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安
以“我最喜欢的古代人物”和“我家的传家宝”为题的第二届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征文比赛,日前在中远实验学校举行颁奖会。令主办方意外的是,佳作并不多,不少文章充斥着一些编造的“家事”以及囿于课本知识的历史“情怀”。
通过对沪上六百多所小学逾两万名学生参赛作品的统计,暴露出了不少反映在当今孩子身上的人文缺失。例如,在“我家的传家宝”的征文里,居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写“外婆留下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令阅卷老师也不禁感叹,如今到哪里还能找到上千件外婆的补丁衣衫啊。不少同学将自家的传家宝聚焦在了传统美德上,但落笔却是“自己的铅笔用到很短很短了还不舍得扔掉”。
看到这条新闻,我们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孩子的作文“说了谎”。两万多名学生中竟有一千多人写的是“外婆留下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这当然是编造的谎言。实际情况是,现在基本无法找到“补了又补的旧衣服”,就是社区的捐献活动,也都是几成新的衣服呢,一些地方甚至规定捐赠的衣服必须八成新,否则不要。孩子们却不顾事实,编造出外婆留下的旧衣服的谎言,这种为了故事情节感人而不惜撒谎的做法,实在令人担心。而这一切,难道不是向社会学习的结果吗?在电视上举行的选秀比赛,某些选手就是靠编造悲情故事来赢得感动,然后获得了加分。
至于孩子们为什么要编造“外婆留下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这样的内容,则是我们作文教育的结果,说到底就是“模仿式作文”。我家也有孩子上学,在我和孩子的交流中发现,从小学到中学,老师似乎并没有告诉孩子作文怎样写,比如记叙文怎样写,应该有几个层次;议论文怎样写,如何提出观点、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这些孩子很少接触到。老师教写作文的方法,就是不停让孩子读范文,包括教科书上的文章,教辅书上的文章,让孩子们感到文章就是这样的,于是自己也去模仿这样的作文,不仅模仿文章的结构,连内容也都是移花接木的。像“外婆留下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这样的范文,孩子们早已多次接触了,同时也就接受了那些观点:勤俭节约是美德,旧衣服就应该反复穿。其实,这些观点早已经脱离了时代。
现在,包括作文在内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没能成为让孩子说真话的工具,这恐怕是孩子们不喜欢语文的原因。
【原载2016年6月27日《河南日报·评论》】
插图 / 我们的妈妈——度娘 / 刘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