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剑
近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再度陷入大规模骚乱之中。7月8日晚,印度安全部队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的一次行动中打死反政府武装“圣战者组织”领导人布尔汗·瓦尼。随后,大批民众在印控克什米尔各地举行示威活动,同印安全部队发生激烈冲突。截至7月20日,示威引发的骚乱已造成超过40人身亡,3000多人受伤。印度媒体普遍将本次骚乱视作自2010年以来该地区面临的最大危机。
“击毙网红”引发巨大争议
印度安全部队“清除”瓦尼的行动缘何成为印控克什米尔骚乱的导火索?这还得从瓦尼“网红”的特殊身份说起。
据印度媒体报道,瓦尼家境良好,父亲是一所中学校长。传言称其年少时曾亲眼目睹自己的兄长遭印度军警无端殴打,因而产生加入反政府武装的念头。2010年,年仅15岁的瓦尼离家出走,开始走上武装对抗印度政府的道路。与其他行事谨慎、害怕身份曝光的反政府武装分子不同,被击毙时仅20岁出头的瓦尼有个在全世界年轻人中风靡的爱好——自拍。他无惧相貌曝光,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公布自己身着迷彩、在野外躲避政府军警追捕时的视频和照片。高调张扬的性格和年轻的形象,使其在当地年轻人中颇具影响力,成为武装分子中的“网红”。不少印度学者指出,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极端组织成员多半来自家境贫寒、文化程度低下的社会底层,他们整日躲藏在深山老林中,过着与世隔绝的逃亡生活。而瓦尼的“事迹”却给那些不安于现状的印控克什米尔年轻人树立了一种新的“范例”:一个出身中产、形象良好、有前途的年轻人会出于对现实的反抗而舍弃自己原来的生活轨道,走上了武装对抗政府的道路。与此同时,他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发布的自拍照片,使普通青年有机会了解武装分子的“生活”,削弱了他们与反政府武装分子之间的疏离感。
印度政府将瓦尼日益增长的“人气”与号召力视作严重威胁,并悬赏100万卢比(约合1.5万美元)捉拿瓦尼。因此,安全部队追捕瓦尼的行动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当场击毙”的处置方式却引发了舆论的巨大争议。强硬人士认为瓦尼的高调张扬严重损害了印度的国家尊严与安全部队的士气,应尽快“击毙”瓦尼,避免其对地区局势构成更大威胁。另一些人却指出,“击毙”人气颇高的瓦尼恐助其成为同情者眼中的“烈士”,激化印控克什米尔年轻一代的分离主义情绪。正如印控克什米尔前首席部长奥马尔·阿卜杜拉所言,“布尔汗在坟墓中比在社交网站上更能招募武装人员”。
媒体对瓦尼被杀细节的报道同样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据印度主流时事杂志《瞭望》报道,当地目击者称事发时瓦尼正与同伙打板球,见到军警车辆后试图逃跑,在未携带武器的情况下被安全部队人员从背后射杀。分析认为安全部队人员本有机会活捉瓦尼,但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与“击毙通缉犯”的巨额奖金,抓捕者选择了直接开火。有传言称,此次针对瓦尼的行动本身就是政府精心策划的一次“表演”,不断“增长”的击毙数字已成为当局鼓吹“政绩”的新手段。令人感慨的是,在印度舆论各方激烈“论战”的同时,当地骚乱造成的伤亡数字仍在急剧攀升。
政策失当,政府难辞其咎
上世纪90年代初,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占人口多数的穆斯林群体开始发起大规模反印运动。印度政府宣称其为恐怖活动,且为了应对此起彼伏的分离主义武装分子袭击,还在该地区派驻了大量军事力量,实行了严格的军事管控。为顺利打击反抗力量,印度当局立法通过了《武装部队(查谟和克什米尔)特殊权力法》,在印控克什米尔赋予武装力量更大的行动自由和权力,允许武装部队在必要时使用武力,并根据“合理怀疑”进行无证逮捕和搜查。
军事管制的确有效压制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活动。印度内政部201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十年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事件数量与造成的死亡人数均有大幅下降。然而恐怖袭击活动的减少并未带来局势的稳定。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活动逐渐取代恐怖袭击,成为印控克什米尔动荡的主要表现。
长期的高压军事管制以及相关法律的“特殊权力”是印度武装力量与当地群众对峙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据《印度快报》报道,印控克什米尔已成为世界上军事管控最严格的地区之一,当地驻扎军警与普通居民的比例已高达1比15。面对随处可见的武装力量,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克什米尔人将外来的军警视作印度“占领军”。原本为有效打击恐怖活动而赋予武装部队的“特殊权力”,则成为“占领军”逃脱法律制裁的“保护伞”。军警在印控克什米尔“滥杀平民、随意拘捕、限制新闻自由”的报道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印度政府和军队形象,激化了当地群众的分离主义情绪。此前发生的多起大规模示威事件,皆因军警误杀儿童或强奸当地女孩的传言而起。尤其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任何充满仇恨情绪的传言都能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成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的导火索。而参与镇压的武装力量,在“特殊权力”的庇护下,同样会因“措施失当”而起到“助燃”的作用。在此次镇压骚乱的行动中,军警在镇压示威人群时大量使用非致命性霰弹枪,虽减少了伤亡人数,却给示威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感,并“在每一个目击者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同时,这种“非致命”武器也难以完全避免伤亡的发生。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在2010年〜2014年间,仅斯利那加一地就有16人因被击中而失明。
地方政府难有作为
自1996年起,印度政府结束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总统直接管理,试图以地方议会选举的温和政策吸纳各派参与主流政治,平息民众不满情绪。在武装力量强力反恐为选举保驾护航的配合下,数年来该地区选举的投票率已呈上升趋势。当地民众厌倦了动荡局势,希望选举能早日结束印控克什米尔的军事化管控,使该地区政治正常化。但长期的高压政策使民众的政治权利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加之印控克什米尔在印度联邦中的地位未定,因此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印度中央政府拉拢地方势力的工具,难以形成代表地方与中央政府协商共治的政治力量。虽然历届选举产生的政府顺应印控克什米尔民众要求,呼吁中央政府撤销《武装部队(查谟和克什米尔)特殊权力法》、恢复地区自治、收回军队占有土地,但均未实现。
在地方治理层面,由于印度军队长期主导印控克什米尔政策并凌驾于地方政府之上,民选政府执政效率低下,难有作为。尤其是在面对大规模骚乱时,民选政府无力干预武装力量行为,往往备受指责,威信全失。此次印控克什米尔爆发大规模骚乱,印度总理与内政部长在召开应对克什米尔危机的会议时,该地区首席部长梅赫博芭·穆夫提竟未出席。舆论纷纷抨击现任首席部长系莫迪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傀儡”,在克什米尔危机中缺乏必要的话语权。而地方政治力量在基层治理与应对骚乱中的缺失,使其无法起到中央与地方、军队与民众之间“润滑剂”的作用,从另一方面也使得印度中央镇压骚乱的决策难以在地方获得有效支持。
尽管印度内政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在7月19日的议会发言中称布尔汗·瓦尼受到了“巴基斯坦的支持”,但印度智库学者与媒体普遍认为内政因素已经超越巴基斯坦干预因素,成为印控克什米尔局势恶化的主因。不少学者呼吁莫迪政府应该及时调整“过时的”应对策略,缓和印控克什米尔人的极端化倾向,避免在全国范围酿成大规模的族群与教派冲突。尤其是在极端化思潮越来越多地借助社交媒体扩散的趋势下,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断网、查封报纸、封锁消息已经变得徒劳。一些反恐专家更忧心地指出,在“伊斯兰国”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若不妥善解决印控克什米尔问题,长期被仇恨浸染的克什米尔山谷,可能会在这一轮全球恐怖主义瘟疫中对印度乃至整个次大陆带来巨大的威胁。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