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炜 余正贤 王坤 马一鸣 朱斌★
DR在站立位全脊柱X线摄像中的优势
栾炜 余正贤 王坤 马一鸣 朱斌★
目的 探讨DR在脊柱侧弯患者站立位全脊柱X线摄像中的优势。方法 随机选取CR和DR站立位全脊柱X摄像各74例,对比分析图像质量、成像方式等。结果 148例患者中,CR摄像和DR摄像正侧位图像各148幅。CR摄像中,图像评分为3分50幅(33.78%);评为“2~3分”或评为2分75幅,约占50.68%;评为“1~2分”或评为1分23幅(15.54%)。DR摄像中,图像评为3分的有107幅,约占72.3%;评为“2分-3分”或评为2分38幅(25.68%);评为“1~2分”或评为1分3幅(2.02%)。两种摄像方法获得正位及侧位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图像的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位图像平均质量评分DR比CR增加(0.53±0.38),约22.65%。侧位图像平均质量评分DR 比CR增加(0.47±0.1),约21.96%。结论 DR站立位全脊柱摄像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自动无缝拼接,获得图像清晰、细腻,对脊柱侧弯的临床诊断、支架或手术矫形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与CR站立位全脊柱摄像比较有明显优势。
DR 全脊柱 X线摄像
站立位全脊柱X线摄像对脊柱侧弯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因此拍摄好全脊柱X线平片非常重要。2011年,本院引进一台GE公司生产的D8000 DR X线机及后处理工作站,其操作简便,成像速度快,拥有图像拼接等后处理功能。作者回顾性分析本DR X线机与外院所用岛津CR X线机[1]所摄全脊柱拼接图像的质量、拍摄速度、拍摄效果等,探讨DR全脊柱X线摄像的优势。
1.1 一般资料 2014年6月至8月本院脊柱侧弯患者148例,CR摄像和DR摄像各74例。其中男87例,女61例;年龄5~63岁,平均年龄34岁。
1.2 设备仪器 CR摄像:岛津CR X线机、富士FCRXG-1单通道系统、富士Fuiileg/Spine软件、富士全脊柱专用超长摄片IP板(35.4cm×83.7 cm)、自制超长规格高密度固定式滤线栅、自制全自动全脊柱立位摄像架。DR摄像:GE D8000 DR X线机、全脊柱专用摄像架、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1.3 方法 (1)CR摄像:前后正位:患者站立于摄像架前,背部紧靠摄像架,双手自然下垂。侧位:患者侧立于摄像架前,双手握拳放于对应锁骨上方,肘部略向前,以避免上肢与脊柱重叠。将暗盒放入富士全脊柱专用超长摄片板(内含2块拼接式IP板),并在板前插入固定式滤线栅,调节摄片板高度使上缘达第一颈椎,下缘达耻骨联合。深吸气后屏气,进行一次曝光,获得全脊柱图像。曝光参数:正位:管电压110 kV,管电流300mA,曝光时间0.3s。侧位: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曝光时间0.4s。(2)DR摄像:前后正位:患者站立于摄像架前,背部紧靠摄像架,双手自然下垂。侧位:患者侧立于摄像架前,双手握拳放于对应锁骨上方,肘部略向前,以避免上肢与脊柱重叠。采用自动跟踪平移式探测器,上缘达第一颈椎,下缘达耻骨联合。深吸气后屏气,通过曝光获得全脊柱图像。曝光参数:正位:管电压85kV,管电流250mA,曝光时间0.3s。侧位:管电压100kV,管电流300mA,曝光时间0.3s。
1.4 图像后处理 (1)CR摄像:进入富士Fuiileg/ Spine软件,输入患者信息,选择部位“spine”,将曝光后的IP板条形码进行条形码输入扫描。然后将条形码输入扫描后的IP板插入富士FCRXG-1单通道系统进行图像的激光扫描读出,系统自动拼接经激光扫描读出的图像。最后调整拼接图像的窗宽窗位,将图像传入PACS。拼接后获得图像(图1)。(2)DR摄 像:进入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选择检查列表Exam/Series→Spine→采集到的脊柱图像→自动合成全脊柱像(图2)→发送至PACS。
1.5 图像质量评价 参照《全国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纪要》的标准[2],由两名具有>中级职称放射科医生进行盲法评片。将全脊柱拼接图像质量分为甲、乙、丙三级,为便于评价,将三级图像分别对应评为3分、2分、1分。甲级片(3分):图像清晰、细腻、对比度高,拼接处无痕迹,无运动等伪影,正位片上各个椎体、双肩关节及肋骨等清晰显示,侧位片上各椎体清楚显示,完全满足诊断要求。乙级片(2分):图像不够清晰、细腻,对比度稍差,拼接处有轻微痕迹,有轻微伪影,基本满足诊断要求。丙级片(1分):图像模糊,对比度差,拼接痕迹明显、拼接错位,有严重伪影,或椎体丢失,完全不能诊断。
2.1 图像质量评分 148例患者中,CR摄像和DR摄像正侧位拼接图像各148幅。CR摄像中,两评分者均评为3分50幅(33.78%);评为2~3分或均评为2 分75幅(50.68%);评为1~2分或均评为1分23幅(15.54%)。DR摄像中,两评分者均评为3分107幅(72.3%);评为2~3分或均评为2分38幅(25.68%);评为1~2分或均评为1分3幅(2.02%)。
2.2 CR和DR图像质量评分的比较 两种摄像方法获得的正位及侧位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位图像平均质量评分DR比CR增加(0.53±0.38),约22.65%。侧位图像平均质量评分DR 比CR增加(0.47±0.1),约21.96%。见表1、表2。
表1 CR正位和DR正位图像质量评分比较(±s)
表1 CR正位和DR正位图像质量评分比较(±s)
CR正位 DR正位 Z值 P值平均分 中位数 平均分 中位数评分者A 2.31±0.70 2 2.86±0.34 2.5 -5.427 <0.001评分者B 2.36±0.73 2 2.89±0.33 2.5 -4.969 <0.001
表2 CR侧位和DR侧位图像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CR侧位和DR侧位图像质量评分比较(±s)
CR侧位 DR侧位 Z值 P值平均分 中位数 平均分 中位数评分者A 2.11±0.65 2 2.61±0.54 2 -5.069 <0.001评分者B 2.16±0.64 2 2.59±0.55 2 -5.013 <0.001
2.3 两种评分对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分析 见表3。
表3 两种评分对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分析(±s)
表3 两种评分对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分析(±s)
评分A 评分B Kappa值 P值平均分 中位数 平均分 中位数CR正位 2.31±0.70 2 2.36±0.73 2 0.823 <0.001 DR正位 2.86±0.34 2.5 2.89±0.33 2.5 0.819 <0.001 CR侧位 2.11±0.65 2 2.16±0.64 2 0.812 <0.001 DR侧位 2.61±0.54 2 2.59±0.55 2 0.805 <0.001
经过多年来的的应用实践,作者发现岛津CR X线机及自制改装摄像装置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一定缺陷:(1)侧位摄像时,体位的变化和呼吸运动会造成图像的失真,使诊断测量产生误差甚至影响诊断。(2)组合IP板中,两个IP板间的缝隙过大,拼接软件不够成熟,导致图像不能实现无缝拼接,经常需要手工拼接图像,不仅增加工作量,而且影响诊断测量结果。(3)自制组合IP板非常重,增加了工作强度。(4)IP板的读取经常出现故障,这样就会导致信息丢失,而不得不重新拍摄。(5)对于身长较高的患者,一次摄像不能摄取全部脊柱,脊柱图像也就不能显示在一张胶片上,给诊断、测量带来困难。(6)因脊柱各段的厚度不同、含气与否等不同,导致获取的图像可能因密度不均而影响解剖结构的观察[3]。
本院GE D8000 DR X线机,具有图像自动无缝拼接功能的后处理工作站,且功率大,成像速度快,只要数秒钟,图像质量优于CR[1]。本资料结果显示,CR和DR摄像获得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评分对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较好(P<0.001)。
GE DR X线机的图像拍摄采取分段式数字成像,通过分段分次获得胸、 腰椎数字化图像,摄片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对颈、胸、腰椎采取不同的曝光条件,摄片后使用不同的参数分别进行后处理,使不同密度的各个部位能同时良好显示。这样后续拼接可获得每个部位均显示清晰、满意的高质量全脊柱图像,不影响对胸腰椎各自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反而较单次曝光具有某种优势。
曾勇明等[4]报道DR原始图像采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X线球管垂直上下移动的同时,DR平板探测器跟随X线球管实现同步移动。另一种是X线球管相对静止在一个感兴趣区中心位置,当DR 平板探测器在上下做垂直运动的同时,X线球管上下转动角度,也就是秦民益等[5]所报道的偏转X线束的DR立位全脊柱成像方法。本次采用第二种方式。偏转角的取像方法能使同层面的物体投影成一条直线,以标尺对齐刻度的剪接就能表明全脊柱影像与垂直悬挂的标尺具有相同的准直性。
总之,DR站立位全脊柱摄像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自动无缝拼接,获得的图像清晰、细腻,对脊柱侧弯的临床诊断、支架或手术矫形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与CR站立位全脊柱摄像比较有明显优势。
1 王振毅.156例DR全脊柱拼接摄像照片质量分析.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2, 16(1):66~68.
2 张任华,邓波红,陈华平,等.数字化X线摄像在全脊柱摄像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5):378~379.
3 侯黎升,王亦舟,阮狄克,等.数字影像拼接技术拼接脊柱全长片.颈腰痛杂志,2009,30(2):117~121.
4 曾勇明,黄伟,罗天友,等. DR图像拼接全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9):1133~1135.
5 秦民益,朱斌,胡安宁,等.偏转与平移X线束的立位全脊柱数字成像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2):1327~1329.
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医学影像科
*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CR和DR全脊柱拼接图像质量的评分。采用Kappa检验比较图像质量评分的诊断一致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