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月新
摘要: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集中在《资本论》第2卷第3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18章导言,说明研究的对象指出货币资本的作用;第19章评述重农学派关于再生产的理论,批判了“斯密教条”;第20章分析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实现问题和社会总资本运动规律及特征;第21章分析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实现问题和社会总资本运动规律及特征。
关键词: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两个部类
一、 研究对象
资本的再生产不仅包括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价值增殖和劳动过程),还包括了两个流通过程,也就是包括了全部循环。无论是G…G'形式的循环,还是P…P形式的循环,资本再生产都要以流通过程中资本的转化为条件;同时,资本的不断再生产也是资本在流通领域不断在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之间转化的条件。
马克思又论述了本卷中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第二卷、第三卷的不同。在第一卷中,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孤立的,脱离了流通过程,而本卷加入了流通时间。并且在第一篇和第二篇,考察的只是单个资本,只是社会资本中一个独立部分的运动,而在本卷中,单个资本将作为社会总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
二、 货币资本的作用
马克思研究了作为社会总资本组成部分的单个资本,在周转时,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中的单个资本有两个性质:首先,货币资本是整个资本周转的第一推动力,它作为第一个登上舞台的资本形式出现,特别是流动资本,要求货币资本作为动力经过一段短时间不断地反复出现①;其次,由于周转期长短不同以及劳动期间、流通期间的比例不同,预付资本价值和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本的比例也就不同。
三、 简单再生产
首先,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可以从社会一年提供的总产品中看出:年产品既包括补偿原资本(保证下一年再生产规模不变的资本规模)的那部分产品,也包括归入消费基金的,提供工人、资本家消费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即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马克思用一个公式描述了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W′-G-W…P…W′
g-w
其次,社会再生产过程必须从W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来进行考察。我们先从价值补偿的角度进行考察,这里有两个假定:第一,生产以不变规模进行;第二,生产要素的价值没有发生变化。
社会生产分为两个部类:Ⅰ(c+v+m)生产资料和Ⅱ(c+v+m)消费资料。每个部类中的产品价值都是由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构成。马克思假定,简单再生产的价值组成如下,并且剩余价值率m/v=100%:
Ⅰ. 4000c+1000c+1000m=6000
Ⅱ. 2000c+500v+500m=3000
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考虑物物交换的形式。首先,第Ⅰ部类生产出来的都是生产资料,第Ⅱ部类生产出来的都是消费资料。第Ⅱ部类工人的工资500v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500m都必须用于消费资料(因为是简单再生产),而消费资料全部掌握在第Ⅱ部类资本家手里,他们可以在内部进行交换。同理,第Ⅰ部类的1000c和1000m也都必须用于消费资料,它们可以和第Ⅱ部类的2000c进行交换,获得消费资料。第Ⅱ部类也会获得相应的生产资料。最后剩下第Ⅰ部类的4000c,它只是第Ⅰ部类内部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就可以解决的。
第Ⅱ部类由众多产业部门组成的,将第Ⅱ部类分为两大部类:消费资料Ⅱa和奢侈消费资料Ⅱb。前一种部类的产品既进入工人的消费也进入资本家的消费。而后一种部类的产品只进入资本家的消费,即只能和剩余价值交换。
生产奢侈消费资料Ⅱb的工人的工资不能用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支付,而只能通过生产消费资料Ⅱa的部类中的剩余价值(Ⅱa)m中获得。因此(Ⅱb)v<(Ⅱa)m才可以确保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总的说来,简单再生产实际上是以消费为目的,因为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
如果加入货币流通,货币的中介作用是如何体现的呢?两个部类的商品要交换,必须有一部类要首先预付一些货币。但是无论是第Ⅰ部类还是第Ⅱ部类先预付流通货币,最后货币都会返还到资本家的手中。另外,以货币形式预付的可变资本,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道路返回到资本家手中。
但是由于固定资本的寿命很长,因此无法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全部折旧完。固定资本的补偿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补偿不同,其他生产要素在商品出售以后会变成货币形式,然后变成实物形式进行再生产的补偿。而固定资本由于生产而消耗掉的原料和辅助资料必须用实物来进行补偿。但是生产资料中的固定资本的折旧年限不同,各个资本的固定资本的折旧阶段也不同。比如,建筑物和房屋的损耗期间长,而机器设备的损耗期间相对就短。但是,不管他们的折旧期限如何,资本家购买很大数量的生产原料或者买了折旧期限较长的固定资本时,这些生产资料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无法被完全消耗掉。在它们完全被消耗掉之前,用这些原料和设备生产出来的商品换的货币,可以积累起来,这部分不变资本会暂时停止执行生产职能,贮藏在生产资本旁边。一旦这些固定资本全部折旧完毕,需要用实物来补偿时,这些积累起来的生产货币就马上开始发挥作用。所以Ⅱ2000c的价值中要用货币来补偿的耗损和正在执行职能的固定资本的数量,是完全不同的②。第Ⅱ部类由很多不同的资本家构成,他们的固定资本处在不同的补偿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的资本家的固定资本到了必须用实物更新的期限;“第2部分”资本家的固定资本还有很长一点时间才折旧完毕。
当Ⅰ(1000c+ 1000m)与Ⅱ2000c向交换时,第Ⅰ部类的2000(v+m)借以存在的实物形式的生产资料,用它的全部价值额2000要和以第Ⅱ部类的消费资料存在的等价物进行交换;而另一方面,消费资料2000Ⅱc却不能以它的全部价值额来和生产资料Ⅰ(1000v+1000m)交换,因为它的价值的一部分——等于固定资本中有待补偿的损耗或价值损失,必须首先以货币形式沉淀下来。③
如果进行等价交换,那么第Ⅱ部类就会向第Ⅰ部类出售2000价值的商品,但是第Ⅱ部类就向第Ⅰ部类出售的商品却只有1800,剩下的200需要第Ⅰ部类用货币来补足,并且这个200的货币额不会像前面的预付货币一样,最终不会回到第Ⅰ部类预付资本家手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部类就变成下列的交换:
Ⅰ、1000v+1000m
Ⅱ、1800c+200c(d)
第Ⅰ部类就会用工资形式支付1000劳动力报酬,工人到第Ⅱ部类购买消费资料1000Ⅱc,同时第Ⅱ部类也用得到的1000货币购买需要的1000生产资料1000v,这样1000货币又回到了第Ⅰ部类。第Ⅱ部类用预付的400镑购买生产资料Ⅰm;Ⅰm用同一个400镑购买消费资料Ⅱc。这样,第Ⅱ部类预付在流通中的400镑回到了第Ⅱ部类的资本家手中,但只是作为已售商品的等价物回到他们手中。第Ⅰ部类预付400镑来购买消费资料;第Ⅱ部类再向第Ⅰ部类购买400镑的生产资料,从而这400镑流回第Ⅰ部类那里。
到此为止,计算如下:
第Ⅰ部类把1000v+800m以商品形式投入流通;此外,它以货币形式投入流通的是:作为工资的1000镑以及用来和Ⅱ交换的400镑。交换完成以后,第Ⅰ部类有:货币形式的1000v,800m转化为800Ⅱc(消费资料),还有400镑货币。
第Ⅱ部类把商品(消费资料)1800c和货币400镑投入流通;交换完成以后,它有:第Ⅰ部类的商品(生产资料)1800和货币400镑。
现在,我们在第Ⅰ部类方面还有200m(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第Ⅱ部类方面有200c(d)(以消费资料形式存在)。④这时,由于第Ⅱ部类不会立即将200转化为生产资料,因此在这一轮生产后,就有200Ⅰm的剩余价值无法实现,即作为第Ⅰ部类的生产剩余或者叫存货。另一方面,第Ⅱ部类获得了将来用来补偿它的固定资本损耗的货币基金。
这里的关键就是实现200Ⅱc(d)的货币从哪里来。马克思的解决办法是:第Ⅱ部类的资本家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Ⅱ(1)的固定资本已处于必须更新的状态,需要实物替换;另一部分Ⅱ(2)则处于折旧过程中。这样,前一部分Ⅱ(1)就会用到期的折旧向第Ⅰ部类购买剩下的生产资料,第Ⅰ部类的资本家用这样得到的货币再向Ⅱ(2)购买消费资料,货币流回到Ⅱ(2),Ⅱ(2)将货币用于折旧。于是第Ⅱ部类用折旧基金实现了200Ⅰm和200Ⅱc(d)。
但是,实现固定资本的补偿平衡还需要一个条件:Ⅱc(1)=Ⅱc(2)。就是说第Ⅱ部类中需要立即用实物进行替换的固定资本,和不需要立即用实物进行替换的固定资本折旧是相等的。如果Ⅱc(1)>Ⅱc(2),那么部分剩余价值不能有相等的消费资料来满足,这是会发生消费资料不足,货币过剩的现象;如果Ⅱc(1)<Ⅱc(2),则会有一部分消费资料无法实现为货币。在这两种不平衡的情况下,都需要通过对外贸易:前者需要进口商品,后者则需要出口剩余的商品。
四、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在分析了简单再生产以后,继续分析了扩大再生产,分析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和流通的实现条件,揭示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基本规律。
资本家在进行扩大再生产时,总是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留存下来并不消费耗尽,然后将已经转化为货币的剩余价值用于追加不变资本规模,从而扩大再生产。但是在现实中,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一方面上一年度的剩余价值并不是立即投入下一轮再生产,而是需要贮藏一段时间,从而积累到一定规模一起投放;另一方面,积累起来的已经转化为货币的剩余价值,必须能够在市场上买到生产资本的要素。
然后,马克思区分了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积累的不同。
(一)第Ⅰ部类积累
对于第Ⅰ部类,和简单再生产一样,第Ⅰ部类中的各种生产资本处于不同的执行职能时期,因此部分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货币化而贮藏起来的货币来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资本家则仍然处于货币贮藏的阶段。前一种资本家作为买者,后一种资本家作为卖者,是相互对立的。这里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即Ⅰm中A、A'、A''(不变资本不需要更新的资本家)的货币贮藏的部分的单纯的卖,和Ⅰm中B、B'、B''(不变资本需要更新的资本家)要把贮藏货币转化为追加生产资本要素的部分的单纯的买,保持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不稳定的。由于这里讨论的是第Ⅰ部类的扩大再生产,因此第Ⅰ部类的剩余产品它是用来生产Ⅰc的生产资料,而不是用来生产Ⅱc的生产资料的。
之后,马克思论述了追加第Ⅰ部类不变资本的条件。首先,追加的不变资本是由第Ⅰ部类工人创造的部分剩余产品转化来的;并且追加的不变资本的数量取决于生产规模和劳动生产率;其次,追加不变资本进行实际积累的资本家,购买生产要素的货币来源和简单再生产一样,使他们各自预付的货币,这些预付货币也会最终流回到预付人手中。但是,在扩大再生产中,第Ⅰ部类中的不同资本家(A和B)将交替地提供货币,以便使剩余产品转化为追加的潜在的货币资本,并且交替地把新形成的货币资本作为购买手段再投入流通。
(二)第Ⅱ部类积累
马克思首先分析了第Ⅱ部类积累的必要性:如果第Ⅱ部类不进行扩大再生产,则第Ⅰ部类增产的生产资料除本部类使用外的多余部分就不能实现,形成生产过剩;第Ⅰ部类扩大再生产所需追加的劳动力,不能获得必要的消费资料。Ⅰm并不是全部用来和Ⅱc交换,而是用一部分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这样Ⅱ部类的再生产就发生了困难。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在这部分,马克思首先举例说明,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年产品必须重新组合。第Ⅰ部类有余额,是构成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如果和组合b一样,Ⅰ(875v+ 875m)=Ⅱ1750c,第Ⅰ部类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
1、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第Ⅰ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补偿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后,还必须有剩余为两大部类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才能满足扩大生产的需要。即Ⅰ(c+v+m)>(Ⅰc+ Ⅱc);即Ⅰ(v+m)>Ⅱc。既然把积累作为前提,Ⅰ(v+m)就大于Ⅱc而不想简单再生产那样,和Ⅱc相等;因为1、第Ⅰ部类已经把它的一部分剩余产品并入自己的生产资本。第Ⅰ部类要用它的剩余产品,为第Ⅱ部类进行积累时所必需的不变资本提供材料。如果Ⅰ(m/x)时Ⅰm中作为第Ⅰ部类资本家的收入花掉的部分,那么Ⅰ(v+m/x)就可以等于、大于或小于Ⅱc;但是,Ⅰ(v+m/x)必须总是小于Ⅱ(c+m),其差额就是第Ⅱ部类的资本家在Ⅱm中无论如何必须由自己消费的部分。显然,Ⅰ(v+m/x)=Ⅱc,即第一例情况;若Ⅰ(v+m/x) >Ⅱc, 即第二例情况。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二: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满足两大部类工人消费和资本家消费后,还能为两大部类提供追加的生活资料,即Ⅱ(c+v+m)>Ⅰ(v+m/x)+Ⅱ(v+m/x)或Ⅰ(v+m/x)<Ⅱc。在这种情况下,第Ⅱ部类没有通过这种交换全部再生产出它的不变资本,只能通过向第Ⅰ部类购买,才能补偿这种不足。显然,由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只是通过这种购买,再生产出其原来的数量,因而不需要第Ⅱ部类可变资本进行积累。而第Ⅰ部类仅仅积累追加货币资本的那一部分资本家,却已经通过这种交换完成了这种(货币)积累的一部分。
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之一:第Ⅰ部类生产的产品实现供需平衡。Ⅰ(v+Δv+m/x)=Ⅱ(c+Δc)或者Ⅰ(c+v+m)=Ⅰ(c+Δc)+Ⅱ(c+Δc)。这意味着,第Ⅰ部类生产的产品,在价值上要与两大部类的原有不变资本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相等。在物质上,第Ⅰ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要满足两大部类对补偿生产资料和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二:Ⅱ(c+v+m)=Ⅰ(v+Δv+m/x)+Ⅱ(v+Δv+m/x)或者Ⅱ(c+m-Δv-m/x)=Ⅰ(v+Δv+m/x)这表明,第Ⅱ部类生产的产品,在价值上要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和追加可变资本,以及资本家用来个人消费的部分剩余价值之和;在物质上,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不仅要满足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需要,还要为追加工人的消费提供生活资料。
3、对流通中的货币来源的说明
流通中的货币来源有三个:(1)原始的货币源泉:第Ⅰ部类的金生产者和第Ⅱ部类的一部分进行交换的v+m,进入了第Ⅱ部类,形成新的货币贮藏。供给给第Ⅰ部类作原料的金中一部分追加到可变资本的那一部分,也会进入第Ⅱ部类,形成新的货币贮藏。(2)为了将来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交换中,两个部类都会形成一部分货币贮藏。单方面只卖不买。(3)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也是一部分处在货币积累阶段,另一部分处在实际积累阶段。一方面还处在货币贮藏,只卖不买的阶段;另一方面却已经处在实际扩大再生产,只买不卖的阶段。(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注释: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白暴力,王胜利: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巨著(二)——《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高校理论战线,2006(2)。
[4]沈斐: 《资本论》在何种意义上与我们同时代——《资本论》的方法及其当代发展,经济学家,2013(6)。
[5]颜鹏飞,马瑞:关于马克思重大理论贡献的新思考——兼评中国经济改革“指导思想转型论”,当代经济研究,2006(5)。
[6]崔巍: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理论的再认识与中国转型,甘肃理论学刊,2005(7)。
[7]余源培:《资本论》的当代意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8]赵学清:《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及其启示,当代经济研究,2007(11)。
[9]林岗: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分析范式,当代经济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