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红霞,王长征,高连生,郝树森,常 宁,张丽英,杨晓玲,白伟娜,李 军,綦 航,赵 静,李 敏,马娟春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脑生理联合超声波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康红霞,王长征,高连生,郝树森,常宁,张丽英,杨晓玲,白伟娜,李军,綦航,赵静,李敏,马娟春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摘要]目的探讨脑生理联合超声波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浆溶血磷脂酸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500 mL+银杏达莫30 mL静滴及常规降颅压、抗自由基、改善细胞代谢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用超声波联合脑生理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患者住院时间、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脑生理联合超声波及低分子肝素对脑梗死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脑梗死;低分子肝素;超声波;脑生理治疗;溶血磷脂酸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类脑部疾病,其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1]。脑梗死是由于血管壁局部的病变导致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的缺氧、缺血而引起的细胞死亡,其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是因脑部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笔者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探讨脑生理治疗、低分子肝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上述时期我院内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临床检查、脑CT检查后确诊,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本身患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对低分子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注射液中任何赋形剂过敏者;有使用低分子肝素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病史者;近期服用乙酰水杨酸、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右旋糖酐及噻氯匹啶者;正处于妊娠及哺乳期者;对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过敏者;耳源性眩晕者;椎动脉型颈椎病者;进行免疫接种、外伤者,近期有感染性疾病和发热者,颅内出血、肿瘤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47~75(60.67±7.79)岁;病程2~13(8.69±2.47)d。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5~75(60.35±8.54)岁;病程3~15(9.94±2.77)d。2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500 mL+银杏达莫30 mL静滴及常规降颅压、抗自由基、改善细胞代谢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生理治疗机联合低分子肝素、超声波治疗。低分子肝素5 000 IU脐下部周围区域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脑生理治疗采用SK-A型磁治疗机(北京清大德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次/d;超声波治疗采用深圳市圣祥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838B-M-C超声波血管治疗仪,作用在靶点部位,能量1.5 W,20 min/d,14 d为1个疗程。
1.3观察项目①患者住院时间。②全部病例于8:00空腹采取肘静脉血4 mL,置于特殊抗凝管中,于30 min内离心分离血浆,取上层的血浆1 mL测定溶血磷脂酸(LPA)。LPA、AP套装盒来自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公司提供,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公司)的说明操作。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率为60%~10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率为30%~59%,生活能力0~3级;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率小于30%,生活能力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版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住院(8.69±2.47)d,对照组住院(9.94±2.77)d,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32组治疗前后LPA水平改变情况比较治疗后2组LP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L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LPA水平比较
2.4安全性分析2组治疗后体温、血压、心率、呼吸无明显变化;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心电图未见异常,皮肤黏膜、内脏未见出血。2组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讨论
脑梗死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脑血栓、脑栓塞等,是临床常见的脑部急性病症之一。脑梗死的发生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壁的自身改变及血液的理化特性等原因相互作用有关。急性脑梗死时凝血因子被释放,增加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水平,从而激活凝血因子X,使得脑供血动脉血管内的血液凝固[2-3]。另一主要原因为动脉管壁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造成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发生急性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脑梗死[4]。脑梗死的致残率、致死率极高,容易复发,病死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脑梗死的治疗一直是神经内科研究、关注的重点,正确、及时地处理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
脑梗死的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的快速聚集形成了动脉血栓,血栓为血管内不稳定的斑块,炎症、栓子、损伤等引发的脑组织局部的急性缺血,从而导致脑组织发生坏死和软化,导致了脑梗死的形成。因此,挽救脑部的半暗带区,并及时恢复脑部的血流,减少脑细胞的缺氧及缺血,为治疗脑梗死的关键。同时,针对脑梗死的病理以及生理等多个环节,及时对症治疗,例如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凝集等[6],及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施救。
本研究观察组在0.9%氯化钠溶液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及脑生理治疗,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缺血半暗带区,改善脑部供血,尽快恢复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低分子肝素是从肝素中分离出来的分子量较小的片段,具有较强的抗因子Xa活性及较弱的抗因子Ⅱa 作用[7-8],可抗血栓形成,由有抗凝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可阻止脑梗死进一步形成和扩大,维持血液正常流动,抑制血栓的形成,同时减少患者的出血倾向。增进病灶周围侧支循环的建立,以缩短脑梗死的疗程,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脑梗死的复发,降低致残率[9]。低分子肝素可修复受损脑细胞,将血栓再次形成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再次堵塞血管,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保证了患者脑血流的供应,改善了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了脑细胞生理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品质。低分子肝素还能对形成的血栓溶解有协同作用[10]。低分子肝素可显著促进患者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出纤维蛋白溶解酶,显著缩短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存在较强的抗血栓作用。低分子肝素在抗凝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出血的风险,其皮下注射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低分子肝素半衰期长,不易引起自发性出血,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无明显毒副作用,更加安全和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脑生理治疗机是通过头部治疗体输出特定的、规律性的负极性交变电场,该物理因子能够透过颅骨屏障,直接作用于脑细胞和脑血管,从而促进细胞分子水平的离子运动,可改善并增强脑细胞生理代谢功能,促进脑功能的实质性改善,增加受损细胞的可复性,改善脑功能。同时,脑生理治疗机还可改善脑梗死病灶区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改善脑部供血。脑生理治疗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可为脑梗死改善预后提供基础保证。超声波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手段,主要通过机械、温热效应和理化效应发挥其治疗作用。超声波产生的高频震荡及机械振动可对血液中各种有形成分产生细微的按摩作用,从而充分暴露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位点,加速生物酶与纤维蛋白结合,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并改善细胞膜通透性,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有利于细胞功能的恢复;还能通过促进血液各种成分的碰撞而使血管内产生微热,进而增加血流速度,改善脑部血供,解除脑部血管痉挛,促进脑部水肿的吸收,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LPA是目前发现的最小而且结构最简单的一种水溶性甘油磷脂,同时也是血清中正常成分之一。作为各细胞间的磷脂信使,可以激活G蛋白耦联受体,进而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与心脑血管密切相关的分子家族。健康人血浆中LPA浓度很低,或检测不到。活化的血小板是LPA主要来源之一。血液LPA的其他来源:其他血细胞(包括炎症细胞)、低密度脂蛋白、氧化LDL等。其在心脑血管病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近年研究发现,在凝血过程中活化的血小板产生LPA,LPA可进一步促进血小板聚集;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浆LPA浓度为2.9 μmol/L以内,是血浆正常成分,其具有加速纤维帽的降解以及斑块的破裂,从而诱发血栓性疾病[11],临床研究证实,LPA作为一种炎症反应递质,从多方面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形成。LPA与血小板活化及聚集、血浆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管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加与破裂、血栓的形成等均具有极其密切的相关性,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破裂的基础。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斑块LPA位于脂质核心,可导致栓子脱落,进一步形成栓子; LPA可导致ET-1的释放,ET-1是增强收缩血管的物质,可形成脑血管痉挛,导致组织缺氧,可进一步发展为脑血栓形成。脑梗死中的心源性栓塞型,栓子大多数来自左心。近年的研究表明,人类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栓子处于一种“形成—溶解—形成”的动态过程中,造成栓子不断形成并脱落,血小板反复被活化,进而心源性栓塞病例中血浆LPA含量达到最高。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LDL发生氧化,氧化过程中可进一步产生大量的LPA,从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的血浆LPA也显著升高。因此,可以认为:LPA是脑血栓形成的最早期所产生和释放的分子标志物,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指标,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LPA越高,形成血栓的倾向越重。因此,早期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改善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早期开展LPA的监测,也可以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低分子肝素联合脑生理治疗可对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起很大作用,可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恢复脑部的血流,改善脑功能的缺损,二者联合应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丹波,刘建军. 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86-3087
[2]顾昊,张颖冬,徐俊,等. 凝血相关因子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2010,16(6):250-251;258
[3]Spads RS,Toscano G. Ischemic strokc and fibrinogen in the elderly[J]. Arch Gerontol Geriatr,2004,9(Suppl):403-406
[4]刘洪军. 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5-116
[5]管录宇.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94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8):155-156
[6]李惠民.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1,26(10):1234-1235
[7]洪梅. 急性脑梗死的抗凝治疗与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81-82
[8]冼煜,陈俊抛. 血浆纤维蛋白原对老年急性脑梗死TOAST 分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0):1204-1206
[9]任翔,杨杰.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0):9-11
[10] 王承志. 益气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J]. 中医学报,2014,29(1):110-112
[11] 王志晔,张作念,顾伟,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 中国医药,2010,5(2):117-118
[基金项目]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3146067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21.013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21-2321-03
[收稿日期]2015-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