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新 罗曼华
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期,也是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决胜之期。对此,必须清醒认识安全生产工作所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也就是四个维护:维护社会财富、维护人民幸福、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形象,不断增强全社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扭转当前的安全生产被动形势,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一、 安全维护社会财富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此过程中劳动者难免会受到来自作业场所、劳动工具乃至自然界的伤害,同时给社会财富造成损失。在农业社会这种伤害及损失的范围和程度有限,而在进入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之后,安全生产就成为一个必须严肃对待的重大社会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是全社会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社会财富持续增加,并且在2010年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处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高峰期,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無数安全事故给社会财富造成重大损失,并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事业的进展。
安全事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破坏是巨大的。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世界各国平均每年支出的事故费用约占总产值的6%。国际劳工局编写的《职业卫生与安全百科全书》指出,事故总损失就是防护费用和善后费用的总和;在许多工业国家,善后费用估计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至3%,事故预防费用较难估计,但至少等于善后费用的两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1997年撰文指出,全世界每年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球国民经济产值(GNP)的4%,至于由此所致家破人亡和社会破坏而带来的损失则难以数计,由此也可看出安全对于维护社会财富的巨大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活动更为活跃、劳动就业人员连年增多,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也在持续增长,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同以往相比其危害更加严重,经济损失更加巨大,社会影响也更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财富的作用就更为突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动作用更大,意义更为深远。
二、安全维护人民幸福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谋取幸福。人民群众的幸福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和平建设时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主要的威胁就是事故灾害。要坚持科学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就必须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生命安全。特别是在如今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的情况下,全社会对安全的需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如果安全工作抓不好就会损害广大劳动者的安全权和健康权,也不可能有经济的持续发展。2015年,我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导致66182人死亡,给人民生命财产及家庭幸福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劳动者和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建设幸福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还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马克思指出:“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抓好安全生产,一方面能够减少和消除生产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职业卫生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都能有效保障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维护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幸福,体现以人为本。
三、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条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从总体上讲还不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前进道路上能够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也在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注重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可靠保证。
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而没有一个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将无从谈起。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对广大公众的心理影响和对社会局势的影响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是多方面的。1968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煤矿爆炸事故导致78人遇难,引发了全国性的罢工;1984年和1985年,日本三池煤矿和三菱镁矿的矿难事故造成140多人死亡,舆论哗然,致使日本政府关闭国内煤矿。煤炭行业是我国的高危生产行业,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12月,在14个月时间内全国连续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恶性事故6起,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全国各地已经多次发生因安全卫生问题激化而集体请愿或上街游行等事件,部分省市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涉及安全卫生条件和工伤保险的已超过50%,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目标更是对安全生产提出了直接的要求。要实现和谐发展,首先必须坚持安全发展,就是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要求国民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各个行业领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都要建立在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之上。要做到安定有序,就要求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离开安全生产,这些都是无法想象的。
四、安全维护国家形象
我国的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也不单纯是一个国内问题,在国际上也广为关注。
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政府的重大责任和义务。如果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劳动者职业病发病率过高,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将会十分不利。20世纪80年代,国际友好人士就曾对中国领导人提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希望中国不要成为世界工业生产事故大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促进自身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上已经出现了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一体化的趋势,欧洲、美国等工业化发达地区和国家认为,由于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的参与,各国劳动安全卫生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在劳动条件改善方面投入不够使其生产成本降低所造成的“不公平”是不能接受的,并已采取了协调一致的行动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中国在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但作为社会文明进步重要标志之一的安全生产状况却落后于经济发展步伐。2001年在上海举行的安全生产论坛上,美国劳工部副部长纪傅瑞在所作《安全生产规范的全球化》的发言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的全球一体化,经济贸易问题无法同社会问题截然分开,落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将对参加国际经济竞争产生不良影响。新世纪之初,国际上有关煤炭组织就曾号召世界进口煤炭国家抵制进口“中国带血的煤”。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就业总人数有27亿多人,每年发生各类生产伤亡事故2.5亿起,有1.6亿多工人因作业场所危害而患病。而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从事有毒有害生产的企业数量约有1600万家,近2亿劳动者不同程度地遭受职业病危害;到2010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5万例,其中尘肺病为67.6万例,问题十分突出。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从我国情况看,职业病对劳动者生命与健康的危害都不亚于生产事故,这一状况如不改变同样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安全生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端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经济发展角度讲,它是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和前提;从政治角度讲,它是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从社会进步角度讲,它是人民群众平安幸福、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對此,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在维护社会财富、维护人民幸福、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形象等方面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扎实可靠的安全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