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7-000-01
摘 要 企业的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日益繁荣。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流失加快的困境,企业要想管理好人力资源,凝聚人心,齐心协力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把职工归属感的加强列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基于这一点,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为当下企业打造职工归属感提供借鉴。
关键词 职工归属感 企业文化 措施
对于企业而言,追求利润,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是企业的最终目标。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信息的快速发展,知识流通的速度增大,文化作为企业资本要素之一,越来越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员工是企业活动的基本主体。而“归属感”就是能将人力资源与文化建设这两者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手”。职工归属感的基本精神内涵是,员工对企业集体的认同感、忠诚度和荣誉感。基于职工归属感视角的文化建设势必有利于企业实现“人尽其用”,让每个员工的潜能得到最有效地发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
一、从职工归属感出发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施管理。通过前面分析我们知道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也明确了职工归属感的实质。从职工归属感出发实施建设体现的是新时期企业“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是通过制度的制定、精神文化的熏陶等方式将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所思所想与企业的整体发展观联系起来。营造出了自由、民主、和谐的劳动氛围,借助着文化的纽带把员工的责任意识凝聚到企业的运营活动中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让员工在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朝着企业根本利益而努力前进【1】。另外,作为企业的基础资源之一,员工的潜能开发和利益的维护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内容。企业不但要能挽留住人,降低人员的流动性,更要能够为员工提供创造价值的平台,从而让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经验积累上一个台阶。每一个“小我”的提高都能为企业“大我”的竞争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二、从职工归属感出发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培育归属感,营造充满人性的文化氛围
一方面要把员工真正当做企业的主人,尊重员工的权益。打造像家一样温暖关怀的氛围。培养员工的认同感,从而让员工明确自己工作的责任,全身心投身到企业发展中来。因此,可以从这几点营造文化氛围。其一,企业管理者要让每个员工清楚地知道企业的运营情况,通过设置“事务公告栏”等方式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其二,针对员工普遍关注和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要积极予以答复和处理;其三,当企业面临难题或瓶颈的时候,要群策群力,听取员工的意见并在决策时参考他们的建议,要善于发现职工身上的闪光点【2】。
另一方面,要充分信任职工的所作所为,从一言一行上对职工倾注关怀,了解员工信息,及时真诚地为员工排忧解难。如组织小型聚会庆祝员工生日、生病探望、开展心理辅导和安慰等。将心比心,职工自然也愿意从心底为企业分忧。此外,还可以从改善企业的工作环境方面让员工得到熏陶。例如合适的光线、日照、色彩的搭配能缓解工作的疲劳,这种舒适的物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员工的满意度。
(二)增强归属感,建立完善齐备的文化制度
制度是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企业而言,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科学的制度。要想职工感受到安全感和认可度,进一步增强归属感,就要制定完备的文化制度。
第一,制定出标准细则规范职工的日常行为。统一职工的行动,让职工们各司其职的同时精诚团结。
第二,建立相对应的考核制度,保证奖惩的绝对公平,尊重职工的劳动成果,肯定职工的表现,维持良性竞争。例如定期开展“优秀员工”的评比活动,组织向楷模学习的实践活动。有条不紊的机制才能让职工看到发展的希望,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第三,建立员工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学习活动的定期开展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端正职工的工作态度,提升职工工作的成就感。
(三)提升归属感,加强精神情感的文化熏陶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长期经营的目标体现。代表着企业的“气质”和风貌。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情感、价值、理念、职业道德等的灌输和正面影响来让职工的归属感“根深蒂固”,长在心里。企业还可以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与时俱进地运用时政素材进行思想上的“教化”,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还要根据员工的思想状况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活动和演讲活动等。
三、结语
总之,“人心齐,泰山移”。归属感是企业凝聚职工、稳定职工的核心,更是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驱动力。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职工归属感的价值,围绕着归属感的实现创新企业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詹元方.探讨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J].科学与财富,2015(7).
[2] 李萌萌,方玉亚.员工归属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J].商情,20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