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亮生
潜能,就像深埋地下的巨大金矿。关于一个人能力的利用率,有人对此做过粗略估计,社会人力资源去掉老人儿童、在校学生和闲散失业人员,大约只有一半人有幸加入社会生产力中来,而这些在岗人员又只有1/2的能力被利用,经这一去除“两个一半”,人将近有3/4的潜能在沉睡,显然,这是巨大的浪费。
当一个人的潜能利用不足,将可能导致这个人的退化。打个比方说,一台100W的电视机,电压不足,看去图像色彩不清晰,听上去声音微小,还会导致这台电视机提早结束寿命;一辆摩托车,点火时间偏移,化油器供油变大,不完全燃烧的尾气浓烟滚滚,车子的功率将减半,而且容易损伤发动机。同理,一个本来一天可以加工100个零件的车工,只做50个,也会助长他的惰性,导致技能衰退,以后可能连50个也做不了。
当人的潜能过分剩余时,反而进入了疲劳状态。电视机会短命,摩托车会早报废,人也会过早地衰老。因为缺少活力、激情,人可能滋长惰性、素质下降、未老先衰。企业挖掘员工的潜能,势在必行。
通常,企业分配岗位工作大约只给1/2的工作量,另一半的工作有待于被授权者潜能的自我释放,通过自身努力和打拼来完成。“留有余地”是因为分派任务不宜太重,否则,在潜能尚未开发出来的时候,承受力差的人可能吃不消,因不堪重负被压垮累倒。因此,分派给员工的工作量留有余地,是要企业和员工双方配合,在未来的日子里循序渐进地安全释放。
然而,挖掘员工另外一半潜能并不容易,弄不好也可能把一个员工从潜能剩余的疲劳状态推向另一种超负荷的劳累状态。实践证明,靠强制手段施加工作压力和提高劳动强度都很难释放员工的潜能,“只要马快跑,不给马吃草”只能使马儿累得趴下,“要给马吃饱,马儿才能快跑”的道理连过去的财主都深谙其道,他们雇人要先看应聘者一顿能不能吃,能吃的应聘者才要录取。
与其让员工混口饭吃,不如加大激励机制,让他们吃得饱、吃得香,当企业真正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给足报酬,并做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时,员工将会自觉主动地释放另外1/2潜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这笔账粗略一算,真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