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提问行为的有效性

2016-08-10 16:23袁绪丽
启迪·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经验幼儿孩子

袁绪丽

《指南》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是通过问题进行学习的,有了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有问题不一定有创造,但是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问题,进而在老师的支持下,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谢尔达科夫说:“思维以其固有的形式进行,谓之发展。”只有明确了整个教学内容的认识思维过程,才能在提问中明确自己的每一个提问,是旨在分析的还是要求综合的,还是要求概括的,比较的,发现关系的等等。但怎样进行提问呢?这里,就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些想法。

一、引起不良效果的提问

1.不从幼儿实际出发的提问

有些教师不了解本班幼儿知识水平,不了解幼儿回答问题的能力等。在教学中出现教师与幼儿配合不好的现象。

2.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

一些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或不能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孩子们的回答、反问弄得十分尴尬,不得已用“先坐下”,“下课教师再回答你”,“长大就会了”等来敷衍了事,使孩子在一堂课中经常有许许多多的不满足,调动不了积极性。孩子们希望是新鲜的问题,是吸引人的问题,是能够答出来的问题,最好是启发性的问题。在提问上只是一个方式,或仅局限在几个提问词上,这样,很多孩子都不愿回答问题。

3.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

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不让说也说;一是幼儿不会回答问题的方法,不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老师提出问题幼儿乱说,课堂活而乱。出现以上两种情况有些教师不知所措,使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无法进行。偏离活动中心,要幼儿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又提出其它的问题或不着活动边际的问题导致孩子不知道哪些是重点,使孩子的思维离开了中心。

二、促进提问行为有效性的策略

《指南》倡导的基本精神是尊重、发挥、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是改革传统教育的弊端、实施主体性教育。

针对教学活动的实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和兴趣特点,使问题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恰当地提问可以增强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

2.活动设计中的框架教学结构和关键问题,把它们写进教案中,清楚地、详细而精确地设计、表述问题,避免两可的、模糊的提问。比如“我们昨天学了什么?”或者“ 这个故事里的邮递员叔叔怎么样?”等等。提专一的问题,避免无休止的提问,不然会使幼儿受到挫折或迷惑。再根据幼儿的回答问一些随机性的问题。

3.在幼儿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提问以后,等3-5秒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增加幼儿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幼儿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让幼儿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地减少教师和幼儿间、幼儿和幼儿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等待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幼儿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4.提问那些能够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幼儿参与的问题。所提的问题要能使大多数幼儿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自由处理的形式;留心沉默寡言的幼儿的语言或非语言暗示,如困惑的表情,似举非举的手势等。

三、教师还应注重发展应答技巧

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应答和不回应。应答是教师对幼儿回答的一种处理。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应答恰恰是反映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的指标之一。我们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幼儿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如何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经验?我认为

1、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引起幼儿更高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例如:教师问:“夏天有哪些使自己凉快的方法?”有幼儿答:“心静自然凉”,教师一愣后应答:“哦”后,即转问其他幼儿。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上课进程, 控制问题的答案。结果是在课堂上只能听到教师的观点,而不是幼儿的观点,幼儿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这样会贬低幼儿的价值,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也把课堂提问变成了教师控制课堂讨论的工具。如果教师此时及时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进一步提问:“什么叫心静自然凉”的话,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

2、通过追问,使幼儿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修正、补充不正确、无完善的答案。如: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3、教师还可以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概括、汇总,使幼儿获得的已有经验得到整理、提升和系统化,并可用其作为教学资源,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从同伴的回答中获得经验分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游戏分享活动中,扮演医生的幼儿给病人包扎伤口上夹板后,教师问:“你为什么给他上夹板?”幼儿回答:“这样可以让他的骨头长好?”教师继续追问:“那么回家后要注意什么?”幼儿答:“别洗澡”,“为什么?”,答:“因为伤口不能进水,防止发炎”,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从同伴的回答中获得经验分享,相信在下次医生游戏中,孩子们会把学到的经验,融入到游戏中,并不断积累相关经验。

转变幼儿学习方式,提高幼儿学习能力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愿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调整教育行为,更好地做到把问题引入课程,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我们不断加强对不同教学情境中提问行为的监控和反思,优化提问行为,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更有效地把握主体性教育,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猜你喜欢
经验幼儿孩子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