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华
2016年7月15日,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开幕。来自亚欧53个成员的领导人围绕“亚欧伙伴二十载,互联互通创未来”的主题,商议亚欧会议合作机制如何坚持初衷,应对挑战,开启亚欧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第三个十年。经过两天的对话与交流,会议发表了《乌兰巴托宣言》和主席声明,在充分肯定亚欧新型伙伴合作进程20年重要成就的同时,发出加强亚欧伙伴关系、聚焦务实合作、推进各领域互联互通和促进会议内容多样化等倡议。
应运而生,二十年里成员增加了一倍
成立于1996年、现由53个成员组成的亚欧会议是联结亚欧两大洲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国际对话与合作机制,也是全球最大的论坛性跨区域合作机制。
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交流源远流长,古代“丝绸之路”成为双方平等交往的历史纽带。但伴随近代西欧列强的殖民东侵,亚欧关系逐渐具有了不平等性质。二战结束不久,世界进入冷战状态,在冷战的制约下,亚欧之间没能建立起平等互利关系。随着冷战结束、世界格局转换、全球化快速推进、东亚崛起和欧洲一体化深化发展,亚欧关系才出现巨大而深刻的历史性转折。1994年7月,欧盟制定了《走向亚洲新战略》,主张与亚洲进行更广泛的对话,建立一种建设性、稳定和平等的伙伴关系。1994年11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提出召开亚欧会议的倡议,得到各方广泛积极响应。1996年3月1日至2日,首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标志亚欧会议正式成立。会议发表的《主席声明》明确指出了亚欧会议的宗旨——促进发展全面的亚欧新型伙伴关系,以加强亚欧之间的联系,并为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亚欧会议合作机制架构起亚欧新型伙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平台,二十年来各成员以“突出和扩大共识,增进理解和友谊,促进和深化合作”为目标,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开放、循序渐进、协商一致”的原则,形成了以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和高官会议为核心,包括其他部长会议和各类民间交往活动的多层次、多渠道、多维度对话与合作机制。其框架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政治领域,亚欧会议发表的宣言和声明可以对当事国形成一种舆论和道义上的力量。在经贸领域,亚欧会议在推进贸易和金融便利化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在社会文化领域,文明对话活动意义深远。亚欧基金作为亚欧会议唯一的常设机构,截至2015年底已在成员国举办了700多项活动,直接参与者达两万人次。
亚欧会议成立时成员包括东盟七个成员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越南)和中国、日本、韩国,欧盟15个成员国(意大利、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以及欧盟委员会。2004年,亚洲的柬埔寨、老挝、缅甸及欧盟10个新成员(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加入;2006年,蒙古国、印度、巴基斯坦、东盟秘书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六个新成员加入;2010年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三个新成员加入;2012年孟加拉国、瑞士和挪威三国加入;2014年克罗地亚和哈萨克斯坦成为新成员。经过这五轮扩容,亚欧会议的地域覆盖范围已由最初的东南亚、东北亚、西欧,扩展至欧洲大部、大洋洲、南亚和中亚地区,成员数量增幅超过一倍,由1996年初创时的26个增加到53个,囊括了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几乎所有的重要经济政治力量。
需要新动力的推进
在推动亚欧新型伙伴关系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二十年来,亚欧各国也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恐怖主义抬头等一系列挑战,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欧会议合作进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面临的问题也日渐明显。首先是不平衡性问题。合作进程中欧方不仅在成员数量上占优势,而且其总体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区域内部一体化程度均明显强于亚方,从而享有突出的“集团优势”。其次是机制化问题。亚欧会议主要采取论坛对话方式,其通过的会议文件无约束力,而且至今也无常设秘书处和组织宪章。“全体一致通过”这一决策方式严重影响了亚欧会议整体功能的发挥,各种倡议的后续执行力度非常有限,故一些人称其为“空谈俱乐部”。第三是合作效率问题。合作进程中缺乏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合作内容不够深化,虚多实少,倡议多于行动,议题过于宽泛而没有重点,无法有效地集中合作资源。加之亚欧会议的知晓度和能见度在大众传媒和民众中不高,所以其合作效率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都非常有限。第四是遭遇一体化挫折的欧盟引领亚欧合作的动力削减。亚欧会议原是欧盟实现其“有效多边主义”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普遍的经济衰退促使保护主义、民族主义等反全球化力量兴起,同时欧盟的一体化进程自欧债危机以来一再严重受挫,导致欧盟无法继续凭借自身的经验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的力量,这也给亚欧会议带来了负面影响。
从互联互通做起
中国是亚欧会议创始成员,中国总理出席了历届首脑会议,并就亚欧合作累计提出了28项倡议。在2014年第十届峰会上,李克强总理呼吁亚欧会议应加强互联互通合作,得到各方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在这次乌兰巴托峰会上发表了题为《亚欧伙伴命运与共,合作升级再谱新篇》的发言,提出了创新亚欧合作理念、增添亚欧合作动力、夯实亚欧合作人文基础三点重要倡议,而且在峰会重要成果《乌兰巴托宣言》和主席声明中得到充分反映。中国将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将经济活动和投资项目集聚在交通运输走廊的沿线或节点枢纽,推动交通运输走廊转化为辐射、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的经济走廊。
在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前后,很多亚欧会议成员(欧盟及其成员国、俄罗斯和蒙古国、中亚和南亚国家、东盟及其成员国)已经意识到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亚欧贸易的增长,纷纷出台“泛欧交通网”、“欧亚经济联盟”和“大欧亚伙伴关系”、“草原之路”、“光明之路”、“东盟互联互通总计划”、“全球海上支点”等构想规划,以加强地区内部和跨地区的互联互通,并成立了相应的投融资机构。但是,受制于地理障碍以及当前全球经济的低迷,单一的国家和地区力量难以支撑规模庞大、建设周期漫长的基础设施项目。而且,这些互联互通的方案所覆盖的地域还面临着各种传统或非传统安全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亚欧会议作为一个灵活的、多层次的软机制,可以成为各方开展对话和政策协调的平台,以共同合作来降低融资成本和地缘风险。
第三个十年的亚欧会议合作进程正在起步,当前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也更多,亚欧各国需要一起行动,共迎挑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愿同亚欧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接,促进亚欧各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国际安全团队首席专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