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短波应急广播的实际应用

2016-08-11 21:26王光磊
科技传播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中短波广播应急

王光磊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八二台,北京 100866

中短波应急广播的实际应用

王光磊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八二台,北京 100866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各种突发事件在世界各地频发。各国都普遍的使用应急广播的方式减少灾害对人身和财产的损失。中短波应急广播是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播手段。本文主要介绍分析了中短波应急广播的实际应用和其在应用中起到的实际作用。

国家应急广播;中短波通信;应急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突发性公共事件也多有发生。为了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和迅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世界各地各个国家一般都有建立国家性的应急广播体系。此体系是指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主要通过公共广播向公众提供有效快捷的信息服务。当面对自然灾害时,国家应急广播还可以提供救援信息、灾害动态、防灾指挥等多种服务,对于灾备预防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应急手段。由此可见,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是由国家统一部署围绕应急广播而构建的。其作用是在突发紧急公共事件时由国家决策机构统一指挥应急处理的公共广播体系。它一般有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应急预案、保障系统和技术系统等部分构成。

1 中短波应急广播是应急广播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的应急广播系统正是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现有工作设备建立。主要是新建、改建的国家及地方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来承担全方位的立体覆盖传播任务。使用现有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既节约成本又可以高效利用已有资源。管理机构主要工作是:统筹多种广播电视的传输覆盖手段,使广播覆盖更加广泛、手段多样。并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上下统一联动、高效、安全可靠的完成国家应急广播的任务。在这其中,中短波应急广播是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播手段。

面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经常伴随的问题是大面积基础实施的损毁。灾区往往是断水断电,通讯设施的损坏。这时,中短波广播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由于中短波的传播特性和接收设施的普遍性。在灾害发生时,其实际有效性往往大于其他传播手段。从而看出,中短波广播在公共应急广播中的重要性。

2 我国应急广播中中短波广播的使用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

造成的危害大。尤其是四川省,特别是汶川和芦山两次大地震的影响巨大。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当地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调频及地面数字电视等灾区本地的广播系统都处于瘫痪之中无法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使用中短波为灾区服务。以汶川地震为例,5月14日地震当天,国家广播调度传输部门分别使用位于黑龙江、北京、陕西、青海、西藏、新疆和海南等地7个直属台发射台的8部短波发射机和1部中波发射机,使用7个短波频率和1个中波频率24h不间断对灾区播出节目,加强对四川灾区的广播覆盖工作。地震发生当日,8个中短波频率迅速直接的把中央台的“汶川紧急救援”节目送到灾区,使灾区群众能通过广播及时了解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和抗震救灾情况。中短波应急广播不仅是传达政令、发布新闻、引导舆论的工具,还起到了通信联络、稳定人心、安抚灾民的作用。可以说这次地震的发生为我们中短波应急广播的应用积累了实战经验。2013年芦山地震,在应急救灾的第一关键时刻,中短波应急广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在震中芦山县定向开播,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为灾区人民提供有效的应急广播服务。

中短波应急广播在实际应用存在很大优势。首先。其利用现有播出传输系统造价低廉。可以做到最大效率的使用资源。不用提前任何设施和前期投入,只是一个小小的收音机就可以接受信息。其次,跨区域性大,抗干扰性强。由于中短波远距离传播的特性,发射点和服务区之间跨度很大。例如,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往往对公共基础建设是毁灭性的,灾害发生后余震不断,复建恢复都很困难。道路损毁,通信中断,人员也很难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于组织援救难度极大。这时,中短波成为唯一不受网路封锁和有源中继转发约束的传播手段。再次,服务面广,接收简便。纵观国内国外,突发性事件往往发生在贫穷落后的地区,这一情况就制约着新型传播手段的使用和推广,更使应急广播的传播产生局限性。而中短波的使用就没有此方面的顾虑。在我国1部100kW的短波发射机可以服务几十万平方公里。同时,接收机的普及性和廉价性都是其优点。总之,结合我国国情,中短波应急广播的实际应用在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中有着不可代替举足轻重的地位。

3 国外应急广播中中短波广播的使用

目前,世界上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以色列等国家都把中短波广播作为政府应急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通道,而收音机则是每一个家庭的标准必须配置。当紧急情况发生时,中短波的广播通信将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

以邻国日本为例。日本是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其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性应急广播体系,中短波应急广播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国家及地方的电视台电台在灾难发生时将会停止播出正常节目,全频道的插播直播应急广播。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18秒,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应急广播在12秒之后播出了地震信息,并在6分钟内发出了海啸预警,以最大程度减小了二次伤亡和财产损失。最近一次,2016年4月16日,九州熊本地区发生7.3级地震,日本气象厅发布预警信息,就连我国游客都可以在景区、商场、街道等地区多次收到广播、电视、手机等多渠道的预警信息。

总的来看,各国在搭建和使用应急广播传播体系中,都是从国家层面进行统一的顶层设计的;其不仅仅是从政策法规层面明确广电机构传播应急信息的权利与义务;重点是考虑到在特别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使用最有效、抗损毁能力最强的手段和设备。而往往使用最传统的中短波广播进行应急通信最可靠。这些经验说明中短波广播在应急时刻具有特殊作用

4 国际组织合作

由于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应急广播在处理突发事件上的重要性,国际上的跨区域性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2014年6月,我国顺利完成国际无线电减灾(IRDR)项目试验。此项目是国际电联应急广播研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试验由国际高频广播协调组织(HFCC)策划,联合亚广联(ABU-HFC)、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ASBU)共同推进,宗旨是建立一个全球无线广播服务平台,当灾难来临本地或区域通信网络中断时,通过短波广播为受灾人群提供信息服务。试验选在亚广联(ABU)举办的雅加达气候变化、信息与通信技术及防灾减灾主题世界媒体峰会期间进行,通过试验,向受气候影响的重灾地区,传播与气象、减灾、救灾相关信息,如台风、海啸等气象灾害及地震、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自救、逃生相关知识。来自全球12个国家(中国、澳大利亚、泰国、梵蒂冈、斯里兰卡、菲律宾、马达加斯加、日本、科威特、印度、英国、美国)的广播组织参加了试验。

我国广电部门参与配合国际高频广播协调组织(HFCC)完成国际无线电减灾(IRDR)项目试验。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关于参加国际无线电减灾(IRDR)项目试验的批复,根据试验节目内容和技术参数要求,协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临时开办30min的“中国国家应急广播”节目,充分发挥我国中短波现有资源的作用,开展传输电路预测与分析,制定试验方案,使用位于北京的1部500kW短波发射机,使用21840kHz短波广播频率,每天北京时间18∶30-19∶00对东南亚地区进行广播覆盖。根据国际高频广播协调组织(HFCC)收测反馈,我国试验播出效果良好。通过此次试验,为我国短波应急广播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国际、国内应急广播业务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应急广播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力,同时用实力证明了短波广播在应急广播中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5 结论

对于未来应急广播的发展,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在于完善和宣传,不要倾向于新建。要把应急广播体系植入现有的广播传输体系当中,既节约了成本,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切实做到“战时应急,平时服务”的原则。而中短波广播具有接收设备简单、输距离远、传输范围广、传输速度快等优点。在过去众多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和方式都无法代替的。特别是在因灾造成交通中断,供电、通信瘫痪时,中短波应急广播的优势更加明显。

[1]王芳.应急广播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及其发展[J].中国无线电,2011(7):24-28.

[2]林长海,王新喆,宋占凯,等.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8)∶124-129.

G2

A

1674-6708(2016)167-0099-02

王光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八二台。

猜你喜欢
中短波广播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中短波广播发射机间电磁干扰的解决措施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探究中短波天线场形测量新技术
中短波无线电磁辐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