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秋(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 657000)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意义探究
王金秋(昭通市中医医院昭通657000)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意义。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掷硬币法。83例患者分为组1和组2两个组别。组1用药选择甘精胰岛素;组2用药选择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观察指标:①总治疗效果;②低血糖发生风险;③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各项血糖指标。结果:①组2相比组1总治疗效果更高,P<0.05;②组2相比组1低血糖发生风险更低,P<0.05;③治疗前两组各项血糖指标相似,P>0.05;治疗后组2相比组1各项血糖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意义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安全性高,低血糖发生风险低,值得推广。
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应用意义
目前,随着环境、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和年轻化,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主要类型,临床以胰岛素分泌异常、肝源性葡萄糖生成、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作用致血糖升高为主要病理过程,2型糖尿病可加大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临床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血糖[1]。本研究对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掷硬币法。83例患者分为组1和组2两个组别。
42例组2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43.2~75.2岁,平均年龄(54.91±12.15)岁。糖尿病病程1~20.9年,平均病程(12.38±3.13)年;体重44~81kg,平均体重(63.14±1.56)kg。
41例组1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3.5~75.1岁,平均年龄(54.27±12.36)岁。糖尿病病程1.6~20.2年,平均病程(12.19±3.24)年;体重44~81kg,平均体重(63.35±1.17)kg。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上,P>0.05,研究有较强的可行性。
1.2方法:组1用药选择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U/(kg.d),每晚静注1次,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甘精胰岛素用量。组2用药选择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每次2~4mg格列美脲,早餐前口服,每天1次。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U/(kg.d),每晚静注1次,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甘精胰岛素用量。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观察指标:①总治疗效果;②低血糖发生风险;③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改善5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上述各项指标改善25%~5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2]。总治疗效果=显效、有效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2]。
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软件;总治疗效果、低血糖发生风险均统一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各项血糖指标以(±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两组总治疗效果相比:组2相比组1总治疗效果更高,P<0.05,如表1。
表1两组总治疗效果相比[例数(%)]
2.2治疗前和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相比:治疗前两组各项血糖指标相似,P>0.05;治疗后组2相比组1各项血糖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如表2。
表2治疗前和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相比(±s)
表2治疗前和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相比(±s)
注:与治疗前相比,#表示P<0.05;与组1治疗后相比,*表示P<0.05。
组别 时期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组2 组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3.21±3.55 7.67±1.81#*13.17±3.22 9.25±2.41#*16.37±4.72 9.18±2.71#*15.95±4.16 11.43±5.29#11.35±1.92 6.22±2.59#*11.25±1.41 8.33±1.94#
2.3两组低血糖发生风险相比:组2(0.00%)相比组1(9.76%)低血糖发生风险更低,P<0.05。
甘精胰岛素属于一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有效模拟人体生理基础胰岛素分泌情况,经皮下注射形成微沉淀,并缓慢释放,跟中效人胰岛素制剂比较具有更为持久的作用时间,血浆中浓度水平稳定性更高,降糖作用平稳。
格列美脲属于第三代磺酰脲类降糖药,经口服后可快速结合受体,也可迅速解离,可有效对机体残存胰岛细胞进行刺激,促使其分泌胰岛素,抑制葡萄糖合成,也可提高肌肉组织利用外周葡萄糖的效率,改善胰岛素抵抗,快速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格列美脲用药后起效快,半衰期比较长,可有效减少用药的总次数,有助于提升依从性[3~4]。
本研究中,组1用药选择甘精胰岛素;组2用药选择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结果显示,组2相比组1总治疗效果更高,低血糖发生风险更低,各项血糖指标改善更显著,我们的研究结果跟吴光秀,肖蓉,周泽华等人[5]的研究结果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血糖,安全性高,低血糖发生风险低,值得推广。
[1]杨松,谷媛媛,李兆亮,等.沙格列汀或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3):237-240.
[2]崔丽娟,王慧敏.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47):84-85.
[3]洪世华,吴菊琴,柯瑞琼,等.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比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12):1113-1115.
[4]崔洪臣,李玉捷.甘精胰岛素对比中效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9):833-835.
[5]吴光秀,肖蓉,周泽华,等.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3,13(28):3421-3422,3423.
R587.1
B
1672-8351(2016)08-0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