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 怡
融合与碰撞
—记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文/欣 怡
当前,越来越多的展会开始走国际化道路。作为一个以“国际文化”命名的展会,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如何杀出重围,与国际艺术市场接轨呢?2016年“Art China”,通过传统与当代碰撞,技术与艺术碰撞,学院与商业碰撞,向广大观众献上一场高品位的艺术盛宴。
传统与当代
在一场代表最新时尚与艺术的展会里,却看到了千年以前的印刷、制琴和制扇技艺?没错,本届“Art China”,特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精品,齐聚一堂。比如北京瓷釉画院、宜兴古工坊、古月道藝等知名艺术机构,就带来了紫砂艺术、艺术陶瓷、瓷板画、剪纸、青铜器等精美的传承艺术作品。展会期间还举行了“国宝工程—非遗传承中国工艺之美”论坛,一批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跟观众面对面,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与传承情况。我们谈起国际艺术展,往往忽略中国传统艺术。殊不知,正是这些古老的艺术,才是中国文化立足与发展的根基。这些手工技艺,是宝贵的民族财富,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更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个性、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与展示非遗资源,既是中国艺术展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艺术家和艺术从业者的使命。
技术与艺术
本届展会另一大举措,便是运用科技的方式,呈现艺术的诸多面貌。主办方邀请了扬思传媒,为Art China独家订制了一套与艺术化表现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The Breakthrough”,取“超越客体世界本身,独立超脱的艺术空间”之意。由Slavery、Evolving、Transition三大主题组成。以纯粹直接的视觉语言、丰富的切入点和不同的角度,呈现出鲜活精彩的艺术世界,并通过真实的临场感和参与性,引发现场观众的互动与共鸣。除了用多媒体技术聚拢人气外,组委会还邀请了全国首家3D打印实物交易与服务平台,使观众在现场体验3D打印的乐趣。
学院与商业
由Art China组委会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友艺术联盟共同开辟的艺术院校邀请展区,充分展现了工艺美院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积累和优势。作为一所世界知名的高校,清华大学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术交流,强调设计为生活服务的理念。本次展会,清华美院的优秀校友张铁军、山丹、宋连民等人,积极关注社会、人文和自然生态,在艺术语言表达、新技术运用、媒介材料细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而与其相比,保利的“学院之星”,则更加强调艺术中的抽象性、朴素性和单纯性,通过各种创新实验,进行独立的风格学意义上的探索。
2016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通过众多艺术门类和艺术风格的探索,打造专业的艺术品牌,并以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国际胸襟,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与当代艺术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