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北京创造”

2016-08-08 05:55:17本刊编辑部201628
投资北京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精尖纲要制造业

本刊编辑部  2016.1.28



提速“北京创造”

本刊编辑部2016.1.28

近日,北京市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的文件《〈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正式出台,行动纲要提出实施“3458”战略部署,核心目标是要把本市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增长引擎、引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先行区域和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北京市将推动“在北京制造”加快向“由北京创造”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北京已基本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北京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2014年,北京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46吨标煤,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4吨。但是,也应当看到,北京制造业与全球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北京缺少关键核心技术,工业领域尚未出现一个影响全球的技术创新成果,必须加快转型,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

加快“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的转变,实际上更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破解大城市病的重要抓手,是北京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选择。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明确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同时提出,北京要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更好服务于城市战略定位。因此,北京市产业发展必定要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主动“瘦身健体”,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要力争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国家赋予北京的使命,也是北京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立足点。

“制造”如何向“创造”转变,正如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所言,北京主攻方向不是一般产业,而是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和创新部分。“北京创造”不等于创造活动全部在北京实现,而是跨区域协同发展。北京制造业中,资源能源消耗较大、污染较大的行业将就地淘汰,推动腾退空间资源向高精尖产业的重点方向、行业和优势企业转换配置。医药、建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率先推动集中疏解,与津冀合作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对于“绿色制造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将改造升级优势企业。

为“制造”向“创造”转变保驾护航,行动纲要对接国家政策,结合北京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快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如,建立市级协调推进机制和首席专家制度;尽快启动绿色制造技术改造行动、新一代创新载体建设行动、京津冀联网智能制造示范行动、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动、高精尖产品培育和品牌建设行动五项具体行动;发布产业转移疏解和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建立高精尖产业发展优选线制度,等等。此外,在人才、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行动纲要也都提出了配套政策措施。下一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制造业转移疏解指导目录、技术改造指导目录、高精尖产品目录和项目优选线标准、新产业生态建设专项方案等配套政策文件,并加强政策落实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保障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这客观上要求北京要主动放弃大而全的产业体系,重新定位在产业价值链体系中的位置,做出新的战略选择。行动纲要催动“北京制造”加快向“北京创造”转变正当其时。

猜你喜欢
高精尖纲要制造业
永荣股份迈向“高精尖”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 12:14:02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黑龙江:粮食产业迈向“高精尖”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学习月刊(2015年8期)2015-07-09 03:55:36
本市认定首批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投资北京(2015年12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