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今后“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障,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保障。
一、自主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取向
1.自主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含义
在当前经济发展历程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企业发展的动力和能量。美籍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经将创新做出了清晰的定义。他指出:创新工作是一种系统性的推进模式,它指的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第一,引进新产品;第二,引进新技术;第三,开辟新市场;第四,提供新的组织材料;第五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因此,在自主创新领域的开拓中,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塑造,能够进一步实现企业自主产业的研发和重组。
在企业进行的创造和研发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所具备的技术指标、产品性能、品牌效果的测量监督,能够进一步完善企业竞争机制,并逐渐形成原始创新阶段、过度创新阶段和信息转化阶段,从而获得更加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从而形成具备市场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企业规划。同时,企业在自主创新领域的开拓基础上,要进行积极的消化吸收,将技术、信息等各项指标,转化成为具备企业核心能力的产业价值,从而达到企业竞争机制的再创新,获得更多的科技成果。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指的是一个组织所具有的独特的协调不同生产技能、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知识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一项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独特性和延展性。核心竞争力所涉及的是协调和配置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知识本身。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既包括技术知识、也包括生产管理知识、市场开发知识等等。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所依靠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具有不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是不同的。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上,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人类发展的近代史看,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日本的汽车、电子产业,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等等都离不开自主创新,他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辅以组织创新和市场经营能力的改善而发展起来的。缺乏自主创新、以低成本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难以长期维系的。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1)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很多产业发展总体上是处于产业垂直分工的中低端。大部分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效益的企业。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拼资源、拼消耗。以资源换增长。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所需土地、水电、煤油、金属矿产资源短缺,所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改变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增长的模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2)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传统产业在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的过程中,企业是否具有超前的市场意识和正确的战略方向,决定了其在新经济布局中的位置,甚至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因此,创新是企业摆脱其他企业的最有力的手段。一是当前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企业的成败越来越多取决于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自己独特的有价值的竞争对手不容易模仿的产品。在企业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中,新技术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优势。企业技术首先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根本需求,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基础上,把握市场的发展导向。特别是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市场环境,企业如果不能进行全面的自主创新,就很难胜过竞争对手,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其次,在社会经济需求的变化中,企业所面临的产品问题大幅度上升,导致产品的使用寿命、质量保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最为常见的家电产业为例,在十五年前,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产品的使用时长,而现在,消费者除了关注产品的使用寿命,还关注产品的美观性、安全性、服务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企业抛开传统的产业生产链条,转而在技术研发、售后服务、产业联保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
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得到明显加强。从《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2%,如下列图1,图2:
■
图1 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的地区
■
图2 从活动主体看
公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政府对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和企业的研发投入主体地位日益加强。结合专利和新产品数据分析,我国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的同时,研发产品的种类、项目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从宏观上看,企业自主创新问题仍然存在发展漏洞,主要表现在:缺乏核心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创新机制体制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突出;创新人才缺乏,企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自主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1.缺乏核心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从核心技术的掌握上看,我国虽然被称为制造大国,但核心技术创新与转化能力弱,一直是人们的诟病。例如我们广东省企业的技术原创规模较小,对外技术依存的程度较深,甚至能够达到企业技术生产份额的一半。特别是在一些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覆盖程度广的发展专利上,国外发明专利可达到70%以上,包括信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多项产业水平。根据相关部门作出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地区自主创新技术研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产业只有不到5.7%,这一发数据使人堪忧。
种种迹象表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创新投入方面,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能保持稳定的产业调整,在产品孵化、经费支出、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等方面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例如,很多地方R&D经费投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地区投入严重不平衡,大多都集中在发达沿海地区,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科技发展根基不够坚实,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不高。
2.激励模式欠缺,创新机制体制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企业的发展规模上,体制性管理模式的建立还不够完善,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发展误区。从企业创新机制的发展模式中,激励约束模式需要人们进行强化和加强。特别是在一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建设过程中,企业资金供求关系导致市场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企业的投资渠道较为单一,相应的投资、融资机制并不健全。
另一方面,从公用管理的发展角度上,企业经济的运行无法按照政府所预想的转变职能上进行,所以在产业政策和公用服务项目的融合上较为淡薄。企业创新灵感不够、责任机制不明、经济效益不足,进一步导致企业的创新机制不够完善,整体决策也出现了严重的发展阻碍。
3.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发展缓慢
在企业发展基础上,从整体上看,行业内部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重点领域的品牌建设、管理和应用水平较低;定牌加工过程中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行业协会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以上问题导致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很难得到保护。
例如在广东省佛山市,涉及陶瓷、家电、家具行业类知识产权纠纷时有发生。据统计,佛山知识产权纠纷逐年增长并日趋多样化,2010年佛山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163件,其中专利纠纷案件所占比例高达42.82%,此外,网络著作权、网络域名、特许经营等新类型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约占3.62%。
4.创新人才缺乏,企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在相关的数据调查中可以发现,企业对全方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尽管我国技术性人才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人才需求有所好转,但是企业在高级科技人员的培养上仍然存在着人才流失的问题。从当前我国30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机构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技术人员的学历都停留在本科、硕士的基础上,博士等其他高科技人才发展较少。科技人员的不足与流失会进一步削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在人员整体素质水平来看,他们的创新意识比较薄弱,风险意识不强,只求快上项目,不重视长远发展,只求销售量大,不重视管理,只懂引进模仿,不懂自主创新。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5.自主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自主创新环境的建设是企业深化发展改革的重要核心。当前,我国企业创新环境还很不完善,相应的专业技术扶持十分稀少,特别是是在影响力较大的技术服务工作上,对自主创新环境的营造不具备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检测水平,特别是在专利保护、风险投资融资等方面还不能对自主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配套服务。
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与方法
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偷不来、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只有促使企业工作者具备强有力的创新发展水平,才能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意识,充分立足于全球科学技术资源,进一步增进企业的竞争能力。
1.营造自主创新的工作氛围
在企业的发展形式下,首先,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大力扶持具有国际竞争水平的创新企业,鼓励一些发展项目新、潜力大、优势明显的大中型企业融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来。企业管理者要具备先进的发展意识,设立高新技术研发机构,组建专业的孵化团队、促进社会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从而形成产学技术相互创新、相互结合的教育发展模式,建立一个多元化、社会化的自主研发机构。
2.搭建一个创新的发展网络
分类型的技术创新网络是发展的重要内容。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完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坚持把市场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同时,要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推行科研项目课题制、科研项目成果参与人与单位成果共享机制等,促进科技人员与企业的目标结合互动发展。
3.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一要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市场机制,进一步引导全社会掀起自主创新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创新意识不足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对创业创新的工作热情。同时,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在企业办理、过户、合并等方面建立协调的职业优化配置。其次,要营造广泛的资源融合模式,打破中西方文、中西部地区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局限,从而实现科学技术资金、机构、职业的全面融合,增加科技体制的机制创新工作,逐步丰富企业核心意识和竞争能力。最后,还要建立一个健康安定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政策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政府大力扶持项目、环保政策要求、产品技术改革等策略,提高企业的环保观念,使企业能够在创新过程中始终保持坚定的资源优势、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4.保护知识产权,创造知名品牌
从根本上说,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也成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对于企业创新工作而言,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受益,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使企业获得相应的受益和补偿。在知识产权的创新发展上,要进行自主产权的发展和经营,进一步鼓励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在企业运行管理的过程中,面对知识产权中凝聚的智慧和汗水,要有具备相应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创新、在发展的各项能力。
要尽快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各个细节,将相关法律政策、知识产权进行进一步的发展规范,严格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类违法违规等犯罪行为,不断改进知识产权保护,适当调整专利申请的费用,从而缩短侵权诉讼工作的实效和期限。降低企业高新技术人才的保护成本,充分发挥企业在政府等相关部门具备的信息网络建设服务,增加对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的指导和保护,逐步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专利申请和产品研发。
5.提升企业向心力,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创新从改变思维开始,思路决定出路。企业要发展,关键是要有“想人之未想、做人之未做”的精神和气魄。为此,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塑造上,除了要促使员工打破自身思维的局限,还要进一步增加社会环境基础和政治舆论基础。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加大对科学技术方法的普及和宣传,不断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使企业能够凝聚较强的思想核心,进一步倡导企业敢于冒险、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鼓励更多的企业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创新中来。
6.营造培养、吸引、激励人才的良好环境
人才是企业兴盛的根本,建设一支创新型的人才队伍,是确保自主创新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把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抓,制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选用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的指导原则和实施方案。
(1)要尽最大可能地利用好科研机构和社会人才资源。我们也许没有科技创新的资金优势、人才优势,但我们有灵活的机制优势,我们完全可以用市场化的手段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盟,将散落于社会方方面面的人才整合起来,借助外力进行科技创新。(2)要尽最大努力抢夺人才,抢占人才高地。未来大企业的标志,不会再以占地面积、销售收入、资产规模等指标衡量,而是看你有没有科技创新能力,有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没有自己的品牌,有多少专家和科技创新人才。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3)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引进紧缺人才,培养关键人才,使用重点人才,让各类人才在兖矿成长有机遇、发展有舞台、创新有条件、成功受尊重,贡献有回报,有力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陈鸿宇.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讲[I].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3).
[2]南方日报社.粤东西北地区振兴战略[I].南方日版出版社,2014,(1).
[3]张军.自主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I].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
[4]中外企业管理经典案例[I].人民出版社,2006,(3)
[5]刘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培育策略研究[N].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6]巴明辉.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和建议.潍坊科技职业学院.
[7]彭安玉.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J].唯实,2007(3).
[8]薛澜,梁正.核心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初探[J].太原科技,2006(4).
[9]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2%.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2014年10月23日http://www.wokeji.com/kbjh/zxbd_10031/201410/t20141023_8450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