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锅炉褐煤(印尼煤、蒙煤)掺烧应用与分析

2016-08-11 06:26艾达高
低碳世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制粉煤种褐煤

艾达高



600MW锅炉褐煤(印尼煤、蒙煤)掺烧应用与分析

艾达高

褐煤(褐煤、蒙煤)是一种高挥发分、高水分、中高热值、低灰分、低硫分、难磨、极易着火和燃尽、易自燃、低流动性的煤,灰熔点一般低于1200℃,易结焦。通过试验摸清褐煤与煤种按不同比例掺配后,对锅炉燃烧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以及对环保设备运行影响程度,并根据试验结果初步判断“前、后墙对冲燃烧”机组锅炉及环保设备对褐煤的适应性,掌握褐煤与煤种的最佳掺配比例、不同比例下磨煤机的最大出力、对锅炉及环保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

褐煤;爆炸;挥发份;掺烧

1 前言

煤炭市场的急剧变化,锅炉入炉煤种将不仅限于设计煤种,入炉煤的多样性已成为火电厂燃煤的一种趋势,且随着火电厂的燃煤成本不断增加,为响应厂部节约燃料成本的思路,拓宽进煤渠道,针对不同入炉煤种,必须通过燃煤掺烧试验来确定其对锅炉燃烧的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的影响程度。

2 600MW机组锅炉基本情况简介

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厂引进技术制造的国产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本生型锅炉;锅炉设计燃用山西省晋城贫煤与河南省平顶山烟煤的混煤;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褐煤为不适炉煤种。

3 褐煤掺烧的危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3.1制粉系统易自燃、爆炸

(1)应加强入炉煤挥发分的监控,入炉煤分析基挥发分不超过20%。

(2)严格控制制粉系统运行风温,磨煤机(分离器)出口温度在80℃以内,必要时开启冷风门控制风温。

(3)600MW锅炉制粉系统启、停时应控制分离器出口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应重点注意磨煤机内温度,防止发生磨煤机内爆事件。

(4)运行中发生给煤机断煤或卡涩等故障时,应特别注意控制磨煤机(分离器)出口温度,若采取措施磨煤机出口温度仍不能控制,应停运对应磨煤机运行,在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分离器出口温度不超限,处理好后再投入磨煤机运行。

(5)停止制粉系统前,确认给煤机上插板关闭严密,磨煤机停运前必须抽净磨内存粉,并控制分离器出口温度低于80℃。

(6)制粉系统停运后,应监视热一次风压和风温,发现磨煤机的进口热风电动门关不严,应手动摇紧热风门;并加强对分离器出口温度的监视,若分离器出口温度高于100℃,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7)600MW锅炉制粉系统的惰化蒸汽系统应能正常备用。

(8)运行中磨煤机料位不许低于400mm。

(9)对于已进褐煤的制粉系统,连续停运时间应小于8h,超过8h应轮换启动对应制粉系统运行,以防原煤仓自燃。

3.2预防粉管、燃烧器烧损

(1)控制燃烧器运行温度:600MW锅炉控制燃烧器入口粉管风温在80℃以内。

(2)加强燃烧器和粉管运行状况监视,发现粉管、燃烧器磨损漏粉或自燃,应立即退出对应粉管、燃烧器进行抢修。

(3)加强各一次风速监控,维持一次风速在21m/s以上。

(4)600MW锅炉将燃烧器的三次风调整至60%,减小旋流强度,防止着火提前损坏燃烧器。

(5)严防发生一次粉管堵塞异常。

3.3因褐煤水分高,流动性差,给煤机易断煤,原煤仓易挂壁

(1)燃用褐煤时,增加1~2名敲煤人员,专门负责处理褐煤磨煤机的断煤工作。

(2)燃运部每白班检查该煤斗的挂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当班值长,根据挂壁情况安排进行一次降煤位,敲打原煤斗处理挂壁煤工作。

3.4防止炉膛结焦

(1)控制炉膛氧量在3%以上运行,杜绝缺氧运行。

(2)控制入炉煤含硫在1.5%以内。

(3)加强对捞渣机及炉渣样的巡查,发现有结焦现象,及时进行煤质调整。

3.5褐煤掺配不均匀,炉膛热负荷波动大

值班人员应根据运行参数及时调整试验磨出力,尽可能稳定锅炉压力及机组负荷。

3.6褐煤试烧期间,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会超标

试验期间炉膛出口氧量按正常运行控制,如氮氧化物超标应适当降低机组负荷运行。

4 褐煤掺烧方案

为了摸清褐煤与煤种按不同比例掺配后,对锅炉燃烧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以及对环保设备运行影响程度,组织了褐煤掺烧试验,具体试验情况如下:

4.1褐煤工业分析

燃管部按煤取样制样标准要求在煤场对褐煤进行工业分析,将化验数据报试验领导小组。

4.2掺混褐煤工业分析

预计褐煤的混煤已经进入磨煤机后,取煤粉样,由化学进行一次掺混煤的工业分析。

4.3试验工况

4.3.1分磨掺烧试验

(1)第一工况试验:同时在 #4C、#4E磨煤机进行掺烧试验;试验时间:2~3d。

(2)确认第一工况掺烧试验对机组运行没有明显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第二工况试验:#4炉全炉配掺。

4.3.2如燃运不能实现分磨掺烧,则直接进行全炉掺烧试验

(1)第一工况:褐煤掺烧比例为20%,掺混煤的分析基挥发份控制在11~20%;试验时间:2~3d。

(2)确认第一工况掺烧试验对机组运行没有明显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第二工况试验:褐煤掺烧比例为30%,掺混煤的分析基挥发份控制在11~20%;试验时间:2~3d。

4.3.3试验方法

(1)预计褐煤的混煤已经开始进入磨煤机作为试验工况的开始时间。实验前调试人员应将磨煤机分离器下、上挡板分别置于75%、35%位置。

(2)各试验工况条件下,磨煤机稳定运行,对飞灰可燃物、炉渣可燃物、煤粉进行取样,同时观察燃烧稳定性,结焦,烟气含硫,NOx含量、石膏浆液等的变化。

(3)每个试验工况下持续时间暂定为8h,即上午8:00~下午17:00止,根据试验情况可适当延长试验持续时间。

(4)试验期间利用SIS数据,进行相关参数的分析比较。

(5)试验期间,应保持其他磨煤质相对稳定。

(6)试验结束后对机组负荷、总给煤量、烟气二氧化硫、脱硫系统浆液、制粉出力、锅炉效率等参数进行分析。

5 掺烧效果分析

(1)2012年2月开始掺烧褐煤工作,褐煤的含水量达20~30%,具有易自燃、易爆炸、流动性较差的特点,且蒙煤的可磨性较差,褐煤煤质数据如表1。

表1 

(2)褐煤主要进600MW锅炉,褐煤的掺烧比例为20~25%左右,掺烧情况如表2。

表2 

(3)#3锅炉掺烧褐煤的试验数据(如表3)。

表3 

(4)#4掺烧褐煤的试验数据(如表4)。

(5)褐煤掺烧数据分析:

褐煤在600MW机组可以适当比例掺配入炉(掺配比例不宜大于40%),在300MW机组无法掺配入炉(300MW锅炉为中储式制粉系统热风送粉),但褐煤掺配入炉后对锅炉经济性和安全性有一定影响,具体如下:

表4 

①对飞灰和炉渣的影响。因水分高,掺烧褐煤后磨煤机出口温度由80℃下降至60℃,下降幅度约 20℃,导致煤粉入炉后由于温度下降煤粉着火困难,燃烧滞后,飞灰含碳和炉渣含碳上升,特别是褐煤与无烟煤种混掺时由于褐煤提前燃烧抢走氧量,导致煤粉更难燃尽,飞灰和炉渣上升尤为明显。根据掺烧对比分析,当全烟煤入炉时飞灰能控制在1.5%内;当按30%比例掺烧褐煤时飞灰上升至2.6~3%左右,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当增加经营公司煤种15%时,由于含有无烟煤,飞灰上升2.5%以上。

②对磨煤机出力影响。因磨煤机出口温度下降20℃,影响磨煤机干燥出力。锅炉制粉总出力下降约30t/h,机组带负荷能力下降明显。

③由于低熔点,极易造成锅炉结焦,频繁掉大焦,影响锅炉安全运行。

④由于高水分,锅炉烟气中的水汽含量较高,空预器的低温腐蚀、受潮的灰份对空预器受热面堵塞可能加剧。

⑤由于高挥发分,在启、停制粉系统、给煤机断煤等变工况时,其煤粉浓度发生变化、磨煤机出口温度升高,易落入煤粉爆燃的区域。

⑥在煤场易发生自燃,影响煤场和输煤系统安全,造成热值损失。

6 结束语

褐煤(印尼煤、蒙煤)在600MW机组锅炉为可入炉煤种,但不是适炉煤种;因褐煤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掺烧过程中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为响应节约燃料成本的思路,2012年进行了大量褐煤掺烧试验工作,并制定了“褐煤掺烧运行技术措施”,在保证机组安全掺烧褐煤前提下,现600MW机组褐煤掺烧比例最大达40%。

2016-3-8

TM621.2

A

2095-2066(2016)11-0216-02

猜你喜欢
制粉煤种褐煤
多原料煤种复配成浆性研究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不同烘干温度下褐煤可磨性指数研究
330MW中储式制粉系统锅炉燃烧优化
大型煤炭堆场洒水控制技术
论煤种变化对五环炉煤气化的影响
小麦制粉企业实用检测技术概述
同一矿区煤质资料拟定方法探讨
污泥掺混褐煤水热制固体燃料的理化特性
燃煤电厂制粉系统防爆措施探析
煤粒度对褐煤生物气生成的影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