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各个国家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程度。近些年来,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迅速,带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城镇化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呼和浩特市城镇化水平的原则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在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会有所帮助,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化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关键词:呼和浩特;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城市交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rapid development today,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embodies a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Hohhot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moting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Hohhot, fou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n the basis of how to better and faster improve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Hohhot principl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such aspects as improv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n the whole city will help, Hohhot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will be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Key words: Hohhot; urbanization level; uneven development; regional differences; urban transportation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成为WTO的成员国后,我国的发展开始进入到全球范围的发展平台,各方面与国际接轨。世界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且已作为当今世界稳定快速发展的目标之一,与国际紧密联系的中国,也越来越重视城镇化进程[1]。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率截止2013年底已经达到58.57%,高于全国53.73%的平均城镇化率[2],但是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核心城市,2012年底,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22%,比整个自治区57.5%的平均城镇化率高出7.72%,这与呼和浩特市的区域特色和国家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基于上述背景,系统的研究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的发展问题[3],如城镇地区发展不平衡、缺少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顺应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城镇化发展问题,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
1 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1.1 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现状
呼和浩特管辖回民区、新城区、赛罕区、玉泉区4个区,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武川县、托克托县4个县和土默特左旗,以及4个开发区,即如意开发区、金川开发区、金桥开发区、金山开发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呼和浩特市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 475.57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2 710.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0.0%。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都实现了生产总值的增加。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4]。
1.2 呼和浩特城市交通现状
近几年,呼和浩特市正处于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159平方公里,城市道路也已形成以“八横八纵”主干道和二环路为主架构的道路网络,而且绕城高速路和呼托高速公路也正在进行建设,城市道路基础条件明显改观,道路交通环境不断优化。另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渐加强。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全市公路交通仍处于不发达状况、路网密度较低、通达深度不足。
1.3 呼和浩特城镇化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49~1960年):快速增长并伴有较大波动阶段。建国之初,由于调整了组织系统和行政区划,全市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加快,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大跃进的影响下1959年和1960年城镇发展速度较快,出现一个高峰期[5]。第二阶段(1961~1979年):稳定增长阶段。由于大跃进的后遗症,城镇化发展速度减慢,但在改革开放的引导下,全市的城镇化进程处在稳定增长时期,但增加速度较缓慢。第三阶段(1980
~2013年):快速增长阶段。改革开放后,一系列正确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业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资产的重组,影响了城镇化质量的水平。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城镇化水平,这与呼和浩特市优越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状况和正确的经济政策不可分割。
2 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现状分析
2.1 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的促进因素
(1)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成果离不开各类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2013年,呼和浩特市在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面前,进一步落实自治区的“8337”计划和党的十八大精神,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投资更多的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项目,顺应消费需求,扩大市场,与时俱进,转变各项经济发展结构,注重各类经济在发展中的不同质量与效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013年,呼和浩特市完成了约2 710.4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0%。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约134.7亿元、866.7亿元、1 708.9亿元的增加值,比2012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3%、14.5%、7.9%。一、二、三产业所占份额之比为5∶32∶63,在经济增长方面,增加值分别提供了2.3%、47.7%和50.0%的贡献率,和0.2%、4.8%和5.0%的拉动力。
呼和浩特市建国以来历年生产总值(图1),从图1中可以得出结论:1949年至1992年,各产业生产总值增加速度处于极缓慢上升时期;1992年至2000年,各产业生产总值处于较快增长时期;2000年至今,各产业生产总值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各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使全市城镇化率在内蒙古自治区排名前几位。
(2)城市设施水平的提高。呼和浩特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设施的完善有着密切的联系。表1为呼和浩特市2003~2011年城市设施水平各项指标。从表1中可以看到,只有人均生活用水量下降,其他各项指标都增加,其中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项指标接近100%,燃气普及率为92.9%,污水处理率由2003年的53.4%提高到73.4%,提高幅度显著。
(3)软实力的增强。近些年来,呼和浩特市除了注重经济、城市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在教育、医疗、科学技术、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精力,而且在各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表2所示。
这些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无形中促进了呼和浩特市城镇化的发展。
2.2 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化速度变快,城镇容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新型城镇,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于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
(1)城镇地区发展不平衡,差异过于显著。呼和浩特市整体分为回民区、新城区、赛罕区、玉泉区4个辖区和土左旗、武川县、和林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5个旗县。由于这几个区域的区域条件和经济状况等有所差异,其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表3为呼和浩特市各个区域2012年与2005年城镇化水平比较表。从表3中可以看出,4个辖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5个旗县的城镇化水平,2012年城镇化率最大差距为73.93%。4个辖区中,新城区和回民区的城镇化率要高于玉泉区和赛罕区,但是赛罕区的城镇化率增长速度最快;5个旗县中,托克托县城镇化率最高,其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年均增长率为0.91%。
(2)对交通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长远的城市交通战略规划。呼和浩特市的一些部门对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缺乏长远的城市交通战略规划,交通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另外,由于缺乏规划控制,交通布局不合理。一方面,旧城区路网不尽合理,主要体现在城市主干道布局太稀,干道之间的间距过大。同时,主干道也不连续,有断点,部分道路的通达性不强,直接造成交通拥挤,塞车现象不可避免。市内交通较多集中在大学路周围以及火车站到海亮这一段,形成严重的堵塞。长期以来,很多道路疏、窄而且等级较低,有限的建设资金常用于开辟外环路、次干道和支路的建设,城市交通过度地集中在有限的干道上,导致车辆运行不畅[6-7]。
3 促进呼和浩特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8]
基础设施建设对改善人民生活的水平、带动地区经济、促进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造城镇区位因素,补充城镇化发展内在动力。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要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各个地区的城市设施要进行完善和管理,通过加强交通建设,可以改善城镇间的联系,促进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3.2 进一步完善城乡体制
城镇化的本质是城镇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城镇质量的提高,所以城乡体制的完善对城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一个快速发展的城镇,要具备适应其发展的体制,如户籍、土地、法律、教育等制度。
3.3 理念创新
城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的理念,如创新规划理念,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创新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产业间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等。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 曹小曙.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J]. 地理研究,2003(3):22.
[3] 金凤君.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J]. 地理学报,2004,59(2):293-302.
[4] 林海英,李文龙,等. 产业转移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2014(5):75-82.
[5] 吕君,庄洪玉. 西部民族地区国内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分析[J]. 财经理论研究,2014(1):71-77.
[6] 李方正.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2014(1):1-9.
[7] 安锦. 弱势群体就业促进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2014(1):49-57.
[8] 柴国君,李丹. 内蒙古陆路口岸物流集聚区发展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2014(2):77-80.
[9] 刘丽梅,吕君. 基于价值链的文化旅游创意发展分析[J]. 财经理论研究,2013(6):88-95.
[10] 李旭. 中国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变化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2014(6):170-175.
[11] 李文龙. 呼包鄂地区旗(县、区)旅游区位条件分析及其发展潜力评价[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