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久存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高职院校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可行性研究
宋久存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体育百花园中的一簇珍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伴随着各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社会进步而代代相传,她凝聚了我国各个民族先人们的智慧,是见证各民族发展历程的活化石,在学校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内涵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决定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态度以及参与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在高职院校中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义重大。
1.1研究对象
高职院校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可行性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课题组成员查阅了大量的校园体育文化方面的期刊、杂志、电子书籍等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
1.2.2 访谈法 课题组成员走访了部分高职院校的有关专家,咨询辽宁省大多数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的硬件条件与学生的配比情况,以及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职院校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意见和建议。
1.2.3 问卷调查法 以辽宁省锦州师专、铁岭师专、抚顺师专、朝阳师专、辽宁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葫芦岛船舶职业技术学院11所高等职业学校的870名学生和110名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965份,回收率为87.7%,有效问卷870份,有效率为90.2%。面向辽宁省12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1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100%。
1.2.4 数据统计法 采用 EXCEL进行分析处理,以百分比和柱形图表示。
2.1高职院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认知度
表1 高职院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认知情况调查
表1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了解认知情况表现良好。学生在对“民族传统体育重要性”的认知方面,完全认可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学生占70.9%,一般认可的学生占25.1%,认为其不适合在学校开展的仅占4.0%。这说明民族传统体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学生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方面也是比较乐观的,选择了解“太极拳、空竹、珍珠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生占66.4%;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应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占70.1%;认为“学校在学生群体活动中完全可行,选择应重视开展“民族健身操、民族体育项目趣味比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竞赛”的学生占59.0%;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有健身价值之外,还具有文化传播价值、教育价值”的学生占62.0%;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团结协作、培养意志等方面具有价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的学生占57.8%,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能有上述促进作用的学生不足8.0%。在“民族传统体育喜欢程度”方面,不喜欢民族体育的学生仅占6.5%。在“体育感兴趣”方面,仅有4.9%的学生不感兴趣,35.2%的学生感兴趣程度一般,这部分学生受抑于不十分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如果将那些竞技性、益智性、趣味性、观赏性、集体性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势必会加速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这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硬件条件
场地器材设施是学校保障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硬件条件之一,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保障。体育项目是开展体育活动的载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是不需要特殊场地、多数项目简单易学、器材可自制,亦可与现有的体育器材共享。
调查显示:有体育场馆的学校占69.1%,有体育器材的学校占72.4%;学校现有的体育场馆能满足运动需要的学生有60.4%,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能满足学生运动需要的学生有61.3%。这些数据表明辽宁省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物质条件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有部分高职院校还不能满足学生运动的需要,还需加大体育场馆、器材的建设力度,改善条件不足的状况,满足学生运动需要的局面。
2.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制度
表2 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管理制度情况
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知识技能具有的民族特色,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必要条件,学校制订支持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证。一个有效的、创新的激励制度,不仅有利于教师业务水的提高,还能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有效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能够成为增强教师团队的发展动力。
表2显示:辽宁省高职院校都提出了校内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管理制度,如支持教师参加培训、鼓励校、系、班在校园文体活动中积极申报计划、开设武术或太极拳等课程。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经费管理制度方面:50%的学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66.7%的学校在规划校本课题时,有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活动、文化研究立项供教师选择; 100%的学校有讲授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管理制度,排入课表、明确授课人员、授课内容、授课时数、考核评价标准等;50%的学校有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的计划,主要有太极拳、太极扇、跳绳、板鞋竞速等项目;100%的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安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述知识,学生能够从产生、内容、分类、发展、人文、历史、地域等多角度深入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文化;83.3%的学校在体育课教学项目设置中至少开设一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并且明确考核成绩纳入学期总成绩之中;100%的学校对体育场地器材有管理的相关规定。
3.1结论
3.1.1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认知、项目了解、兴趣吸引、学习态度将直接影响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结果显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较广泛的认知能力,在认知深度和认知意义方面有所不足,对群体性活动、趣味性活动和健身价值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尤为喜欢,可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职院校开展具有广阔的舞台。
3.1.2 目前辽宁省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民族传统体育硬件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参与运动需要,同时对于少数缺少体育场馆和运动器材学校,要加大投入,改变现有硬件条件不足的状况,提供满足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需要的基本条件。3.1.3 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管理制度情况基本完善,有一部分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使更多的教师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技能,以便适应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文化活动的需要,学校应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竞赛活动、知识讲座等形式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2建议
3.2.1 拓宽开展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端正体育学习的态度。充分发挥各高等职业学校校园广播的传播作用,营造良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通过体育社团、协会、俱乐部等第二课堂,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增加学生的锻炼机会。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广泛开展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创建民族体育博客,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本知识、实践活动等方面讨论活动及组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微课比赛,拓宽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展示的空间。
3.2.2 政府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条件。学校方面,应该合理开发并充分利用现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源,保证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大力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竞赛活动、展示活动,使之成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技能,使更多学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普及传承,为提高民族健康水平、实现全民小康提供保障。
3.2.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更多的教师学习和掌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技能,完善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在课程设置与改革、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等多渠道鼓励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与实践,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3.2.4 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管理,配置必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器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3.2.5 高职院校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工作中,要注重结合学校实际,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健身功能、育人功能,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学生职业发展服务。同时还要大胆实践与创新,使更多的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后,能够将所学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念、知识技能、健身方法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继续传承,进而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在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国民族文化与世界交流中产生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覃秀松.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1]体育科技,2008,29(2).
[2]黄友军.关于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思考[1]教育与职业,2007(7).
[3]熊茂湘.转型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4]郭赤环,赵建林.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1]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7-017-03
收稿日期:2016-05-27
基金项目: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课题(编号:W20133322)。
作者简介:宋久存,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