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人天
乌蒙磅长礴调征虎离路袭山金沙
文王人天
红军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分别于1935年和1936年经过云南,并先后抢渡金沙江,摆脱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全军渡过金沙江北上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七律·长征》中的诗句,说的是红军长征经过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之后抢渡金沙江,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乌蒙山区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极具旅游特色。八十多年来,红色文化不仅滋养着当地百姓,还促进着革命老区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由于乌蒙地区处于古丝绸之路(南夷道)上,“一带一路”战略更促进着当地的发展。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让我们重走红军路,沿着红军当年在云南走过的足迹,去回顾那段红色的历史,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日历翻回到八十一年前,遵义会议和扎西会议后,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二占遵义、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实现了“摆脱敌人,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战略计划,并乘云南空虚之际,以一军团为左翼,三军团为右翼,军委纵队居中,五军团殿后,九军团于右后侧牵制敌人,于4月下旬,从平彝县(今曲靖市富源县)第二次挺进云南。
曲靖是滇东门户,距省会城市昆明仅有120公里,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车至曲靖,呈现出一派城市的繁华,楼房鳞次栉比,街道纵横,与八十多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车辆穿城而过,直达西山。
三元宫坐落在曲靖城西10公里的下西山村,原是道观,现是曲靖最有代表性的红军长征纪念馆。门前立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雕像,宏伟高大,栩栩如生,让人看了就想起伟人豪情万丈、指点江山的风采,想起红军过曲靖的往事。
1935年4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的中央红军先后从贵州兴义寡妇桥等地进入曲靖地区,辗转战斗,至27日到达曲靖西山三元宫宿营,当晚召开重要会议——三元宫会议,作出抢渡金沙江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决议《关于我军抢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
而就在当天下午,国民党给红军送了一份“厚礼”。红军在曲靖西山乡面店坡缴获了龙云准备送给薛岳(当时在贵州)的20多份云南军用地图,解决了红军行军途中不明地形的困难。后来时任军委纵队政委的陈云在法国共产党主办的《全民月刊》上发表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中写道:“红军包围曲靖而向马龙前进时,截得由昆明来之薛岳副官所乘汽车一辆……卫兵副官均被缴枪,军用地图未交薛岳反而被红军用以渡过金沙江。”可见那些地图在当时的重要性。当晚的三元宫会议就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详细研究了缴获的云南军用地图后召开的。随后,红军拿着那些地图连克马龙、寻甸、嵩明,几天后从皎平渡顺利渡过金沙江,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我们走入三元宫逐一参观,二楼展厅里再现了中央红军领导人在三元宫召开会议时的场景,毛泽东正站在桌前演讲,其他人围坐在桌旁,专注地看着他,显然他正在分析当前战场形势。桌子上,放着几盏古旧的马灯。连日行军打仗,晚上还要开会,那种紧张程度不是我们这些没有打过仗的人可以体会的。
展厅的墙壁上挂着红军长征场景的画作,另外还展出了一些红军遗留下来的珍贵物品,譬如草帽、枪套等等。展厅旁边是各位领导人及他们警卫员的住处,看起来显得极其简陋。八十多年前,红军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一步一步走过来,完成了两万五千里举世闻名的长征。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永远发扬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下一站,会泽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会泽是掩护红军主力渡江的红九军团在渡江前打下的最后一座县城。1935年5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长征经过会泽,开仓放粮,为民除害,号召劳苦大众参加革命,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拥护,很快掀起扩红热潮,扩红1300余人。此次扩红,是红九军团扩红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影响深远。
新中国成立后,红军过会泽的历史被当地百姓传为美谈,于是在会泽县城西北面两公里的万额山麓水城村建了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
这里,曾是历史上有名的彝族禄氏的城堡所在地,还是古汉墓的出土之地。据《明史》记载:“东川府,即府治,府旧无城,洪武初始建于马鞍山下,后移万额山南,伐木为棚,以卫府城。”至明朝中叶,禄氏的土酋普得曾对城堡进行过修葺。
如今,那个城堡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留下的都是扩红文化生态园的建筑和古汉墓群。其中扩红群雕《乌蒙磅礴》是云南省体量最大的浮雕,雕塑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线条简洁,构思宏伟,极富感染力,令人激动奋进,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展现了当年的扩红热潮,体现军民一家、渔水深情的感人场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还有扩红台和史迹陈列馆等景点。整个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是4A级旅游风景区,是青少年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也是云南省在“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榜上有名的七个景区之一,2014年参观人数达到4.57万人次。
“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第一句说的就是过金沙江,第二句是过大渡河,两处都极其危险,当年的命令都冠以“抢渡”二字。好在过金沙江时,虽是水势凶猛,惊涛拍岸,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却没有大的危险,所以毛泽东在这句诗的结尾用了一个“暖”字,真是妙绝,不愧是具有雄才伟略的现代浪漫主义诗人。
话说到这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还是追随红军长征的足迹去金沙江看看吧。
实质上,红军长征过金沙江不只是从一个渡口过江,分别选择了多个渡口“抢渡”。在4月27日的三元宫会议上,毛泽东建议抢渡金沙江兵力部署:一军团为左纵队西进至元谋再北进,抢占龙街渡口;三军团为右纵队经寻甸北进,抢占洪门渡口;军委直属单位为军委纵队由刘伯承率领直插皎平渡口;五军团为后卫,轻装营至杨林佯动,迷惑敌人,误以为攻打昆明,主力跟随军委纵队后面向金沙江跟进;九军团作为钳制部队,独立行动,分散尾追之敌,在会泽、巧家之间选择渡江后与主力会合。
5月初,红军大部队抵达金沙江边。渡江的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都因江阔水急,渡江未能成功,皎平渡成了红军唯一的生路。
皎平渡位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西乡皎平村,两岸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是云南与四川之间的主要渡口之一。
1935年5月3日,红军军委干部团奉命日夜兼程翻山越岭180里赶到皎平渡,可是所有渡口的船只都被蒋介石下令毁弃,幸好天无绝人之路,一条北岸国民党军队探子的船被红军找到,加之在老乡的帮助下又打捞到一条小船。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敌人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
现在,这里有一座连接川滇两省的渡江大桥——皎平渡大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建成通车。江水荡漾,波浪翻滚,大桥上车辆来来往往。大桥建成后,皎平渡真正成为了连接川滇的咽喉。我看着大桥,思绪悠悠,当年若是有这么一座大桥,红军也就不用仅靠7条小船奋力摆渡,须知一条小船能载几个人呢?多耽搁一天,就多无数危险。
就在这时,几个彝族妇女和苗族妇女走进我的视野,她们穿着鲜艳的服装,与雄浑险峻的大山形成强烈对照,简直是一幅极好的图画。她们走向一块大石,据说那块大石是龙头石,刘伯承元帅当年就站在这块巨石上指挥红军渡江。为了纪念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来就把这块龙头石改名将军石。
一转头,看到正对大桥的红军渡江纪念碑,高大的三角形基座上立着一位壮硕的红军战士,单手高举船桨,似在招呼战友们渡江,又似乎是渡江后高举船桨欢呼渡江的胜利。当年,聂荣臻元帅亲自为红军巧渡金沙江纪念碑题写碑名,曾任红军干部团政委的宋任穷题写了碑铭,详细记载了红军抢渡金沙江的经过。
红军渡江纪念碑后面的一栋白色楼房就是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走进纪念馆,里面展出了大量实物和资料图片,全面地展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战况。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皎平渡就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列为云南省国情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基地;2004年,皎平渡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00个红色景点之一。如今,这里已经被建设成为以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及渡江广场为中心的红色旅游线路集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参观游览。
“金沙江流水响叮当,江西红军来渡江,不怕水深河流急,不怕山高路途长,我们下决心,渡过金沙江。”耳畔传来一阵歌声,这是当地百姓广为流传的毛泽东在渡江前编的歌。歌声清脆嘹亮,响彻在江边,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让我们记住这美丽的金沙江。
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 供图/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 摄影/吴廷海
虎头山战役遗址 供图/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按照中央红军当年的行军路线,我们已经走过宣威。回过头来再写宣威,是因为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次年,红二、六军团在宣威虎头山进行过一场赫赫有名的激战——虎头山战役。
“虎头山之战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在云南最大的一次战役。”宣威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彭庆荣告诉我。虎头山,单听名称,就是个很威风的地名,难怪红军在此虎虎生威打敌顽。红二、六军团过宣威,那已经是红军第二次过宣威了,第一次是在1935年,板桥人刘雄武曾率红九军团攻下了宣威城。1936年3月20日、21日红二、六军团相继从贵州威宁进入宣威。宣威是滇东北门户,23日,为了夺取宣威建立滇黔边根据地,红军派小分队诱敌,吸引驻城敌军刘正富旅出城聚歼,结果刘果然来了,打到酣处,刘弃指挥权逃跑,红军正欲消灭敌人,没想敌军大批援敌赶到,双方形成对峙。正在此时,红军接到总部电令抢渡金沙江,为了避免大的伤亡,便放弃作战进行战略转移。此次战役的主要战场在虎头山和陡山坡。
虎头山位于云南曲靖宣威市城北11公里的来宾镇,现在的虎头山建起了红军烈士陵园。走进虎头山,首先见到的是牌坊式大门,立于离山脚公路120多米的半山腰,坐西北朝向东南。整个大门为四柱三开间门洞式牌坊,中间高,两边略低,大门正中横梁上镌刻由毛泽东主席题写的“红军烈士陵园”六个大字,四根门柱顶部都雕塑有左右各三面相对的红旗,中间闪耀着五角星。进门后,大门正对面60米处为大理石屏风,屏风屋檐下刻着“红军精神万岁”六个大字,屏风墙上的黑色石碑上面刻着虎头山当年战斗的情况介绍。
屏风右侧是红军烈士纪念馆,内有红军文物和各种有关红军的史料图片。纪念馆背后有屏风三座,中间高大的一座刻有浮雕,展示红军指战员在虎头山高举红旗持枪冲杀的场面,令人想起虎头山吼声震天的场景。
红军烈士墓则在大理石屏风左侧50米,内用56个骨灰盒安放着300余位红军烈士的骨灰。墓前,六块巨石叠成墓碑,高7米,上刻“红军烈士之墓”六个大字。烈士墓两旁的圆柏郁郁苍苍,每年清明都有许多学生前来祭奠。墓后有百余级3米宽的青石台阶上达山顶,这里耸立着高12米的红军战斗纪念塔。塔的正面刻着毛泽东主席亲手书写的“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九个大字,背面刻有毛主席《七律·长征》诗全文,仍然是他的行草书体。站在红军战斗纪念塔前,视野开阔,当年虎头山的整个战地尽收眼底。
虎头山烈士陵园是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09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八十年过去了,当年红军用鲜血保卫的土地,没有辜负烈士的期望,如今旧颜换新貌。走出烈士陵园,我顺着红军当年长征的路线看过去,那些土路都建设成了柏油路面,两旁的民房很多,大多为钢混结构,两层、三层、四层的都有,一栋比一栋造型漂亮,来往的车辆在公路上刷刷地通过,玉米苗在地里疯长,偶尔可见几个农民在地里做活。
而宣威市,由于文化厚重,民族特色突出,已被批为中国火腿文化之乡和中国山歌之乡,成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旅游城市。
水节红军烈士纪念碑 摄影/王人天
下一站去我的家乡——英角村。英角村是宣威市羊场镇的一个村子,水节离村有两公里,水节红军烈士纪念碑是目前方圆百里内的唯一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6年,虎头山战役之后,红军转到海岱休整,3月28日,红二、六军团离开海岱,从水坪、兴德、经过我们村庄(英角村,当时叫阴角沟)上富源,寻机抢渡金沙江。
我奶奶说红军过的前三天,村庄里出现白蝴蝶集体迁徙的现象。那天中午之后,成千上万只白蝴蝶从霸王刺沿坝子、河沿朝水节方向迁徙,飞至水节后高飞朝南而去。
后来我从村中几个老人的口中得到了证实,特别是那个住在小楼上的姑奶奶讲得更加绘声绘色,说那年红军从村里过,排了很长的纵队,头已经到了紧风口,而尾尚在西心得(现兴德村),有十多里呢。又说红军曾经在我们村住了一夜。那夜红军满村皆是,不过他们纪律严明,从不抢劫村民用物(国民党是用抢的),也不住村民家中,只借住屋檐下、空房中、巷道里、大路上、场子中,有点草或覆盖物遮的地方便是最好的地方了。红军用脸盆、铁桶做饭,如需使用物件,必留字条向老乡们借,走时一一归还。
姑奶奶还说红军非常客气,白天行军打仗,晚上还歇不住,一进村里,就帮助村民挑水劈柴,有的兴致盎然地逗村民的小孩玩乐,有的教村民唱歌,有的写宣传标语,当然还有的给乡亲们讲革命道理,给这片土地撒下了革命的种子,促成了后来的播乐“九五”星火起义和兔场游击大队的成立。
那天,爷爷和奶奶正在地里干活,突然就听到像鞭炮炸响一般的声音,过不多时,他们看见一支队伍从西心得那边过来,一直朝富源方向而去,排了很长很长的队伍。当时不知怎么回事,随后又听到飞机和炸弹的声音,晚上才得知红军在水节于水井旁饮水休息时被滇军飞机盯上,一阵狂轰滥炸,导致七人牺牲,八人受伤。
我爷爷奶奶收养了其中的一个女红军,她被炸断了胳膊,在我们家养伤,当时条件极差,没有药物,以致伤口红肿化脓,又不敢去请医生,只能在村中稍通一点草药的熟人那里找些草药来给她包敷。经过爷爷奶奶一月余的精心调养,女红军伤愈,与其他几位伤员一起上路追赶长征的部队去了。
水节红军纪念碑就建在水节公路上边的山头上,这里还有七座红军烈士墓。我上到山头,一块红军烈士纪念碑耸立在前面,伴着青松回望英角村子。红军烈士墓在纪念碑的后面,均没有姓名,只有牺牲时间和立碑时间,碑上刻着二零一三年九月十五日立。纪念碑背面刻叙《红二、六军团长征过宣威日记》里红军经过英角的史实段落。我默默地查看碑上的文字,缅怀牺牲了的无名红军烈士。在那个时代,像这样牺牲的红军烈士不知有多少。山头高耸,前面一条大沟,左边火石口子的山头回溯形成很陡的陡坡,公路从陡坡而上,右前方即为公路,可以想见当年滇军追击时,红军在飞机的轰炸下冒着枪林弹雨抢占山头打阻击,是何等的机智勇敢。喝水的水井离这儿大约有300米,位于北面路的上方,井上有一棵上百年的棠梨树,枝繁叶茂,仿若一条升空的青龙,树下井旁立有“红军饮水之泉”石碑。站在碑旁,我为爷爷奶奶当年收养过红军女伤员而感到自豪,为中国的革命胜利感到高兴。
如今,爷爷奶奶早已去世,我们已无法知道那位女伤员的姓名。让我们记住那个历史时刻,记住他们带给后人的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将继续发扬红军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