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康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及半导体激光等综合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疗效。方法 280例UACS患者, 慢性咳嗽时间均持续>8周, 而且都曾按照慢性咽喉炎或慢性支气管炎等口服或静脉滴注给药治疗, 咳嗽症状未明显改善, 再运用超声雾化及半导体激光照射鼻腔, 并配合鼻腔滴药等联合治疗。结果 280例UACS患者经过综合治疗10 d以后, 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治愈率为76.6%(134/175);合并慢性鼻炎患者治愈率为72.6%(61/84);合并鼻-鼻窦炎患者治愈率为 66.7%(14/21);总治愈率为 74.6%, 但缓解率均为100.0%。随访1~6个月无一例加重。结论 运用超声雾化及半导体激光并配合鼻腔滴药等综合治疗UACS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超声雾化;半导体激光;鼻部疾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46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极为重要的防御性反射, 不但有助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有害因子, 而且当较大异物卡喉时如能及时产生咳嗽反应, 则能避免气道堵塞、出血等, 从而挽救生命, 但是过度严重和剧烈的顽固性咳嗽, 则可严重妨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以及睡眠, 给患者带来痛苦。UACS是由上呼吸道疾病通过鼻分泌物后流和(或)炎症刺激引起咳嗽的统称;是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部, 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 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但UACS患者常常首诊于内科, 由于临床医师对鼻部疾病重视不够, 导致误诊、漏诊, 从而延误了局部治疗。现将本院运用超声雾化及半导体激光等综合治疗280例UAC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0~2015年治疗280例 UACS患者, 其中男71例、女209例, 年龄21~87岁。其中有鼻涕后流+慢性咳嗽患者95例, 而有鼻涕后流+慢性咳嗽+咽喉部异物感患者185例。所有患者慢性咳嗽病程均>8周, 最长病史10余年, 均曾按照慢性咽喉炎或慢性支气管炎等口服或静脉滴注给药治疗, 咳嗽症状未明显改善。280例患者均已排除某些抗高血压药物服用病史及外耳道异物、外耳道耵聍, 并且行辅助检查:①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喉镜检查, 鼻咽部均可见脓性或黏性分泌物;②鼻镜检查或变应原检查175例合并变应性鼻炎, 84例合并慢性鼻炎;③鼻窦CT检查发现21例合并鼻 -鼻窦炎;④胸部X线片或肺部CT检查, 排除慢性支气管炎、气管异物等;⑤胃镜检查或食道钡餐造影排除胃食管反流;⑥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175例(62.5%)、慢性鼻炎84例(30.0%)、鼻-鼻窦炎21例(7.5%)。症状包括鼻涕后流、咽喉异物感及慢性咳嗽。
1. 2 方法 采用鼻后滴漏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 对280例UACS患者运用超声雾化(克林霉素0.5 g+地塞米松5 mg, 咳嗽症状较重或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者加用糜蛋白酶4000 U)吸入, 以及半导体激光 (波长810 nm, 光斑直径5 mm, 功率50 mW)照射鼻腔联合治疗, 对合并变应性鼻炎者, 鼻腔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和(或)H1受体拮抗剂滴鼻, 合并慢性鼻炎或鼻 -鼻窦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减充血剂交替滴鼻, 2次/d。超声雾化吸入及半导体激光照射鼻腔1次/d, 每侧鼻腔半导体激光采用非接触性照射10 min/次, 超声雾化时嘱其嘴吸气, 鼻出气。
1. 3 疗效判定标准[3] 治愈:咳嗽消失;好转:咳嗽减轻, 不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无效:咳嗽症状、体征无改善, 甚至加重。缓解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280例UACS患者经过综合治疗10 d以后, 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175例)治愈134例、好转41例, 无效0例, 治愈率为 76.6%(134/175);合并慢性鼻炎患者(84例)治愈61例, 好转23例, 无效0例, 治愈率为72.6%(61/84);合并鼻-鼻窦炎患者(21例), 治愈14例, 好转7例, 无效0例, 治愈率为66.7%
(14/21);总治愈率为74.6%, 但缓解率均为100.0%。随访1~6个月
无一例加重。
3 讨论
UACS是指各种鼻炎(变应性及非变应性)、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上呼吸道疾病相关的慢性咳嗽[4-6]。UACS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 而鼻部炎症又是UACS的主要病因。除此之外, 咽喉部、气管、支气管、肺部、上消化道疾病, 如咳嗽变异性哮喘、胃 -食管反流性疾病及某些抗高血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也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7-9], 因此还需作相关检查并详细询问病史加以鉴别。UACS患者常常具有以下特点:①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 以白天为主, 入睡后较少咳嗽;②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③鼻后滴流;④咽后壁黏液附着感和(或)频繁清嗓;⑤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后咳嗽缓解。UACS常被临床医师忽视, 从而延误局部治疗。咳嗽患者病因复杂, 而且大多首诊于内科, 由于临床医师对鼻部疾病的重视程度和把握不足, 从而导致误诊、漏诊。使得诊断不明确, 导致治疗效果不满意。
本文280例鼻部炎症引起的UACS病例中, 年龄21~87岁, 病程均>8周, 最长病史10余年, 症状包括鼻涕后流、咽喉异物感及慢性咳嗽, 均经过单纯药物口服或静脉滴注治疗, 但效果均不理想, 说明目前由鼻部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还不为大家所重视。鼻部疾病中又以合并变应性鼻炎175例 (62.5%)最多、慢性鼻炎84例(30.0%)次之、鼻 -鼻窦炎21例(7.5%)较少。本文280例UACS患者除鼻腔滴药以减轻鼻腔分泌物渗出外, 用克林霉素、地塞米松超声雾化时嘱其嘴吸气, 鼻出气, 有助于鼻腔药物的吸收, 超声雾化颗粒细小(直径1~5 μm), 不但较单纯鼻腔滴药吸收均匀、彻底, 而且对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均有治疗作用, 从而加强了局部消炎作用, 减少了局部分泌物的渗出。波长为810 nm的半导体激光属近红外光谱, 它对皮肤、脂肪和肌肉组织及骨组织具有最大穿透力, 在一定剂量内对组织不会造成不可逆损伤。低强度激光照射可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起双向调节作用, 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 抑制细菌生长[10]。该激光照射鼻腔有助于鼻腔炎症吸收, 减少分泌物渗出, 不仅对浅部病变有效, 而且对鼻咽深部组织病变有很好的疗效。本文280例UACS患者经过综合治疗10 d以后, 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治愈率为 76.6% (134/175);合并慢性鼻炎患者治愈率为72.6% (61/84);合并鼻-鼻窦炎患者治愈率为66.7% (14/21);总治愈率为74.6%, 但缓解率均为100.0%。随访1~6个月无一例加重。说明运用超声雾化及半导体激光等综合治疗UACS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将为临床UACS的治疗提供一种方便可行、易推广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杰.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17):151-152.
[2] 邓燕飞, 郭永清, 杨海斌.鼻后滴漏综合征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 22(14):660-66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4:76-78.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 31(2):177-185.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2):104-107.
[6] 洪建国.儿童变应性鼻炎伴发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治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46(1):21-22.
[7] 汤长文, 李国平.慢性咳嗽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西南军医, 2010, 12(1):112.
[8] 李建华, 宋丰贵.老年人慢性咳嗽68例病因及频率分布特点分析.中国老年医学杂志, 2009, 29(3):755-757.
[9] 庄碟微. 76例老年人慢性咳嗽临床分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1):68-71.
[10]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57.
[收稿日期: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