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

2016-08-03 10:23杜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8期
关键词:躁动优质护理

杜丽萍

【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方法 160例胸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 各80例。常规组均给予手术室一般护理, 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躁动程度评分:62例0分、14例1分、4例2分;常规组:41例0分、17例1分、14例2分、8例3分。研究组躁动程度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胸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实施优质护理且在麻醉诱导前5 min导尿能够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术后躁动程度, 提升患者舒适度, 可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优质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70

胸科手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由于此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术后的不同体位以及插管都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 大部分胸科手术患者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情况[1]。通常情况下, 定向能力障碍、兴奋以及躁动等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极为常见, 而患者多会表现为呻吟、兴奋以及哭喊, 这些表现均提示患者多为循环系统障碍, 心率以及血压也将发生明显变化, 不但如此, 还增加了患者坠床、伤口裂开或导管脱出等不良情况。本次研究将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本院胸科手术患者160例为本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 各80例。研究组中男61例, 女19例, 年龄37~74岁, 平均年龄(56.3±10.3)岁;常规组男58例, 女22例, 年龄39~77岁, 平均年龄(58.4±11.2)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ASA评分均为II级,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探视, 满足患者合理需求, 麻醉后对患者充分导尿, 术后待患者自然苏醒。

1. 2. 2 研究组 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所有护理人员均接受相关的知识培训在对患者进行护理, 对患者的承受能力和心理状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告知患者手术室的情况以及操刀医师的信息, 提前使患者对手术室有整体的认识和了解。提前使患者明白进入手术室后的不良刺激以及反应。

1. 2. 2. 1 术前护理 为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 提升患者的自信心, 在术前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辅导。术前对患者的承受能力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详细评估, 视患者心理状态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告知患者手术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 使患者尽快熟悉手术环境。可通过图片或一对一指导消除患者术前恐惧心理。在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时需要注意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疏导方法, 重点讲解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恢复。委婉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导致的胸腔引流管刺激、排尿需求或肢体不适等, 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促进患者的机体自我调节能力。

1. 2. 2. 2 术中护理 手术室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 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 指导患者用良好心态面对手术治疗, 尽快适应手术环境。手术室仪器应当整齐摆放, 调节光线、温度以及湿度等。术中尽可能降低患者的暴露面, 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意外情况的发生, 于麻醉诱导前5 min进行导尿。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1. 2. 2. 3 术后护理 术后及时给予患者有效镇痛, 确保患者术后体温在正常值范围内, 告知患者严禁生硬以及过冷食物, 术后患者在排便时要防止过度用力。因体内的麻醉剂依然存留麻醉效果, 故护理人员要尽可能排除坠床以及躁动等安全隐患, 及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极其重要, 可有效缓解患者情绪, 降低发生躁动的可能性。

1. 2. 2. 4 不适感适应期护理 术后需要尽快帮助患者提升心理的扩阈值, 帮助患者适应术后的不适感。主要体现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前, 强调麻醉后的不适感症状, 使患者能够对不适感有理性记忆, 提升患者苏醒阶段对不适感的认知程度, 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镇静药物的效果, 使患者能够保持平稳和安静的情绪, 最大程度对疼痛的耐受性, 可在麻醉诱导前5 min给予导尿。对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尽快导尿能够减轻患者导尿所致的不适感, 充分体现出了人文关怀。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躁动程度。本次研究将患者的躁动情况分为0分:患者无躁动, 能够配合完成手术, 始终保持安静。1分:患者有轻微的躁动, 通过语言或肢体沟通能够明显改善。2分: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 患者有躁动情况, 擅自拔除导尿管、气管等, 需护理人员强行制动。3分:挣扎、反抗极度不配合需多人按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62例0分、14例1分、4例2分;常规组:41例0分、17例1分、14例2分、8例3分。研究组躁动程度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 胸科手术苏醒期产生躁动为典型的并发症, 患者的心率、血压等会有明显的变化, 同时机体内各个器官的并发症也会明显增多, 尤其是心肺功能不全以及高血压患者, 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会进一步提升。有相关资料显示称, 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的手术患者为腹部全身麻醉, 故在患者术后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为一种侵入性治疗, 手术通常都有较强的应激源, 大部分胸科手术患者在术前都存在焦虑、恐惧以及畏惧等诸多不良心理反应, 这些不良的反应将对手术造成一定影响, 延长手术时间, 增加了患者术后发生躁动的可能, 因此术前给予患者访视和有效的心理护理就极为重要, 可对患者的机体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2]。

及时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能够提升患者的心理阈值, 延长不适感的适应期, 并且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对不适感的耐受度, 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此外, 麻醉前便对患者进行导尿可使患者尽快适应不适感, 降低了麻醉后躁动的发生频率, 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的术后安全[3]。本次研究中, 不同护理模式后, 研究组患者的躁动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 在对胸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实施优质护理且在麻醉诱导前5 min导尿能够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术后躁动程度, 提升患者舒适度,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荣珠, 董明, 李成太, 等.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 全科护理, 2011, 9(33):3041-3042.

[2] 申娟. 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28):27-28.

[3] 施晓华. 系统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23):2941-2943.

[收稿日期:2016-06-23]

猜你喜欢
躁动优质护理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姿态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游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躁动与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