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
两年一度的北约峰会,于2016年7月8-9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峰会的主旨是面对恐怖主义、俄罗斯和中东不稳定三大挑战,进一步加强北约的集体防御和威慑能力,以应对来自所有方向的威胁。北约作出加大在中东欧的军事存在、为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提供更多支持、将网络空间纳入北约行动领域、将接纳黑山共和国为第29个成员国等多项决定。北约宣布从2017年起向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派驻四个营的多国部队,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将分别承担在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驻军的领导责任。美国将牵头在波兰建立一个北约营部,这是北约“四营”计划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作为在东南欧军事部署的举措,北约计划在向罗马尼亚派驻一个旅的多国部队的基础上,为东南欧量身打造北约的军事存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还说,北约在欧洲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已具备初步的作战能力。这就意味着美国部署在西班牙的军舰、设在土耳其的雷达以及建在罗马尼亚的拦截阵地,现在可以在北约指挥控制下共同运作。
华沙峰会硝烟起
被称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此次北约峰会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果,就是宣布采取军事大动作应对俄罗斯“威胁”的战略决定。北约向俄边界附近大举增兵、设立军事指挥部,意欲与俄罗斯进行军事对峙的色彩日益浓重。尽管北约领导人一再强调,北约驻军东欧四国是防止俄罗斯再度吞并前苏联波罗的海共和国的部分领土,北约导弹防御系统完全是防御性的,但北约此次军事力量重新强化与集结,是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兵员调动,对俄罗斯堪称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此,俄罗斯认为北约的决定是基于虚假的俄罗斯威胁论,称北约峰会为欺骗的峰会,“防范根本不存在的危险”。俄罗斯总统普京指责北约故意突出反俄倾向,在俄边境附近的军事集结是蓄意破坏欧洲数十年来形成的军事平衡。俄将对北约的集结作出“充分回应”,但是俄不会被拖入一场代价高昂的军备竞赛。作为报复性措施,普京誓言加强战备,回应北约“进逼”:为西部军区增加三个旅的兵力、在西部的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短程弹道导弹、启用克里米亚空天军新靶场、火箭“被迫瞄准”罗马尼亚和波兰、设置俄海军“反介入圈”、多艘潜艇部署黑海向北约示威、战略火箭兵密集演练……
显而易见,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对峙,较之2014年9月北约峰会之后进一步升级。乍一看去,东欧上空重新弥漫着一股硝烟味,冷战时代的军事与战略对抗似乎在重演,而且愈演愈烈。
北约东扩乃祸根
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说到底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北俄关系无疑是美俄关系的晴雨表。冷战结束后,欧洲地缘政治和军事力量平衡发生巨变,美国对俄政策从遏制转变为遏制与融合并举,与前敌手建立了“既非盟友、也非敌人”的新型合作关系,北俄关系在经历了数十年敌对后出现了起色,双方曾经严肃讨论过有朝一日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然而今天,美国和北约一再把俄罗斯看作威胁,双方增强互信与扩大合作抵御共同风险的机会之窗最终关闭。究其原因,北约东扩是俄美关系恶化的祸根。
冷战结束至今,北约共进行了四次扩大,成员国由冷战前的16个增至现在的29个。第一轮东扩主要涉及东欧地区;第二轮东扩的主战场转移到独联体地区;第三、四轮东扩吸纳西巴尔干地区国家入约,表明北约在东扩的同时,日益看重南翼的安全防务。至此,北约构筑了北起波罗的海,中间经黑海、高加索,直至中亚的“弧形战略防御线”。由于北约东扩直接影响到俄罗斯在中东欧地区的利益,并对俄国家核心战略利益构成威胁,因此遭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并成为多年来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反复争执的焦点。普京为北约扩张划下的地理界线是:“乌克兰和格鲁吉亚这两个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能加入北约。”2014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正是北约不断挤压俄战略空间的反弹。俄军出其不意占领克里米亚,旨在捍卫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普京明确表示,北约东扩和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是俄与西方关系受损的主要原因。
乌克兰危机对北约来说无疑是措手不及的新挑战,令北约的东部盟友不安。波罗的海三国与波兰因此要求北约长久派驻军队,以保护其免受俄罗斯侵略。俄罗斯在黑海的军事扩张,也引起北约另外两个成员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担忧。北约因此指责俄罗斯持续的侵略行为将挑起北约的反应,促使盟军增强在东欧的军事存在,进一步加强北约集体防御和威慑能力,以保护成员国的安全。俄罗斯则更加强烈谴责“北约东扩危险堪比恐怖主义”,只为其成员国提供安全保障,却没有顾及其他国家的安全。
究竟是北约东扩将俄罗斯逼入窘境,还是俄罗斯的“帝国逻辑”将北约视为敌人?应当说双方都未摒弃冷战思维,责任首先在美国。乌克兰危机后,北约中止了与俄罗斯的一切合作。双方不仅分道扬镳,而且剑拔弩张,几乎兵戎相见。
博弈加码未穷期
北约东扩使得欧洲东部成为其与俄罗斯的博弈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双方博弈升级,导致欧洲安全局势愈发紧张。2016年2月13日,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声称,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已滑向“新冷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双方博弈可能蕴藏和引发的危险。他呼吁西方摒弃针对俄罗斯的“遏制学说”,而应与它团结起来,共同解决现实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新冷战”之说是一种对当前紧张状态的警示,提醒人们“新冷战”不能、也不应成为一种新的挑战。
从目前国际关系的现实和北约与俄罗斯的现状来看,“新冷战” 尚显遥远,更不大可能爆发热战。25年前的那场冷战具有鲜明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对抗色彩,但今天俄罗斯与北约之间并不是因为意识形态原因产生冲突。在全球恐怖主义背景下,北约与俄罗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共同威胁与挑战,需要联手协作,协调行动。双方都受制于内政、经济和外交等多重因素,都无力承受打一场战争带来的高风险代价。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使其难以贸然做出动武决策,北约内部则并非铁板一块,处理对俄关系思路不同,而且财政拮据,军费短缺,纠结中只得威慑俄罗斯,安抚成员国。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经说过:“北约和俄罗斯都将继续存在下去。因此我们确实不能忽视彼此。不管怎样,我们都将维持一种关系。问题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华沙峰会虽表明北约在增强防御能力,但是双方对话的窗口并非总是关闭。北约同时表明并不希望与俄掀起新冷战,愿意与莫斯科展开对话,恢复建立互信的机制,因为俄罗斯可以是竞争者、敌人、朋友或伙伴,甚至可能同时扮演这四个角色。
成立于2002年的俄罗斯-北约理事会是北约与俄进行对话磋商的论坛机制和重要渠道。此后北约与俄罗斯关系虽跌宕起伏,但并没有“死机”。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寻求“重启”对俄关系,北约也曾尝试推进与俄罗斯合作,一度将其视为“伙伴”而非敌人。2016年4月20日,北俄互动在中断近两年后恢复,虽因对乌克兰问题等有严重分歧而未果,但北约秘书长说,那是一次有用的交流。此次华沙峰会后,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大使级会议于7月1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北约向俄方通报增兵东欧决定,力图缓解欧洲紧张局势,普京总统也作出了一些和解姿态。
综上所述,北约与俄罗斯的战略对抗虽然进入短兵相接阶段,但是双方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都在用危险的“近身对峙”来进行底线博弈。为此,擅长战略博弈的普京,恐怕不会让“近身对峙”演变为“近身肉搏”。始终存在的国家利益分歧,使得北约与俄罗斯关系无论如何发展,都包含着利害冲突。未来一段时间,夹缝中发展、摩擦中角力,仍将是俄与北约关系的现状。双方将在有限空间的有限谈判里继续剑拔弩张,军事对峙恐将常态化。但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利弊出发,双方都深谙“斗而不破”才是相处之道。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