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龙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7-000-02
摘 要 201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华全国总工会也转发了该意见,号召各级工会学习。在企业工会建设方面,国有企业由先天优势。本文从国有企业工会出发,探讨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如何在企业中发挥工会作用,提出工作建议,同时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借鉴。
关键词 企业 工会 建设
一、背景
2014年12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提出“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更为重要和紧迫,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2015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这在我党过往的94年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发[2015]4号,以下简称《意见》)也随之印发。
《意见》发布后,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各群团组织均组织了学习。就企业而言,国有企业在工会建设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本文从国有企业工会出发,探讨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同时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借鉴。
二、国有企业工会现状
国有企业工会一般均成立工会委员会,工会主席为公司班子成员。工会委员会下设职能机构,如工会办公室。在企业内部,同时还设立工会小组或者二级工会(分工会)等,形成多级结构。
在人员编制上,只有工会的职能机构设立专门的工会工作人员岗位,一般为工会办负责人或者工会干事。其他工会工作人员均为兼职,比如分工会委员等。考虑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业,工会的职能机构人员编制较少,约为企业人数的3%,最少2~3人。
实际上,工会承担的职责非常多,在《工会章程》章程中明确了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基本任务,针对企业单位,主要内容包括: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和其他形式,参加本单位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等活动,评选先进生产(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监督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依法参与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调查处理;维护女职工的特殊利益;搞好工会组织建设,健全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
上述这些职能,从各省总工会的机构设置就能看出,对应的有宣传教育部、经济技术部、民主管理部等等。这些部门举办的会议、组织的活动、发出的文件等,最终到企业工会,都汇集到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人手中。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因此,基层企业工会要想充分行使职能,就必须依托基层工会甚至是部分职能部门的力量。
国有企业中,一般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设有安全质监部门、劳动防护部门、培训部门等,这些部门承担一定的工会任务,分担了工会委员会一部分的责任,节省了工会职能部门的人力、物力,对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帮助。
三、提升措施
中央发布了《意见》后,对工会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鞭策。企业基层工会如何贯彻落实《意见》,如何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升思想认识,去除“四化”
《意见》中明确指出,“群团组织基层基础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够” 等多项问题。对文件的解读,就是群团工作面临的“四化”问题——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如何去除“四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党委要发挥主体作用,坚持党对工会的统一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企业党委在每届任期内至少召开一次专门的群团工作会议,并定期听取公司工会工作汇报,每年都要专题研究群团工作。企业还要建立党委群团工作考核制度,把群团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党委领导班子和分管负责同志工作的重要内容。有的国有企业对群团工作建设有相应的考核制度,大部分企业内部对于工会工作的考核仍以行政为主,要改变这种局面,把群团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板块,从党委的主体责任层面来管理,并进行考核。
2.企业工会要组织或者参与各基层党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活动,抓好抓实,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企业工会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可以利用现有的载体(报刊、海报、宣传栏等),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群众性实践。同时,公司工会要大力倡导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人阶级伟大品格,选树劳模、尊重劳模、宣传劳模,增强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劳动最光荣的新风尚,积极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
3.企业工会要更接地气,深入群众中去,摆脱机关化、行政化的腐朽思想,工会职能部门不仅仅是企业的组成环节,更是职工权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当前企业工会工作者坐在办公室的时间多,下到基层、下到一线的时间少,听领导的讲话多,听职工的倾诉少。工会组织的活动,文体活动类似娱乐类的较多,真正惠及公司中心任务、惠及企业发展的,反倒投入精力少。因此,工会工作者要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中去,要让职工感受到工会的存在,感受到工会的温暖,理解工会工作的实质,同时相信工会工作者,主动向工会倾诉。另外,工会组织的活动,要摆脱娱乐化、贵族化的倾向,要从全体职工都能参与都能受益的角度出发,要紧紧围绕企业实际来开展,有意义、有价值。
(二)完善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基层组织是做好群团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相对于共青团,工会基层组织较为稳定。企业工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组织建设,如果企业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以有利于工会工作开展为原则建设下一级组织(如分工会或者工会小组),可以根据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也可以创新式的根据办公地点、住宿区域等划分。
通过完善组织建设,夯实工会的基层基础。可以通过基层组织,实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兼职工会干部的优势,行使企业专职工会干事无法兼顾的职责,如班组化建设和考核、职业病防治及劳动保护监督、协调劳动关系调解劳动争议,以及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等活动。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制度建设要到位,要成体系。
(三)改进作风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作风建设是工会最直观的表现,具体的形式就是组织活动。《意见》中明确提出,群团组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于企业工会来说,就是要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团结动员所联系群众完成企业党委和行政提出的中心任务。
工会自有品牌“安康杯”,工会自有活动如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是工会围绕中心工作的传统方式。除此之外,企业工会要积极发动群众干事创业,积极把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把工人阶级主力军转化为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时,积极主动宣传改革和依法治国,组织引导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促进形成最广泛的合力。
(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意见》中也对此提出明确要求。相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在服务群众工作方面投入更大,如建设职代会提案委员会,收集职工的诉求并予以处理;在职工生日以及法定节假日发放慰问品,让职工感受工会的温暖;对职工伤病进行慰问,补助救助困难职工等。但是,以往的工作离职工的期望值仍有差距,所以企业工会要更接地气,积极倾听群众呼声,积极收集群众意愿,思想引导疏导的同时,在合理可行的范围内,积极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增强企业工会的影响力。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现人力保障
工会工作主要是面向职工、面向群众,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干部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开展好工会工作,干部队伍是保障。《意见》中对群团干部的选拔任用提出要求,同时明确廉政建设和培训、考核体系建设,重视群团干部队伍建设。
现实中,企业工会干部仍以兼职为主。因此,选好、用好兼职工会干部是企业工会工作关键的一环。企业工会在干部队伍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基层工会小组(二级工会或者分工会)兼职干部的人选管理,在各级工会组织换届时,主动与各党支部、各行政部门沟通,主动了解各分工会人员情况,征求群众意见,推荐符合条件的人选进入工会兼职干部候选名单;二是加强工会兼职干部的培训,对于新任工会干部,每年定期组织培训,从理论到工作技能,全面提升工会兼职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为更好的开展工会工作做好铺垫;三是加强考核,积极尝试标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对兼职团干部进行量化考核,表现优异的积极向企业党委及行政推荐,作为重点人才培养。对于考核表现不理想的,主动了解情况,不满足继续履职条件的,根据民主程序改选。对于兼职工会干部,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以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工会通过干部队伍建设,最终实现人才保障的同时,树立经常联系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真情同群众交友的好作风,打造一支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
四、结语
工作人员少,工作面广,杂事、难事较多将会是企业工会工作的常态。如何用好现有的人力、物力,发挥企业工会的积极作用,需要企业工会工作者真正的沉下心,以《意见》精神为指导,自觉服从党的领导,坚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自觉增强群众观念,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多从群众的角度去理解和看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真正建好群众之家、当好群众之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修正.
[2] 中国工会章程.2013年10月22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