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的开篇之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走入城市内部,认识城市个体的功能分区和内部空间结构,从而为后面学习“中心地理论”以及第三节“城市化”的内容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掌握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与研究,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并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4.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2)教学难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5.学情分析
对于生活在西安市的学生来说,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并不陌生,对于身边的地理事物,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已具备一定的地理调查与探究能力,因而在课前和上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方面的能力。
【教法和学法】
1.教法选择: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学案导学法。
2.学法指导:调查研究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城市承载着太多人的梦想,亚里士多德眼中的城市是这样的:Man come together in cities for security; only stay together for the good life. 诗人孟郊希望自己苦读诗书终有一日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老师眼中的城市是这样的——播放西安市城市宣传片。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课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展示西安市城市用地规划图)
活动1:读图思考,提出问题。
找一找:西安用地规划图中不同颜色分别代表哪种土地利用类型?
说一说:相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会形成什么现象?
想一想:功能区间有没有明显的界限?
通过读图思考引导学生得出西安市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功能分区特征。
设计意图:联系乡土地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以及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转承】对于教材的重点各功能区的形态、位置特征设置了活动2:课前调研,成果展示,讨论完成学案表格。
活动2:展示调研成果,讨论完成表格。
全班同学分为A组(商业组),B组(住宅组),C组(工业组)三组,以4~6人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研。
1.通过走访、查阅地图、网络等形式,调研以下单位的地理位置以及距钟楼的距离,分析它们的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