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博华 张 敏
纵横毫端写春秋
——中青年实力派书法家李京江的多味人生
文/闫博华 张 敏
李京江,1968年出生于山东青岛,先后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青岛市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院院士、中视频道书画院院士、北京三希堂艺术院高级书法师、副院长,中国魏碑书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南海国礼中心“国礼艺术家”。
李京江自幼酷爱书法,主习欧阳询楷体,兼习王羲之、米芾、赵孟頫、成亲王、黄自元等名家诸体,尤善欧楷和赵行,对当代楷书大家田英章老师的书法情有独钟,悉心揣摩,并融汇众家之精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写风格,其用笔稳健平实,笔力遒劲,结构严谨,笔画圆润,结构平稳之中寓险奇,清秀之中带刚劲,是一位坚持正统、强调功力的优秀青年书法爱好者。
自2000年至今,多次应邀参加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等组织的全国性书展、比赛,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内外奖项,作品被收录《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典藏》。2015年作品选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纪念邮票、邮册。2015年12月应邀接受CCTV《艺苑相约》栏目书法名家专访。
2016年荣获CCTV“感恩中国·幸福一家”春节联欢晚会特别推介书法家,并被授予“爱心书法家”称号。2016年4月作为书法家代表应邀参加中埃文化艺术交流周活动,2016年5月入选中国企业报道推荐的“当代百佳书画名家”。作品被俄罗斯、韩国、日本、埃及、新加坡等国驻华大使及国内外学者和友人收藏。
作为青岛飞龙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平度市引黄济青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的总经理,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热衷于公益活动,奔走于各种社交场所,参与慈善捐助、接受媒体采访,他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社会活动家;他是一位农民,带领众多农民书画爱好者成立了首家农民书画研究会;他爱好收藏,又被中国收藏家协会邀请为会员……这就是李京江,一位睿智而谦逊的中青年实力派书法家。他拥有众多身份标签以及光环,但他更希望自己作为一个书家,在书与墨中品味不一样的人生真谛。
在中埃建交60周年的一次外交活动上,有幸与李京江老师短暂交流,便被他成熟的思想、渊博的学识、豁达的胸怀和随遇而适的生活态度,牢牢地吸引。通过对其艺术作品的不断品读、感知与神会,深感京江先生在书法艺术方面高深的造诣和个人极高的艺术修养。他那谦虚温和、诚信刚正、宽容厚德的秉性也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唯有用心才能有所成,要想在书法之路上走得更远更久,只有悟性远远不够,“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京江深知要成大器不仅需要经历,需要感悟,更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才能完成那凤凰涅槃的惊天一舞。因此,他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也坚持每天练字,30年如一日,有时一写就是大半夜,甚至废寝忘食。
京江先生敦厚朴实,谦虚沉稳,属于那种张弛有度,有着理性思维的书法家。俗话说“心正则笔正”,纵观他的作品无论是从笔法、墨法、章法来看,还是从结字、线条的质量来看,都是非常清整、温润、闲雅,落笔坦荡,直抒胸臆。挂壁细观,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点画丰腴而不臃滞,劲拔而不蒿寒,简繁得宜,自然天成,具有“清馨出尘妙香远”、“天机流露出精神”的艺术效果。
京江先生自认悟性低不聪敏,但他却勤勉,善思考,既不满足于传统,又不求同于今人。故其字古意盎然,舒展大方,用笔端庄,结构严谨,动中有静,稳中有险,传统与功力结合,自成一体。
“雨露不滋无本草,风云只化有鳞鱼”。书法讲究法度,每个书法家要想走向成功,第一步无疑必须多临书。临书就是运用他人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人的实践成果,使自己在习书时少走弯路。而临书并不是简单地照葫芦画瓢,而是要将书体的气息、意象、内蕴,结合书者的知识、修养、素质等优秀品质,经过自己的意识加工和切身体悟,化为自己的功力。深谙此理的京江先生工作之余,始终抱着一种朝圣的心态临帖摹写。他融古铸今,既遵循古法,又力求出新,灵活地将“临”与“创”有机结合,把临作为入道的基础,把创作当成出道的起点,在临中创,在创中临,临不死守,创不越道。就这样他先后对蔡邕的飞白笔法、王羲之的“内”笔法、王献之的外拓笔法、颜真卿的“屋漏痕”笔法等心慕手追,一一进行了反复研习。无怪乎,他的书法相比其他书家更多一份神韵,凝结了浓厚的传统气息,浸淫了明显的法古之象,透析出动人的典雅美韵。
京江先生以楷书、行书为主,兼及草书。他的楷书以欧阳询为固本,汲取颜的筋脉、柳的挺拔、赵的端雅;他的行书,取法于王羲之、赵孟頫的精要,融王的清刚秀润、赵的辗转舒放为一体。读他的作品,很直接便可知他在书法艺术中的浑厚功底。其作品笔墨生动,形神兼备,信手拈来,气势豪放,风格独特,自成佳构,独树一帜。李京江的书法有两个明显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其楷书寓动于静;另一是其行书寓静于动。这对于一个中青年书法家来讲,确实难能可贵。古人云:“凡书通则变,若执法不变是为书奴。”书法艺术是中国几千年独有的传统文化,必先承继,然后出新,是为通变。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基于传统,此乃书法之正途。京江是深谙个中理数的。所以他的书法师古人,又能结合现代文化语境和审美观,入古出新,写出自我,自成格局,呈现一种独特的艺术风采。
经历了“夜阑逸兴写兰亭,仿虎摩龙学圣人。临罢斯文三百字,池头洗砚听鸡鸣”之勤苦的京江先生,正值人生的黄金时节,书法艺术日臻成熟,经常被邀请书写于牌匾、招牌、石刻,成为了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京江先生性情虽沉稳低调,却喜欢交友,常约三五知己谈书论道,不亦乐乎。凡与京江先生相处者皆为其幽默、风趣、机敏的“雷人”语言击节称赏。他敦厚谦和,乐善好施的品行有口皆碑。在任青岛市飞龙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前,京江先生曾在教育系统和政府机关任职,在担任领导岗位时,他虽深感重任在肩,却也敬业乐群。工作认真负责,上不以逢迎,下不以傲倨。据于德、游于艺的京江先生用自己的生存姿态与为艺精神影响着身边人。
京江先生为人真诚,朴实,工作之余他把几乎所有的精力与心思都扑在了书法研究上。他守承诺,重情义,骨子里透着山东人的豪爽与不羁。他认为从事书法要注意“双重”:即重书品,更重人品;要做到“三靠”:成长靠努力、成名靠机遇、成家靠修养;要有“两功”、“两气”、“两缘”:即字内功、字外功;金石气、书卷气;字缘和人缘。
清代刘熙载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京江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功和造诣,他谦虚地说主要得益于有个稳定的工作,安逸的环境,但循着他学书求艺走过的路,看看他的为人处世,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成功与造诣,得益于他的勤奋不辍,也得益于他为人豁达,淡泊明志。
某种意义上讲,书法体现着人的生命意识、精神人格和审美心态,是书家阅历、素养、生活激情的自然具象化。没有大智慧、大气象、大格局的胸襟,没有灵气、悟性的禀赋和仁爱的通透之心,终难成大家。京江遍阅古今碑帖,参透文字奥秘,得以探骊得珠,登堂入室,真正领悟了书法经典艺术的真谛。最令人佩服的首推其楷书,清秀典雅中见淳朴,恣肆淋漓、痛快畅达中见内敛,朴拙中见筋骨,自然率意中露幽默,墨笔纷披,云烟满纸,尽显书者文采风流。
朴华兼容,俊雅宏达。京江先生将艺术家的主观世界与对象的客观世界融合了起来。至此,书法便不再仅仅是再现或表现,而是一种“体验”,以他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语言拙朴生雅、涉笔成趣。
京江先生曾多次赴京进修。在进修期间得到了殴阳中石、田英章、杨再春、翟鑫等前辈的指导与点拨。书法大家关于书法艺术的真知灼见与专业素养,让京江先生受益匪浅,也为其书法探索与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与学养。观近期之作品,清秀典雅中见筋骨,自然率意中露幽默,墨笔纷披,云烟满纸,尽显书者文采风流。还是陆游说得好,“引杯快似黄河泻,落笔声如白雨来。”这可用来对京江先生书法艺术做最真实的写照。
京江先生凭着潜心于书法艺术的执著与灵性,研习楷、行、草等多种书体三十余载,博采众家之长,师古而不泥古,用心揣摩,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作品多次在全国书画展中获奖并在专业报刊杂志上刊登,多幅作品被国务院、文化部和中国书画院作为礼品馈赠国际友人。
“谁言诗到苏黄尽,万里南行眼界宽”。京江先生正值盛年,也是艺术创作的最佳时期,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在洗尽铅华的朴素中,将会赓续人文传统,渐显文化大家的气象。
ZONGHENGHAODUANXIECHUNQ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