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2016-08-10 20:44陈松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0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企业

摘 要: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产、销售、服务等经营方式获得利润,实现股东的利益分配,完成价值的创造并且将部分回流的资金再次投入作为二次生产的本金,如此循环,这是当今最常见的企业经营方式。但是,在这种经营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为了缓解内部压力而过度的追求利益,往往会对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造成了忽略。这种情况看似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支出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损失。所以推行社会责任管理,对企业来说,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往往会花大力气在企业的经营和获取利润中,因为只有企业经营稳定,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股东们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企业的发展才能有条不紊。但是往往在这一过程中,会对企业应当负担的社会责任造成忽略。社会意识的淡薄,促使企业在后续的发展中受到一定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不得不再次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更多的金钱来进行障碍的扫除,这样一来,得不偿失。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应当对于现有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正是一种新型的、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一、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有着很多明显的优势,结合当前已经实行了全面社会管理制度的公司的实际经验,我们得出了以下总结:

首先,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可以对管理对象进行重新确认,确保管理工作的目标更加全面做到多层兼顾。以往,企业管理工作针对的只是企业的资产和内部员工。这种管理方式过于封闭,无法与外界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全面社会管理制度相比之下就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巩固了传统模式中的内部管理,加强了原有企业中各部分的协调沟通,同时还实现了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互联,把企业管理和外界的信息与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让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保持同步性和相关性,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自身应当负担的社会责任。

其次,管理机制更先进。在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要对于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强重视。通过明确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促进关系,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换个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必将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企业通过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便可以在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所以,企业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可以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占据更大的优势,这也是这种新型管理制度在管理机制上最大的优势。

第三,收益方式更稳定,利益分配更合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只注重企业自身获得最大收益,获利者也只有企业的各方股东,也因此忽略了社会公众的群体利益。从眼前看来,的确是让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本外流,但实际上这样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民国时期的一位民族工业家就说过,不能怕花钱,很多情况下,省了盐就酸了酱。与一整坛子酱相比,买盐的钱少之又少。通过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使得企业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社会群体的利益也得到了保证,在以后的企业经营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合作和帮助,从而获得更多更稳定的收益,同时更有利于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和在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四,促进了企业经济利益结构的全面升级。不论是哪一种企业管理模式,经济利益始终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追求目标。不过在这一方面,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企业获取经济利益。通过将企业自身的利益与社会利益进行统一的绑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对社会责任有更多的侧重,这样一来,在社会发展得到推进的同时,企业会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获得的利润就将是企业的经营收益+社会收益,这样,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能够实现真正的同步。

最后,是管理目标的重新确认。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正式接手企业的管理工作之后,企业的管理目标将会由传统的利益最大化追求,转变为社会利益企业利益共同实现。

在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下,以人为本这一重要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中,以人为本同样得到了借鉴,社会利益的实现最终受益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管理目标,是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具体实行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凭借着最多优点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但是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我们还要明确其具体的实行内容。

1.企业的人员参与要达到全员化

企业在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先进行管理的创新,建立起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以全员参与为先决条件,让企业实现全面责任管理模式的建立。

实行全员化参与,企业的管理者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管理者要对全面社会责任化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者拥有企业的决策权,负责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确定工作重心,同时,对于企业的员工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只有当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时,才能真正为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且在发展目标上予以正确的调整,保证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实行。

第二,员工要对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有充分的了解。由于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有全员参与的属性,所以,作为基层工作的执行者,企业的员工能否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十分重要。所以,企业需要投入相应的力量,对员工进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相关培训,由企业的管理者对工人进行统一的精神引导。员工通过培训,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以一个社会成员的身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变被动为工厂服务为主动为社会服务,实现更高效生产和更良性的循环。

第三,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的社会责任能力。在企业从管理者到基层员工都对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有了清楚的认知之后,就需要进一步对整个企业的人员进行社会责任能力的全面提升。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更加贴近,更加统一,最终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在整个企业中推广开来。

2.深度落实企业改革,从本质上实行全面社会管理模式

第一,要对价值观进行彻底重塑。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所带来的价值观,对于目前的企业发展会带来严重的阻碍。所以,只有通过实行全面社会管理模式,将传统的企业价值观转变为全面的社会价值观,将服务于股东转变为服务于股东+社会,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企业现行的核心价值观进行重新修正,最终才能实现从核心价值观到最终利益的全面整改。这样才能使企业在以后的发展中,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利益分配合理。

第二,发展战略方向的改革。在推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战略应做一个大幅度的修改。根据上述提到的新核新价值观,再根据核心价值观的重新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在确保环境和社会不受损害的基础前提下,全面实现企业的自身发展。当前的大政方针要求下,企业需要尽可能的节能减排,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收集社会信息提前做出规划,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社会上的主流需求相符合,可以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润。总之,企业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影响下,企业要将自身的经营和社会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尽可能的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从而真正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企业发展观。

第三,企业内部结构改革,建立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在践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通过这一体系,主要可以实现两方面的作用:其一,通过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内部的相关战略有效实施,做到内外一致,统筹协调;其二,对企业人员的社会责任工作进行监管,在企业中,尤其是刚刚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企业常常还会习惯性的收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进而对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造成忽略。所以,这对这一情况应该在企业的内部增加一种新的设置,用来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相关工作进行专项负责,以免在责任履行过程中出现懈怠。在建立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将国外的优秀经验和自身的实际进行优化型结合,全力建设起适合企业发展的的监管体系。

第四,建立起社会责任履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有作有查。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所以,应当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工作纳入企业工作的考核机制中,对于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通过进行考核,可以有效地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掘和汇总,并且由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企业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帮助是巨大的。同时,企业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相应组织和战略变动,以便于适应市场的实际变化。

三、结语

多年来,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作为社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主体环节,一直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承担着社会生产、产品销售和进行相关服务的重要责任。传统意义中,企业对利益有着过分的痴迷与执着,这让原本扮演重要社会角色的企业成了社会中的“龙套”。但实际情况对这样的现状根本无法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独自在社会中生存。所以,通过践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可以让企业从原本的封闭中走出来,让企业重新融入社会,在获取应得利益的同时,完成原本担负的社会任务,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伟阳,肖红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全新企业管理模式与旧模式存在五大区别[J].WTO经济导刊,2010,02:50-51.

[2]彭仁慧.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10:197-198.

[3]沈朗,朱成亮.基于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企业管理新模式[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199.

作者简介:陈松(1983.07- ),男,汉族,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A经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