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大连中联出租车公司 116013)
的哥发明家的猜想
张辉
(大连中联出租车公司 116013)
很久很久以前,在宇宙深处某个位置,许许多多我们己知和未知的“物质”抱在一起高速旋转、激烈碰撞、聚合交换着。由于向心力的作用,它们越聚越密,反应越来越强,终于等到了最后一团“物质”的回归,这个最后到齐的“家族成员”尤如“导火索”它点燃了“宇宙中心”,继而才引发了最为状观的“核爆”。
“大爆炸”将各种“东西”喷射而出,这些喷发出来大小不同,被给予动能的碎片,在爆炸初始阶段,各自距离相近,极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相互结合(如静电效应),这种再行相近的结合,是由稞粒状聚而成为质量巨大的“火球”。这种超大火球间的碰撞,其所炸出的碎片,即成为了各自的卫星。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炸的发散特性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也让如此碰撞整合,衍生了一个个相对独立而稳定的星系团队(如:太阳系、银河系等)。
大爆炸所喷射的碎片,无论其是组成“团队”、或是“天马行空”,在动能(前半程)阶段,这些星系间会渐行渐远,其星系团队少受外界干扰而结构稳定、运行平稳,此时也非常适合衍生物的生长。而在势能(后半程)阶段,这些星团会渐行渐近,还会出现再次碰撞组合,直至回到大爆炸的起点。即所谓“宇宙中心”。
宇宙中心就是一个超巨大的宇宙黑洞,是收缩的中心。它如同天体大“弹簧”。当宇宙清空,所有物质回到中心随继产生向外的膨胀力后,它同样生成了向内的反作用力。由于速度张力的存在及万有引力在空间的相互干扰和作用,继而形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扭曲波动力。使得“膨胀”的物质只能“随波逐流”不走直线,都是以旋转的方式“回程”(旋转内向力)。宇宙中心,就是宇宙旋蜗的主体(尤如我们在急流水湾中看到的,许多小旋蜗会随水流被集中到一个大的旋蜗里),在旋流巨大的向心力作用下,最终它还是要将所有白物质的星系团、以及收缩了的黑物质,小的“黑洞”统统“收网”。其看似“结束”,而再一次“开始”的“大爆炸”又将发生。
宇宙的历史,概括的说,就是膨胀和收缩、再膨胀再收缩的过程。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图1
在宇宙进程中,无论是被“整合”的星系团,还是独立地、没有被整合的个体,在宇宙巨大的旋蜗中,它们都会按照自身所得到的能量,做着大小不同的抛物线运动。这个抛物线的距离多少,与其在爆炸初始中,所获得动能的多少,成等量正比。故,有所长亦有所短。每圈行程速度的不同、时间的不同、距离的不同,却都在宇宙大的旋流中一同运行,势必造成多项交叉和碰撞。星球间运动,不仅会遭遇星球碰撞抛出的流星,而作为处在“大爆炸”外出发散期的星团,也会遭遇“返程回收期”星体的碰撞。所以,当大多数星系团都借势返回时,空间必将越收越密,碰撞也会越来越多,破坏力同样越来越大,甚至是毁灭性的。
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爆炸物”,都处于向宇宙边缘运动的发散时期,此阶段星系团间互不干涉、相对稳定,条件允许的星球,正值衍生物的生长繁荣。但少数星球也会遭遇再次撞击分裂而出的物体一一流星、及“返程”爆炸物。虽然绝大多数“遭遇战”不是致命的,但对撞击星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6500万年前,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距离,比现在短,运行速度比现在慢,地球的自转速度比现在快。那时,地球的大气层完整而厚实,虽因距太阳较近,但在大气层的隔辐射作用下,获得的阳光温度更加温暖而舒缓。既使处于光背面的“夜晚”,地球表面的保暖温度也不比“白天”下降很多,其光合作用也更加充分,由于太阳光始终直射地球赤道,热源稳定,全球绝大部分地区,气候稳定。没有严寒酷暑,没有“春夏秋冬”。陆地表面植被茂密,湿润、富氧,“温室”效应明显。如此环境,也促进了生物生长的“热放大”,在食物链的顶端,才造就了身躯庞大的巨型动物——恐龙。
恐龙时期,由于月球绕地球轨道接近于圆形,恐龙所看到的月亮不会有直径上的差别。每日潮汐也很平稳。
然而有一天,一切却发生了改变。一个直径10km的行星与地球发生了碰撞。其虽与地球运动方向相同,但此小行星,系44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最外层的碎块。其弹性运动速度,远超较大的星系团队。远超随太阳系整体而运动的地球速度,加之其在进入地球轨道时,地球对它产生的引力加速度,使得双方吸附效果明显,撞击动能巨大。这次撞击,是地球地表冷却后,至今最为严重的一次,其能量达到2042×10^25焦耳,一度致直径200km范围内,地球的地表液化。全球绝大部分繁衍生物灭绝(除水生生物外)。这个威力相当于广岛和长崎原子弹100亿倍的撞击动能,对地球影响很大。因其撞地时的着地点是在赤道北极一方(今墨西哥),它导致了固态化地球所显现的南北极垂线、与太阳形成的90度直角发生了仰角倾斜。其对地球顺势冲撞所产生的加速度(a),助推地球冲到了更长、更快的运行轨道。这既延长了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周长(L)距离,又提高了地球公转的轨道运动速度(V),使地球从6500万年前的轨道“第一速度”,提高至现在绕太阳轨道的“第二速度”,同时,由于与太阳的直线距离拉长,也降低了地球的感觉温度。即:将地球从碰撞前的“热带”轨道,撞到了如今的“温带”轨道。这次撞击,对月球而言,也有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地球这个主动轮(范围引力中心)位置的瞬间位移,还导致了从动的月球轨道发生了变形。由之前近似圆,改变成现在的椭圆。即:我们今天能看到大、小更加明显的“月亮”(因为月球自身未有动能追加,其轨道周长L无论形状怎样,距离都是相同的)。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撞地小行星飞近时,地球和其卫星月球一左一右正处于其可见前方,它虽被质量大的地球吸引,但月球对它产生的引力,也导致了它发生了直线偏差。当撞地时,也才未直击地球中心,从而“斜坡效应”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因此,只是撞歪了地球,否则其碰撞会更加聚裂。如果将小行星撞歪地球所分散作用的次能量,再与碰撞时,大部分作用在推动了地球直线向前运动的主能量聚合叠加,那会将地球助推更远,若推入月球轨道,地球就会与月球相撞。若推出地球同月球间的引力范围,就会导致地球失去“控制”月球,月球就会绕太阳公转,成为另一个行星。此外,太阳和行星能够客观存在、平稳运行,其间的直线距离点(轨道),就是各自引力的平衡区域。行星与太阳距离越近,受到的引力越大。行星若在轨道上平稳运行,必须增加自身相应的引力量做平衡。行星与太阳越近,其轨道周长就越短,运行速度就越慢。行星速度越慢,产生的,其中与太阳引力做平衡的离心力就越小。行星的离心力越小,行星为了补充与太阳的平衡拉力(引力)总量,必须提高自转速度。反之,距离太阳越远,离心力增加,自转速度就会降低(减少对应的平衡引力)。而地球位置及自转速度的变化会直接引响大气层的存在。大气层作为地球最外层的物质,受到质量引力、离心力和电磁力的双重作用。地球到了距太阳远些更快的轨道后,由于离心力在轨道平衡引力的比重增加,会调整放缓自转速度,调整结构以减少“自产”引力。地球自转速度的放缓,磁生电、电生磁就会减弱,导致引力(静电力)下降,而失去对自身最外层物质(大气层)的引力作用,使部分或全部大气层脱离。而地球大气层的稀薄,温室效应会降低,太阳光穿透力强,辐射强。使直射地偏热、地球阴暗处偏冷,昼夜温差加大,加之太阳光直射点的来回摆动,产生冷热对流加剧。所以,今天地球运行的轨道,所对应的自然环境温和度明显“恶劣”于碰撞之前(恐龙时期)。由此可见,距离太阳的远近,又与大气层厚度密切相关,与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表面物质允许大气层生成的星球中,距离“太阳”中心越近,大气层就越厚(如金星),距离增加,大气层减少(象地球),距离更远,大气层就会全部脱离(同火星。所以,地球人梦想去火星不带氧生活,也只是`马蝎耳计划),那会导致所有生物的灭绝。
综上所述,6500万年前发生的行星碰撞地球事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顺势助推地球进入了人类生存环境适宜的轨道,它消灭了食物链顶端的霸主—一恐龙,使“控制了”地球生物一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结束,更是人类时代的开始。正是这个撞地小行星(因其处于宇宙边缘,与地球非同生带),为地球撞入了新的元素,它将生命洒向了“世界”各地。而这些属于人类及现代物种的生命“新元素”,则是衍生、激发和创造人类等物种组织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因此,这个撞地小行星,就是现代人类及现代物种的大救星。
图2
K825.38
A
1004-7344(2016)08-0312-02
20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