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民粹与洛克菲勒

2016-08-04 08:18
第一财经 2016年29期
关键词:洛克菲勒

在当前体育投资一片火热之下,本期封面故事似乎颇为应景。我们的新一线团队透过采访和多方搜集的数据,告诉你哪些是中国最棒的运动城市,影响人们的消费因素又有哪些—这一定可以给市场以启发。如你在文中看到的,除了耐克、迪卡侬和亚瑟士等正在试图抓住中国体育消费升级机会的大公司,一些新公司也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公司的布局以及人们运动热情的提升,找到了发展机遇。它们立足缝隙市场,服务运动人群,并产生与之相关的大数据。这不仅让这份研报榜单更具参考价值,也让整个生态更为丰富了。新公司带来的创新促进了产业繁荣。

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大公司和投资机构正在海外寻觅更好的投资标的。频频出手的王健林自不用提—不管李彦宏买不买AC米兰,国内想出手的公司太多了—并购海外资产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几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屡见不鲜,就像当年的日本。但我觉得这一轮海外并购热更多是为了解决国内创新不足的问题,投资人并不缺钱,只是国内没有足够多的好项目,当然也与许多领域的竞争已经过于激烈有关。一些投资基金正在进入印尼这样的冷僻市场,现在连印度都已经挤满了中国公司。类似的投资往往带有战略意味,也为了增强本土竞争实力。比如,本期的一篇公司新闻提到的,尽管巨人网络没能成功从腾讯手中抢走Supercell,但它也买到了一家盈利还不错的以色列游戏公司Playtika。老枝要发新芽,并购当然是最直接的手段。

在这一层面全球化已经是空气与水一般的存在—毕竟资本是流动的,创意无国界,它们既无民族主义倾向,也无意识形态,这便显得与当前这股席卷全球的民粹浪潮格格不入。我们知道,民粹往往出现在金融危机后时代,无论是特朗普、脱欧公投,还是那群对着肯德基里的顾客拍照并大喊大叫的人都向我们暗示,眼下全球乃至中国的经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提振。

在中国,当投资都涌向了新兴领域,有一种奇怪的抱怨是互联网影响了实体经济—前者玩的是估值,而后者挣钱则太难了。实际上,互联网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在本质上与1860年代的石油并无不同—石油从那时起代替棉花成为新的工业投资重点—每个创业时代都有它的“黑金”,会激励一群淘金者不顾一切投身其中,这就避免不了一个乱糟糟的景象,就像那个旧年代一样,炼油业的利润率一度高达100%,但洛克菲勒最终战胜了无数个竞争对手,这才是商业最有趣的地方。如今的BAT与当年的洛克菲勒石油公司并无本质不同,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谴责这一现象毫无意义,还是要看根本。

中国在创新上的确存在着巨大的障碍。民粹当属其一。但你还要看看民粹思维为何愈演愈烈—中国内需严重不足,与国企和政府机构分走的那块蛋糕相比,民众的收入太低了,以至于无法支撑起更有效的消费,正是这一点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活跃度。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还征收什么房地产税,无异于在中国的中产阶级肩膀上再加一副担子,也必然使经济更雪上加霜。

上述的一切恐怕才是更该警惕的。

猜你喜欢
洛克菲勒
102岁洛克菲勒家族族长去世,美国首富如何富过三代?
洛克菲勒的四季
一列属于自己的列车
改变命运的施爱
快乐的富豪
阅读理解两则
巧获证据
洛克菲勒摔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