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要养阳

2016-08-09 07:20:45通讯员红岩文
工会博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养阳藿香

□本刊记者崔欣 通讯员红岩文/摄



夏季养生要养阳

□本刊记者崔欣 通讯员红岩文/摄

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今年的北京已经提前进入夏季,炎热常常使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出汗、头晕、心烦、昏昏欲睡等症状,甚至发生中暑、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对此,著名心身医学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赵志付教授告诉人们:“夏季昼长夜短,暑气灼人,但却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同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旺盛时期,因此夏季养生一定养阳。”

中国中医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赵志付: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学术带头人,广安门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创始人,擅长心脏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胆囊炎胆结石、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失眠、焦虑、抑郁、亚健康状态、肥胖、瘦弱、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心身疾病及中医内科疑难杂症。

阳气是生命动力

阳气是生命的动力,《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空中的太阳,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万物就缺乏生命力。当然,我们也不能片面理解阳气的重要性,阴和阳之间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相互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阴阳平衡是健康之本。春夏养阳体现了中医因时制宜的养生原则。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宜顺时而养,有因势利导之义,从而使身体阳气充盛,精力充沛。春夏之时,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活动量相对增大,特别是夏季,暑热逼人,汗液增多,导致阳气随汗液宣泄太过,以至于体内阳气虚衰;或者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而使体内寒湿过甚,所以古代医学家在天人相应的基础上提出“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

现在是初夏之际,只能称为热。仔细体会,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说夏季应防暑、消暑,看到大太阳唯恐避之不及,一心想着要躲到阴凉处或有空调的地方,但中医认为,夏季必须要养阳。夏季人们出现中暑的时候,或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藿香正气水或片、胶囊,是夏暑季节必备之品。藿香正气的药物组成为:藿香、半夏、陈皮、茯苓、苏梗、厚朴、白芷、生姜、大枣、大腹皮、白术,这里用的可都是辛温药,没有凉药。而另外一种解暑药十滴水,成份: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用于因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其中的干姜、小茴香、肉桂、辣椒都是辛热药物,这正是中医理论的高明之处。“春夏养阳”这一命题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人生活在自然界,与天地万物的生长壮老已,息息相关,即天人相应;二是说人应顺应四季阴阳的变化规律来养生,现在已进入夏季因而要养阳。

闷热潮湿 静心宁神

进入夏季后,则处于热极生寒,阳极生阴这样的过程,属于闷热潮湿的季节。养心方面,应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避免心烦不安,情绪躁动。心情要愉快,轻松,既不要过怒也不要过喜,在“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中,心虽然和喜悦的关系最大,但也不能过喜、过悲,否则易伤心。气温高日照长,易发高血圧、冠心病、中风,甚至过劳猝死,应静心宁神。要静心,心静自然凉。要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形全就是身体好。这个季节睡觉好的人不多,晚上容易兴奋,睡前应该慢慢的静下来。夏天暑、湿、热三气交蒸,易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表现为没有精神,只想躺在床上,不想吃饭;不想参加社会活动,只想在家呆着。如有这样的情况,应多走出户外,多和亲朋好友交往,或到公园去赏景,要变“苦夏”为享受夏天。

小睡午觉适当运动

夏季虽然是睡得晚,但不要超过晚上11点,同时白天最好能小睡午觉,适当运动。因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夏天打盹,是脑子缺氧的一种状态,这时怎么办?您可以到空气好的地方去,如去公园里散步,适当多运动;中午应该小憩一会儿,让脑子放松一下。现在有些人往往吃完午饭去跳舞,还有打乒乓球等。其实从中医养生来看,中午不建议过多的运动。就像开车,开一段时间应停下来,稍微小憩下,时间大概30分钟左右。中午的三十分钟不要求深睡眠,达到平卧放松状态就可以。西医来讲,立着就是交感神经兴奋,平卧就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所以您不需要深睡眠,躺着放松休息半小时就可以。运动可放在下午工作中间的休息时间,或者下班以后。如走步、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

饮食调养 清热利湿

夏季的热伤气阴,同时夹湿,会影响人的脾胃,导致消化功能不好,吃不下饭,人就容易消瘦,且消耗大吸收少。这个季节苦夏,不仅吃不好,睡不好,而且出汗多,没劲。此时应注意饮食的调养,常食清热利湿养阴的清爽素食为主,如赤小豆、薏米、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芹菜、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茄子、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还可食些酸性的食品,如:山楂、乌梅、木瓜、酸枣、桃等。夏天可多喝些绿豆汤,但是寒凉体质的人不太适合喝绿豆汤。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是说夏天外面热,里面肠胃凉;冬天正好相反,外面冷肠胃里面热。所以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是寒性的,姜是热性的,夏天吃点姜,有食欲,冬天吃点萝卜,肠胃通畅。从阴阳学说来说,早上属阳,应该养阳;晚上属阴,应该养阴。所以早上吃姜是养阳,晚上不宜多吃姜,晚上应该补阴。所以有句话说:早服人参黄芪酒,壮阳;晚服杞菊地黄丸,以养阴。还有出汗多了容易伤阴,且伤气,容易浑身没劲,同时还出现口干。中医认为这是既伤气又伤阴,西医是认为缺钾,缺钠。中医认为应该吃些补气养阴的如:补气的有西洋参,养阴的可吃点麦冬、五味子。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方子叫“生脉饮”,就比较合适。

藿香正气 因人而异

夏天防暑的药物,人们最熟悉是“藿香正气”,一种是胶囊,一种是水。基本是风寒暑湿皆能祛,还可健胃,吃了以后胃口好,腹泻、呕吐都可以用。夏季人易外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外边受凉,空调、风扇,二是肠胃里边受凉,或者吃了生冷油腻等肠胃不舒服。对于夏季的外感和肠胃受凉,可服用藿香正气。且藿香正气水擦在皮肤上,其气味可以防蚊虫。但是夏天的病最好找大夫去进行诊断和治疗,比如:中暑,特别高热的若高烧40度,那就不可用藿香正气。特别是一热就昏倒的,就得赶紧去医院,别耽误事儿,因为藿香正气不能包管一切。另外像夏天特别热,有些内热的病人,要分清属于哪种内热。因内热分两种,一种为实热,一种为虚热,多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神经症、头晕、心慌心跳等,这些人则不能用藿香正气。所以说藿香正气有禁忌,不是人人都适用。前面说的内热应该先清火,实火则直接清火。虚火就滋阴降火,实火一般年轻人,体胖,脾气大;而更年期的女性烦躁,睡不好觉,这是虚火。这些也不能用藿香正气,因为藿香正气热,实火和虚火的病人都不能用。

赵志付特别强调:到了夏季养阳的同时,人们应注意防内热上火、腹泻、腹痛、脚气、湿疹等病。年轻人注意不要熬夜,防过劳病。按时吃饭,按时休息,让自己拥有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有助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季。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杨国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师从于施奠邦、凌耀星等教授学习中医内科,师从于姜辑君、杨甲山等名家学习针灸。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多年。对多种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和常见病、多发病有独到的治疗以及较好的临床疗效。擅长对多种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和常见病、多发病有独到的治疗以及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惊恐障碍”的中医药治疗疗效尤为显。

夏季养阳护胃肠

夏季的高温高湿,使得很多人因贪凉或不洁饮食等原因导致腹泻。对此,著名中医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杨国华教授告诉人们:夏季养阳不可贪凉,因夏季是细菌繁殖的季节,同时人的胃肠道抵抗力明显降低,特别是老年人的调节功能差,一旦腹泻次数频繁、持续时间长,很容易引起脱水状况,轻者嗜睡,重者昏迷,甚至导致死亡。

导致腹泻四大原因

夏季导致腹泻高发的原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气候因素

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大肠杆菌在8℃以下几乎不繁殖,而在35℃—38℃的温度和潮湿的环境下,每12.5—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代。雨水较多的夏季又是苍蝇、蟑螂等活跃的季节,其身上沾满细菌,四处飞爬,常常成为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例如:人在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污染的饮料等就可能发生细菌性痢疾。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细菌性病人特别是儿童,没有腹泻症状,却表现为高烧、嗜睡、面色苍白、抽风等症状,只有通过粪便化验才能证实是患了细菌性痢疾,这便是中毒型菌痢。由于中毒型菌痢来势凶猛,在发病初24小时内变化急剧,延误诊治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在夏季遇到突发高烧、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而找不到病因时,即使没有腹泻也要警惕是否为中毒型菌痢,要及时去医院确诊和治疗。

二、吃变质食物

夏季气温湿热,食物的腐败速度比平时要快很多,尤其是海鲜、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腐败的速度更是快于其他食物。有些家庭在吃剩下的饭菜时,不经过加热处理便继续食用,很可能因食物变质而引发中毒性腹泻。

三、贪凉引起腹泻

贪凉有两个方面,一是贪吃冷食,因夏季人们的消化能力普遍下降,如果再吃一些生冷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往往会发生腹泻。二是工作和生活环境贪凉,特别是空调温度过低或被空调、风扇直吹,使得肠胃受到冷刺激导致腹泻,或在健身运动后洗冷水澡等都可引起腹泻,尤其是身体较弱的的人,更需要注意。

四、生活不规律

由于炎热,许多人喜欢宵夜,一边乘凉一边饮酒,很晚了还没有休息,结果打乱了生活规律,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同时因晚上进食过多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腹泻的发生。

腹泻不可随意服用抗生素

杨国华教授谈到:有很多患者曾因腹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过“氟哌酸”之类的抗生素,当再次发生腹泻时便给自己买药自我治疗。其实,很多人不清楚氟哌酸这类抗生素本身是处方药,患者自己不能随便服用。而且腹泻的种类很多,包括细菌引发的腹泻、病变引发的腹泻和功能性腹泻。氟哌酸等抗生素只能用来应对病毒引发的腹泻,如果不对症反而会延误病情。因为肠道中本来有很多正常的细菌,乱用抗生素类药物会杀死这些正常细菌,破坏了肠道环境,导致腹泻更加严重,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所以,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腹泻,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遵医嘱服药。

饮食调理助恢复

发生腹泻后,除了药物治疗外,要在饮食上给予适当调理。

1、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但首先应该选择清淡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烂面条等,不要吃油腻或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2、如果病人身体比较弱,可以喝山药、薏米、白扁豆大米粥,必要时在粥中加上西洋参或生晒参数片。

3、如果病人口中比较臭,自感舌上粘而发涩,大便粘腻而溏,可以用玉米须煮水后熬粥,或熬红小豆汤,绿豆汤喝都可以。

4、如果病人因为吃的过多而出现大便稀溏以及味像“臭鸡蛋”,可以多吃些山楂片或新鲜山里红等。

平常注意养护好肠胃

为防止腹泻或肠胃疾病,应注意平时的保养与调理。

一,减少不良刺激。比如少吸烟,少喝酒,少食辛辣食物,少喝浓茶和咖啡,也不要滥吃水果和零食。另外,要避免紧张、焦虑、恼怒以及过度疲劳。

二,注意保暖。夏季尤其是在空调房间更要注意肠胃的保暖。由于胃靠近腹壁,没有肌肉、脂肪等物质在外围包裹,容易受“凉”,所以要注意保暖,避免吃冷食,尤其是早饭,不仅要吃,而且最好是温热而且容易化消化的食物。

三,常食健脾胃食材

一般情况下,调理脾胃的饮食多采用一些健脾和胃的食材,可以经常或连续食用。以下推荐几款常用的健运脾胃饮食。

1、大米或大麦粥:大米或大麦粥是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健运脾胃的食品,脾胃比较弱的人可以将粥熬的比较稀,而且以少量多餐为主;体质比较好的人,粥可以熬的稠些,每周喝3—5次就可以。

2、山药:蔬菜中的山药是非常好的健运脾胃的食品,炒、炖、煮食吃都非常的好,但是在使用中可以根据食用人的体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做食。如久病体弱的人,我一般建议家属将山药切碎后与大米同熬喝;如果身体较好,像拔丝山药、红烧或炒山药等都可以。

3、薏米:薏米也是很好的健运脾胃的食物,因为质地比较硬,所以一般以做羹汤为主。

4、白芸豆:白芸豆可以在杂粮店购买,一般单独熬汤或加入粥中煮食,健康人同样可以进食。

杨国华教授指出:除上述之外,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其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同时切记:饭前、便后要洗手,食物生熟要分开,以避免交叉污染。

迅速回弹才是好枕头

市面上常见的枕头多是由普通海绵、记忆海绵、棉花等填充的。这类枕头用久了容易变形,弹性也随之变差,不能支撑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平时可以试着将枕头对折,然后松开手。如果枕头马上弹回原状,枕芯也没有明显折痕,说明它的使用状态良好。

玫瑰花茶能理气

平时碰上不顺心的事,不能随意发泄,难免郁积在心里,特别是女性,如果长期心情抑郁,就会生出各种病症。其实,冲上一杯玫瑰花茶,就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女性不妨把它作为呵护身心的养生伴侣,但夏季不宜长期饮用。

吃豌豆可养颜

豌豆性平味甘,有益脾胃、生津止渴、利小便的功效。因为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如果脾功能下降,血液的运行便会受到阻碍,皮肤容易因为缺乏血液滋养而变得粗糙。因此,春吃豌豆有养颜的功效。

酸奶越酸越好

正常出厂的酸奶,因为添加了糖或甜味剂,其酸甜度搭配得当,口感很好。但随着酸奶放置时间的延长,乳酸菌会缓慢生长,酸奶酸度也缓慢增加,但在低温存储环境下,保质期内的酸奶酸度都是可被人体接受的,其乳酸菌的活性也保持较好。但酸奶的酸度是有限度的,并非越酸越好。

衣服久泡易洗

洗衣服前先用洗涤剂泡一泡,容易洗干净。然而,许多人一泡就是几个小时,认为泡得越久洗涤效果越好,殊不知,这样反而会洗不净,尤其是一些白色的衣物,很容易洗几次就变成“灰色”。一般来说,浸泡脏衣服以15分钟为宜,即使是较厚重的衣物,浸泡时间最长也不能超过30分钟。

口服液清亮才好

吸收快、服用方便的口服液因外包装多是深色,从外观上很难发现瓶中液体有无异常。其实,口服液质量的好坏,不能以液体是否澄清为标准,沉淀有时也属正常现象。因为口服液是从多种药物、成分复杂的配方中提取出来,在此过程中某些物质,比如蛋白质、肽类、多糖等很难溶在水中。

跳一跳,减腰龄

生理年龄、心理年龄、骨龄……影响人体健康的“年龄”如今又有了一个新的成员——腰龄。据统计,现今中国人的腰椎平均在40岁左右就会开始明显衰老,腰龄往往会超过自己的实际年龄。以往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今在中青年人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工作时,很多人忙起来,两三个小时不动窝是常事。虽然一时还没什么不适的感觉,但实际上你的腰椎已经开始加速退变,健康隐患就此埋下。

如何才能让你的腰椎不超龄呢?不妨常在椅子上做一个简单的保健动作:双手交叉抱颈,向前挺腹,向后仰头,坚持一会儿然后放松。工作间隙,重复做上三五次,对颈椎、腰椎都有很好的拉伸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坐姿工作时,颈腰椎反向受力带来的负担。

另外,每工作一个小时左右,一定要起来活动一下,哪怕走动一下都有好处,最好能做做跳跃运动,轻轻蹦一二十下。可别小瞧了这个简单的动作,它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人在跳跃时,整个机体都在动,有助于关节肌肉协调运动,即使平常有些轻微错位的小关节,都可能在跳跃过程中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养阳藿香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11-25 13:49:39
藿香是味抗疫名药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8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6
高温天降温避暑更须“养阳”
广藿香和土藿香不一样
重视养阳 身心更健康
基层中医药(2020年7期)2020-09-11 06:37:46
养阳的黄金时段到了
基层中医药(2020年7期)2020-09-11 06:37:44
藿香正气散——感伤岚瘴俱能除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9:06
春季养生,3种“耗阳”的事少做
饮食保健(2020年6期)2020-04-03 06:45:30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藿香片中6种成分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