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大木
浅谈中国三大木雕艺术概况
文/郑大木
导言: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木雕伴随人类活动的脚步而产生,古人“断木为杵”“伐木弑兽”“剥木以战”的记载是人类最初的木雕雏形。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木雕最主要的发源地为:福建福州、浙江东阳、广东潮州。
根雕/母子情深
福建福州木雕和根雕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率大量越人入闽(福建),称闽越王,史称闽越人。古闽越人善于造舟,1974年12月在福州连江浦口山堂发掘出独木舟一艘,由一整棵樟木雕成,长7.1米,宽1.3米,高0.82米,经过同位素检测为上限公元前290年,下限为公元100年(西汉武帝天汉12年)。1975年在福州新店浮村发现南宋古墓,其中出土了木桶、木尺、木念珠等。1955年2月在福州西郊清泉山发现一座明代古墓,出土了许多木器用品,雕镂花纹精美,刻工细腻,是福州木雕在家具系列中的充分体现。在寺庙建筑方面,福州在五代时已有“佛国”之称谓。如地藏寺、开元寺、东禅寺、西禅寺、雪峰寺、涌泉寺、华林寺、林阳寺、法海寺、庆城寺、崇福寺等诸多寺观。在福州寺庙祠堂的木结构建筑装饰中,木雕深沉的痕迹到处可见,光彩夺目。
木雕/年年有余
福州木雕自明清以来,集中在晋安区、象园、大坂、雁塔、万寿桥、紫阳、王庄等村落,古时从事木根雕行业的人士被誉为做古董的行业。福州当时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也催生了从事木、根雕生意的“古董商”,福州木根雕遂以古董的形式出现在国内外市场。福建福州木、根雕自明清逐渐形成三个流派,三个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象园流派以人物和动物为主,大坂流派以雕刻古代仙佛武将为主,雁塔流派以与漆器相结合为主,另加花饰雕刻等。
福建的根雕也是近代根雕的发源地,已故艺人屠一道,近代根雕创始人,1914年出生。已故艺人徐炳钦,1915年出生,十几岁学艺,从事木雕根雕制作,其最先制作出根雕作品,并影响了几代人。有句顺口溜叫“中国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现在福州闽侯等地有庞大的木、根雕制作工厂和从业人员,根雕产品大量销往国内外。
浙江东阳木雕有着悠久的历史,东阳木雕始于唐代,自唐代起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明代时期涌现出众多木雕艺人。东阳木雕以平雕、装饰屏风、寺庙楼堂、祠堂装饰为主,做工精细,十分华丽堂皇。不论是历史故事人物、亭台楼阁、山川花鸟、飞禽走兽,还是民间传说、古典文学、神话传说、传世名家、树木森林,只要想得到的没有雕刻不出来的。东阳木雕技法有薄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等类型。
东阳被世人称为“雕花之乡”,清代乾隆时期,因为有四百东阳木雕艺人奉诏进京修缮皇宫的荣耀,该时期被称为东阳木雕的鼎盛时期。辛亥革命以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因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东阳木雕也不可避免得经历一个低潮时期。在此期间,东阳木雕也依然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木雕艺人,其中有雕花皇帝杜云松,雕花宰相黄紫金,雕花状元楼水明,人称东阳木雕之杰等。新中国成立后,东阳木雕艺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纷纷成立木雕社、木雕工厂,产品众多,品类丰富,盛销于国内外市场。
广东潮州木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开元寺,可见证一斑。潮州木雕鼎盛时期是清中晚期,当时潮州经济发达,民间富庶,艺人工艺成熟,城乡之间兴建庙宇、祖祠等蔚然成风,出现了很多旷世佳作。神龛、梳妆镜台、屏风、客厅家具、雕花床、炕床、窗花、描金漆画屏风等都有着鲜明的潮作木雕风格。
广东潮州木雕在建筑方面独树一帜,潮州的祠堂数不胜数,2001年6月被评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公祠,木雕装饰集圆雕、浮雕、通雕之大成,色彩运用集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木色素雕于一体,美轮美奂。2006年6月被评为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彩圹从熙公祠,到阳厦聚祖公祠、谷饶梅祖家祠、棉湖永昌祖庙等等都有出类拔萃的木雕装饰。
当今的潮州木雕艺人,老中青三代完美衔接,后继有人。潮州木雕大胆吸收潮州民间姐妹艺术精华,如潮绣、潮州剪纸、潮州枫溪瓷塑等,推陈出新与兼收并蓄,以一种崭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木雕的三大发源地在艺术风格与表现艺术语言上虽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国民间木雕艺术的精华,都在不断地向更高的艺术顶峰攀登。
根雕/天马行空
木雕/千手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