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敬军
康复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崔敬军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5-02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后采用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价患者沟通能力变化情况;用波士顿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评价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CFC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FCP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实验组提升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康复训练;脑梗死;运动性失语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运动性失语症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约有30%的脑梗死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运动性失语患者优势半球额叶损伤,可听懂别人说话,也可写字和阅读,但无法说话,该类患者往往精神压力大,生活质量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1]。现代医疗越来越强调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失语症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将康复训练应用于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以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02—2015-02我院收治的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标准;有明确的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诊断依据,确定为单发病灶;患者智力正常,发病前言语流利,具有书写和阅读能力。排除标准:患者合并有意识障碍;合并心、肺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或家属拒绝参与本研究。将上述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62.6±4.6岁);文化程度:小学21例,初中10例,高中及以上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63.1±4.8岁);文化程度:小学22例,初中11例,高中及以上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减少脑水肿、改善脑循环、对症支持治疗等,连续治疗两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语言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训练初期首先进行口形及声音训练,引导患者通过口形及声音控制唇舌进行发音练习。指导患者对着镜子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形,然后逐渐规范口形,从而达到正确发音的目的。练习按照由简到繁、由难到易、由短到长的原则进行,在视觉、触觉的辅助下进行发音练习,并随时进行纠正,每天训练2次,每次持续5~10 min。②运动性失语患者由于发音障碍,部分发音相关肌肉可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嗑瓜子、鼓腮、嚼口香糖等,主要训练舌以及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促进患者发音功能的恢复。③训练中期引导患者练习词组的发音,可采用训练磁带跟读的方式进行,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决定训练的难度及次数,每次练习10 min。④治疗末期采用实用交流的方式进行训练,准备一系列含有图片的纸片交给患者,由患者进行描述,治疗者根据描述猜测图片内容,从而实现言语功能在应用中恢复的目的。该训练2次/d,15 min/次。上述治疗持续14 d。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后采用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3](CFCP)评价患者沟通能力变化情况,包括5部分、25个项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沟通能力越好。采用波士顿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4],分为0~5级:理解和表达功能障碍为0级;可表达少量词汇为1级;可理解或表达简单语句,但无法正确应用语法为2级;可理解或表达简单语句且无明显语法错误,但无法理解复杂谈话为3级;言语不流畅,可较好的表达自身意愿但对复杂谈话理解较为困难为4级;仅有轻微的理解或表达障碍为5级。
1.4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BDAE评级进步2级以上,CFCP评分提高90%以上;显效:BDAE评级进步2级,CFCP评分提高60%~90%;有效:BDAE评级进步1级,CFCP评分提高30%~60%;无效:BDAE评级无明显进步,CFCP评分提高30%以内。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CFCP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CFC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FCP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实验组提升更为显著(P<0.05,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FCP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FCP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CFCP评分tP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4073.5±6.590.5±8.010.4310.000对照组4074.2±6.884.6±7.56.4970.000 t 0.4713.403 P 0.6390.001组别例数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Broca区控制人类语言组织的中心,位于额下回后部,血供主要由大脑中动脉提供。因此,当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位于大脑中动脉或附近时,就有可能并发运动性失语症。相关研究指出,脑梗死是失语症发生的最主要原因[5]。目前国内外关于药物治疗脑梗死失语症的报道较少,临床上主要采用磁疗、针灸、对症支持治疗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但各文献关于疗效的报道差异较大,临床疗效并不确切[6-7]。
Schuell刺激疗法是治疗失语症的一种传统方法,在上世纪已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的治疗方案就是以此为根据结合我国语言和发音特点改进而来。语言的形成与视听、本体感觉等密切相关,因此,视觉、听觉都可以激活缓和其他语言皮层发生反应,从而一定程度上恢复语言功能[8]。本研究采用的治疗方案就是通过训练,使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残存的语言功能发生重建和转移。本治疗方案根据皮层反应形成的规律,首先从容易引起反应的内容入手,不断的对患者进行刺激,并选择性地对其中一部分内容进行强化。通过刺激-反应-刺激这一反馈回路,促进新的反应形成[9]。发音困难是运动性失语症治疗的重点及难点,本研究通过对发音器官的运动训练,避免患者肌肉萎缩,同时通过镜子这一媒介,使患者的视觉也参与到训练中来,从而提高了训练效果[10]。本组研究中,进行康复训练的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明确了这一治疗手段的效率。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赵红梅,刘文华,王筱萌,等.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学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42-45.
[2]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林润,陈锦秀,蔡丽娇,等.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03-406.
[4]林润,陈锦秀,冯木兰,等.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汉化及信效度测评[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49-351.
[5]蔡丽娇,陈锦秀,林润,等.徵调干预配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抑郁及语言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12-15.
[6]韩德雄,张莺.靳三针疗法结合言语训练对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2(6):771-773,776.
[7]李辉萍,徐伟,宋涛,等.盐酸美金刚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73-975.
[8]杨清露,丘卫红.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3):229-231.
[9]阿依夏木·阿布都力木,席艳玲,吐尔逊·沙比尔,等.双语失语症康复治疗的现况[J].中国康复,2014,11(5):343-346.
[10]武惠香,丘卫红,康庄,等.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发生机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6):407-412.
2016-03-01)
1005-619X(2016)08-0816-03
10.13517/j.cnki.ccm.2016.08.013
110101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