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俞灵琦
解码创业秘密: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
文 俞灵琦
会不会飞没关系,但最好做一个不可或缺的人,从点子到公司,从成长到成功,一切都从灵光乍现开始。
作者:李笑来
真的无法细数斯坦福大学里所孕育出的精英——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罗技、特斯拉汽车、Firefox、艺电、太阳微系统、NVIDIA、思科、硅谷图形及eBay等公司的创办人,每一个都是高科技产品的领导者及富有创业精神的人才,斯坦福大学不仅有30名富豪企业家及17名太空员校友,而且是培养最多美国国会成员的院校之一。在《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这本书中,作者结合YC孵化器和斯坦福大学联手打造的“年轻人如何创业”课程内容,并结合了作者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感悟,向当下年轻的创业者们分享了许多互联网趋势下团队、销售、市场、融资等方面的创业干货。笔者认为,对于那些刚刚走上初创道路的青年创客们来说,这本书犹如导游手册一般,会告诉创客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如何取舍,如何抉择。
全书围绕着山姆·奥特曼的创业四要素展开:创见(Great Idea)、产品(Great Product)、团队(Great Team)和执行(Great Execution),并且用了“创业始于创见、创业团队十条军规、做一个有灵魂的产品、创始人的创业基因、执行为什么那么难、创业公司的成局与败局、天使投资人最在意的那些事、最好的投资方式是学习以及沟通之道”等十个章节来分享创业的一些心得。
在“创业”的理念上,笔者是比较认同的——在作者看来,所谓“创业”,不是随随便便搞个公司或者开个饭馆就叫创业——那些顶多算作“营生”。他们所关注的、讨论的、研究的、学习的,是那种“最终真真切切地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从0到1”的伟大公司。
笔者也认为创业并不应该把商业价值放在第一位,而是在定目标时,需要考虑想要做什么,想要为这个时代改变什么,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如何能收获真金白银,而是在于这个创意让世界发生了新的进化。就像笔者很喜欢的一句名言那样:“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改变世界,而钱只是实现改变世界的一样工具而已,不可以本末倒置。”
在中国不缺“改变世界”的野心,但是其中有些人野心勃勃,思维敏锐,已经嗅出了市场的动向,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拿到风投,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一些人,虽然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但是却发现公司的运营模式不够成熟,不能实现盈利,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不幸怪罪于没有机会,甚至还因此传出一句玩笑话:“机会像雨点一般朝我打来,但却被我一 一 躲过”,而对于眼下中国年轻的创业者,他们所或缺的不是机遇,而是去抓住机遇并实现自己梦想的方法。在这个层面上,本书是十分具有思想启发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作者熟悉创投双方的标准和心态,在书中逐一将心得和经历与读者进行分享。
此外,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之间存在差异,中国的创业环境和西方的创业环境之间也存在差异。所以,在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尽管可以学习西方最先进的例子,却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和经验。针对中国年轻人喜欢模仿借鉴的特性,作者因为具有和西方同行对话的能力,便从他的经验和真实事例中给出指导意见,让年轻的创客们能够少走弯路,径直向前。
从点子到公司,从成长到成功,《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让创业的坑洼变得畅通无阻,将成功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化为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