须慎重,我们不能忽略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土地使用的适宜程度,而是应该要对开发的土地及整个自然环境作全面的认识和分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否则过度开发很容易就会导致自然灾害的频发、生态系统被破坏等严重的生态环境负效应。对于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现在虽然提出了很多种,但是这些方法并不完善,在应用上显得很麻烦,如果将这些方法直接用于区域环评是会存极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找出一种简单适宜的方法,来对区域开发环境进行分析。
1.1生态适宜度分析概念
所谓生态适宜度分析就是在生态学角度上,根据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对域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进行分析,确定环境制约因素,以寻找到合理的规划方案和土地最大化利用方式。
1.2区域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概念
区域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实质其实是一种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是在研究和探索土地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区域规划及区外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找出对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造成最大影响的一组因素作为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区域规划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适宜及适宜的程度。所以,我们必须依据土地自身特点来研究和合适的评价手段和技术方法。
1.3作用及应用现状
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是区域生态规划的核心部分。对土地利用中的各项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制约影响因素,从而来对土地排序位置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这种排序的合理性,是否遵循生态优化排序的规律。作为生态规划的核心,土地生态适宜度的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实施有效的优化措施。
生态适宜度评价方法在区域环评和环境保护规划中的应用才刚刚展开,即使其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合开发区环境的环境规划的评价方法。
生态适宜度在分析区域发展涉及的生态系统的各种特性的过程中应用了多种学术理论,包括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地学理论,及农学理论等等。土地所在的区域不同,就意味着土地的用途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我们所要选择的生态因子更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保证我们所做的选择能够实现最大最合理地土地利用率,与此同时,也要确保我们所选择的生态因子兼备科学性、完备性、可量性和规范性。具体而言,我们所要遵守的规则如下:
(1)区域性原则。对于生态适应度分析的结果要求要体现出该区域所具备的的最明显的特征。
(2)科学性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指标体系时,把其要与区域内的各种条件基础结合起来,综合区域内经济生活条件,物质生活条件等因素全面考虑,科学落实实施计划和措施。
(3)可量性原则。要求选择的指标尽可能地满足可度量性。
(4)规范性原则。要求我们在整理各项研究成果时,要规范,为我们更好地更快地计算打好基础,方便对结果进行清晰的分析和比较。
(5)完备性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在考虑时要兼具全面和完整。在考虑全面的基础之上,也要尽力反映的生态学的原貌和其根本内在含义,保证不脱离本质和现实。
作为一种对区域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主要评价的对象在于规划布局和理性评价,其评价的重点是进行开发时,要研究该区域中不同功能的土地,根据土地的开发实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进行评价。
3.1地图重叠法
地图重叠法以更直观更形象的特点而被广为使用。这种方法之下,生态中自然环境的不同因素被有效结合起来以便对其加以综合性分析,从而得出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当然,这种方法也有缺点:①一旦被分析的因素数量有所增加,如果采用不同的颜色对其进行标注,过程会相对比较繁琐,而且重叠在地图上,我们不容易分辨图中颜色的深浅差别;②将地图进行重叠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等权相加,但是在实际上,每种因素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最后的得出的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
3.2因子加权法
同地图重叠法相比,因子加权评分方法的主要理论出发点弥补了地图重叠法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成功地避免了地图重叠法对土地性质进行复制制作范本的流程,还改善了图像中颜色杂乱的问题。此外,加权法的另一个独特优势就在于其能够被应用于计算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加权法逐渐被推广使用。但是,从因子加权法和地图重叠法原理的角度来看,其评价的因子是相互独立的,可是实际上,现实中的这些评价标准和因子却是有机相连的。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有一种方法可以把地图重叠和加权的优势集中起来,对评价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这就是生态因子组合方法。
3.3生态因子组合方法
生态因子组合方法被分为两种方法,包括层次和非层次组合方法。就层次组合法来讲,它是通过单组的因子来评价土地的相关性质,其中主要是土地适宜度,在此基础上,它又把本组因子以全新性质因子的形式同其余因子进行组合,采用综合的方法对土地进行最终判断;与之截然不同的是非层次组合法,对于比较复杂的土地来说,采用分析可知层次组合法的方法来评价土地性质不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重要的是还可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而非层次法的应用就是评价相对简单性质的土地。要想建立生态因子组合评价方法,就必须建立健全层次和非层次分析系统。
4.1因子量化
因子量化是指把评价生态因子的原始信息进行等级化、数量化。为了做到因子量化,我们要先对评价对象进行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根据主导功能的分成不同对各功能片区进行编号,进而把生态因子划分等级并赋值打分。其中赋值区间为0~3,数值的大小与该生态因子对某一功能用地的生态适宜程度呈正比,也就是把各因子指标中真实值或状态处于最适宜等级的赋值为3,基本适宜、不太适宜的分别赋值为2和1,处于最不适宜等级的定为0,最后将每部分的生态因子信息按所处的不同等级以数值形式(分值)表现出来。
4.2确定权值
各单因子对土地的利用方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则依据其影响程度的大小所赋予的权值也是不一样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对影响大的因子赋予较大的权值。
4.3综合评价
规划区域各功能片区综合评价指数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V表示片区的生态适宜度评价值;Pij表示P片区内第j类功能用地的i因子适宜度评价值 (0~3);Wij表示W片区内j类功能用地i因子的权值;aj为各片区中第j类功能用地在参与评价的功能用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在得出各功能分区的生态适宜度评价值后,按各个片区面积比例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规划区域土地开发生态适宜度的综合评价值。最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和其它相关的标准要求,确定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脚步加快,在此影响下,城市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问题逐渐显露,对城市的生态适宜性研究也就随之应运而生。生态适宜度评价方法在区域环评和环境保护规划中的应用才刚刚展开,虽然部分地区小有成效,但距离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合开发区环境的环境规划的评价方法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再加上我国目前的技术实力不高,很难对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摆在相关技术人员面前的还有好多难题。越是艰难的时刻,我们越是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分析相应区域的特殊性,将对土地使用适宜性进行评判和研究的技术方案进行创新和改造,力争把对其的研究带入一个良性循环,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适宜的分析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
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生态因子的利用信息不太丰富,能分析评价的因素又不多,导致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我国技术实力的限制,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可供遵循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应用生态分析方法对区域环境乃至其他相关领域进行针对性分析。
[1]李 东.山地休闲度假旅游适宜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伊犁地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5,02:403~410.
[2]]朱伟亚,王 晓,许志伟.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及调控[J].天津农业科学,2015,02:25~32.
[3]王一涵,张 洪.基于GIS的海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J].城市地理,2015,06:191~193.
马 静(1983-),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环境保护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X820.3
A
2095-2066(2016)09-0005-02
201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