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小妞
美国人应该打从娘胎里就学会了用自嗨把苦难和麻烦拍死,有点阿Q精神胜利法的味道,但不践踏他人。
你能想象在世界首富的美国,这里的人民怎么玩游行吗?
刚来时,我满怀憧憬地去观看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一年一度的Alumina home coming游行。之所以期待是因为朋友告诉我这个游行非常有趣,到处都是人。我想,既然是传统节日而且还特意封了路,阵仗应该不小。另外,宾夕法尼亚大学所在的大学城被称为“欢乐谷”,且宾夕法尼亚大学又是有名的活动很多且擅长办活动的学校,这么多内外因凑在一起,这游行必须火爆啊。于是想象中各种美味的小吃已经香气扑鼻了,有趣的纪念品也开始在眼前闪闪发光起来。
游行是周五晚上六点开始,五点半看到主干道的两旁拉了绳子,当地居民携带全家扛着靠背椅在绳子后面开始安营扎寨。兴冲冲赶来的我,看到的画面却和想象中的不一样:看看四周,小吃摊和纪念品你们在哪里?节日该有的张灯结彩和灯光特效你们在何处?天就快黑了,总不能让大家黑灯瞎火傻乐吧?此时,内心已然小失落,但安慰自己也许节目还不错呢?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嘛。所以就呆在绳子后面乖乖等着。过了半小时,我在寒风中看到了这些:
是不是觉得还不错?服装统一、步伐整齐、还有伴奏,作为高校活动,水准已经够格了。那你还真是太天真了啊,这两个方队算是整个活动的颜值担当了,在接下来的一小时里,我实际看到的都是下面这样的画面: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内容他们演了近三小时!而当地居民居然非常认真地参与了三小时。每过来一个方队大家就鼓掌欢呼喊口号,小孩子们都提着小桶抢着方队撒出的糖果,抢到的人雀跃的程度让我一度怀疑他们抢到的不是糖果而是钻石。
懵逼的我回忆了一下从小到大在国内看过或参加过的阅兵、校运会、正月十五的社火、广场舞、甚至是校运会,不得不承认,美国人民的自嗨精神我只有大写的服!
林达的四本《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其实已经透过各种历史事件深刻的讨论了美国这个大杂烩国家典型的精神、性格、和现象。而刘瑜从《民主的细节》到《送你一颗子弹》、《观念的水位》也或专业、或玩票、或直接、或隐匿的为我们掀开美国的点滴。但他们并没有涉及关于自嗨的探讨。我当然是没有像二位学者那般洞若观火的水平把一些如此抽象的概念展示得力透纸背、耐人寻味。况且来此做客不过数月,真知灼见确实也少了阅历这味佐料。但因为这次活动和日常的一些所见,让我越来越意识到美国人民无处不在的自嗨精神。于是我就开始思考,自嗨究竟有什么好处?
自嗨也许无关乎乐观,但具备这等精神的人通常不会把苦难看得过于沉重。美国人应该打从娘胎里就学会了用自嗨把苦难和麻烦拍死,有点阿Q精神胜利法的味道,但不践踏他人。我的朋友Julie在和结婚25年的老公遇到婚姻危机时,不是大把的眼泪和哭诉,而是一句淡淡的“我还好,我可以控制这些”,而另一个朋友Sue不小心把自己的嘴咬伤了(我知道这听起来像个笑话,但真的不是,已经严重到要去看医生了),虽然已经肿得不能说话了,但还是不忘幽默地来一句“我咬了我自己,味道感觉不错”。
除了看淡苦难之外,自嗨也是如何更加自如、真实地做自己的一大利器。比如,当你内心缺乏温暖时,可以像很多美国学生一样,举个牌子问过往的行人求抱抱。
再比如,当你想做一些形而上的哲学研究时,也许只需占个山头、立块招牌就可以开张了。
自嗨就是美国人的阿Q精神。他们把自嗨拆成自己+嗨两个元素,然后把这两种元素纯粹地展现出来,于是获得了更轻松、更自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