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鲁梁,范叶飞,邹 瑜(宜春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宜春学院校园武术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
吴鲁梁,范叶飞,邹 瑜
(宜春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术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武术文化可以映射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中国武术的武德、武技、套路、法则、内外合一等内容,处处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文化是塑造国家形象、增强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支撑,正是因此,在复兴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弘扬武术文化成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侧影。
高校校园武术文化是高校校园内的武术实践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隶属于校园文化及武术文化。高校的师生属于高层次的文化群体,对武术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具有极强的创造力、感染力和辐射力,对今后武术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创新起着巨大地推动作用。在高校开展武术文化活动地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的一种。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宜春学院武术项目的发展情况,从社会学、文化学角度探析宜春学院武术文化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以期达到促进宜春学院武术项目健康发展、利用校园武术文化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的双赢目标。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史悠久,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中国古典美学、伦理学、军事学、哲学的深刻影响,并由此形成了系统的武术文化体系,带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正是因此武术逐渐成为“中国元素与文化符号”“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未曾学艺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映射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由此而来武术的功能价值业已超越简单的强身健体和竞技比赛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校园武术文化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校园武术文化是“师生依据一定体育行为规范,在武术教学和课外群体竞赛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校是国家后备人才的“孵化地”,纵观我国高校的历史,其作为社会的精英文化,始终是社会中的精神支柱,大学文化拥有独特属性,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神圣使命。大学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和辐射的作用,正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说:“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高校武术文化是指全体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领域,以武术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以课外组织多种形式的武术表演、比赛、讲座等活动为辅,在长期的武术活动实践过程中形成以授武育德为特征的校园文化现象。
2.1 促进武术项目的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产物的武术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高校校园武术文化带有明显的个性倾向,它根植于大学的校园,带有强烈校园色彩,校园武术文化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加强人们对武术更深层次的理解,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武术运动之中,感受武术的魅力,接受武术锻炼所带来的乐趣,由此对推动武术的发展和校园活动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充分发挥武术的健身价值
武术具有重要的健身实践价值,是一项能够明显提高身体素质的项目。习练武术不仅能提高人体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还可以强健骨骼和筋骨,对调养气血和改善人体机能十分有益。
2.3 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价值
武术文化中讲究“以德明道,以身行道,以技显德”,表现出爱国、爱人的思想,通过弘扬武术文化,可以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和导向作用,能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民族认同感。一些武术大家戚继光、霍元甲、许世友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义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深刻的教化价值,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严以律己、明礼诚信等优良的传统民族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的内核,能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特质,具有多层次的德育功能。另外大学生习练武术的过程,也是磨炼心性的过程,大学生在习练武术项目时“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坚持对大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快速发展,已由精英教育逐渐转为大众教育,高校校园武术文化是高校校园内的武术实践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隶属于校园文化及武术文化。校园武术文化以师生为主体,以武术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以课外各种形式的武术训练、表演、娱乐、讲座为辅助。然而调查发现,《武术》作为宜春学院体育学院独立的课程,关于武术的文化活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由此而来武术沟通和交流渠道受到了限制。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在客观掌握宜春学院武术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对宜春学院校园武术文化的发展特点进行概括归纳,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
3.1 重技能,轻文化
邱丕相先生认为:“武术教育,不仅仅指武术教学,它的研究范围更广,是指通过武术教学过程,使受教育者从身体上、技能上、品行上、人格上得到教育塑造。”调查发现,在宜春学院武术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武术的基本功、基本技能得到了高度重视,但课堂上过分倾向于武术训练的本身,忽视了人文教育,导致人文内涵匮乏,缺乏“文化养料”的滋养,因此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育人的过程渐渐成为技术之学、考试之学,没有促使武术成为宣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武术沦为一具“无意识的躯壳”,这不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
3.2 教学手段单一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过程中,以“口令式”的教学为主,针对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和技击使用方法讲解较少,以至于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单纯跟着老师的动作进行比划,没能理解武术的技击含义,长此以往,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了武术只是花拳绣腿的偏见,导致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日渐下降。同时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在大纲的限定下,学生年复一年学着枯燥无味的几个简单套路,被迫接受着规定套路、规定动作的要求,主体性不能够得到发挥,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使得课堂枯燥无味、气氛沉闷。
3.3 师资力量不足
通过对师资的分析,武术文化“谁来传播”存在着问题,武术教师的来源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担任教师,另一类是武术运动员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后直接担任教师,他们示范能力强,但是对武术文化的理解较差。武术教师存在着不足,他们对竞技武术套路有着很好的了解,但是对传统武术项目和健身气功等项目的掌握较为匮乏,武术文化的建设流于形式,使得教育者不能够均衡地塑造学生的品行、技能、人格。
4.1 武术课堂渗入文化教育
课堂是校园武术文化建设的首要抓手,因此在校园武术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无论教学过程还是内容目的,都应渗透着民族文化意识和武术文化教育。为此,可以结合一些习武之人的案例,比如“风潇潇兮易水寒”的屈原、“武圣”关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英雄人物。在期末考核中,应细化考核评价指标,加强武术文化的分值,从而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4.2 坚持武术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单纯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改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积极传授武术技能和文化内涵,让专项班的学生能够习得过硬的武术基础。在课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武术文化活动,创新武术文化形式。例如,将武术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创造武侠剧进行表演,一来可以让表演者更加清晰地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角色,同时又可以发挥示范作用,推动高校武术文化的发展。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建设是武术文化得以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在师资力量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教师的选拔制度,不仅要求应聘者拥有良好的武术技术,同时拥有较好的武术理论基础。学院教育、教研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武术教师对武术文化的培训,同时聘请民间有影响力的拳师参与武术教学与训练活动,有针对性地发展地方特色拳种,从而有效弘扬民族文化。
4.4 充分发挥教师、专项班学生的主导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武术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就代表着武术的形象,其行为举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尤其是武术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品格更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并逐渐内化为学生学习武术的重要行为准则。也正是在这种教与学的过程中,武术及其武术文化得以传递和延续,可见武术教师在高校是重要的武术传承者,是推动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长期以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是培养我国专业武术教师的“摇篮”,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高校校园里,专项班的学生是高校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他们接受过专业的武术理论教育,通过整合专项班学生的资源,能够对高校武术文化做系统的规划和布局。
4.5 以高校武术协会为阵地传承武术文化
武术协会是指所在学校团委承认并经过相应程序注册的由武术爱好者和传播者参加的团体组织,高校武术协会的优势在于其组织成员一般都具有浓厚的武术情感,他们普遍具有传播武术文化的行为趋势,促使高校武术协会成为“武学圣地”。如北京体育大学创办的《武学讲坛》,聘请了国内外武术大家,针对各自领悟的拳理、以此聚集武术文化的能量,而在思想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便摩擦出火花。宜春学院在校园武术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可以积极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利用好武术协会这一社团组织,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促进宜春学院校园武术文化的传播。
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有着促进武术项目的发展、充分发挥武术的健身价值、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价值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宜春学院校园武术文化现状的实地考察分析,认为需要具体从武术课堂渗入文化教育,坚持武术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专项班学生的主导作用,以高校武术协会为阵地传承武术文化等方面入手,达到建设和发展宜春学院校园武术文化的目的。
[1] 陈福刁.中国武术文化及其教育作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5(5).
[2] 肖红征.武术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 (3).
[3] 陈昱.浅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8(2):26.
[4] 边和平.大学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中的使命思考[J].人民论坛,2012(10):171.
[5] 刘世海.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31-133.
G852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3-131-03
2015-01-22
宜春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YCSKL2015—053)。
吴鲁梁(1990 ~),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武术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