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利+史迎宾+张林峰+李国艳
【摘要】 目的 探索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的影像分析及治疗策略。方法 100例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病灶刮除灭活术联合植骨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 观察组采用X线联合CT、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 观察组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X线联合CT、MRI检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一旦确诊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可促进患者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影像分析;治疗策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074
软骨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良性骨肿瘤, 其好发部位为四肢短骨, 少部分患者也可出现在椎骨、骨盆等部位, 在单发的内生软骨瘤中, 恶变主要发生在长骨和扁平内, 在短管状骨内几乎不发生恶变, 其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本文旨在探索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的影像分析及治疗策略, 具体的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男女比为25:25, 年龄25~43岁, 平均年龄(32.68±3.54)岁, 其中17例为股骨中段, 17例为肱骨上端, 16例为胫骨近端。对照组男女比为30∶20, 年龄24~44岁, 平均年龄(33.47±3.64)岁, 其中16例为股骨中段, 16例为肱骨上端, 18例为胫骨近端。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影像检查 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 选用Opti 150HC-100型号机, 检查时, 协助患者摆取侧卧位或正卧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联合CT检查和MRI检查, CT选用Lightspeed 64层螺旋CT仪, 将其扫描参数调节为300~400 mA, 120 kV, 层距和层厚距离≤5 mm, 螺距为1, 主要扫描病变的相邻关节和病变范围区域。MRI选用HD 1.5T MR扫描仪, 主要扫描顺序包括SE T1WI(层距1.0 mm;层厚3.0 mm;TE 15~22 ms;TR 550~700 ms)、SE T2WI(层距1.0 mm;层厚3.0 mm;TE 80~100 ms;TR 3500~4000 ms), 对患者矢状面、冠状面、横切面进行扫描。
1. 3 手术方式 两组患者均采用病灶刮除术联合植骨术治疗, 且均经病理检查, 主要手术方式为:术中可将患者病灶骨皮质进行开窗处理, 将其周围病灶组织刮除, 并将其切片送往实验室检查, 确定为内生软骨瘤后, 使用95%酒精消灭肿瘤活性因子, 电烧头烧灼瘤壁、磨钻削磨瘤壁, 使用人工骨或异体骨填塞, 随后便可复回窗盖。若病灶组织全部清除后, 不影响骨质稳定性, 无需做任何固定措施, 而对于不稳定患者, 可使用钢板螺钉进行固定。切除后的病灶组织送往病理检测, 行常规HE染色。
1. 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 观察组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软骨瘤属于临床常见疾病, 其可分为多种类型, 以内生软骨瘤最为常见, 内生软骨瘤主要是指发生于软骨内肿瘤, 其外有纤维包膜, 呈现为分叶状, 其发病时, 可出现不用程度钙化, 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囊变和液化坏死 [2]。软骨瘤常位于短管状骨骨干, 其早期无明显症状, 导致其病程达数年不止, 大部分患者均为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 [3]。X线平片主要是针对患者边缘硬化、骨囊状边缘、钙化边缘进行探查, 若X线平片结果中未出现钙化现象, 则说明其诊断错误, 因此, 其单方面使用, 效果不佳。而CT平片较为准确, 其可对囊状透亮区进行探查, 观察患者病变程度, 且通过CT可确定病变周围大小斑点和钙化程度, 但肿瘤无血供, 因此CT结果还应进行确诊[4]。MRI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清晰的显示患者体内软骨瘤的侵犯范围, 从而缩小病变范围, 且准确率较高[5, 6]。采用采用病灶刮除灭活术联合植骨术治疗, 可有效将病变组织全部清除, 且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 降低临床复发率、恶变率。本研究表明, 观察组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经X线联合CT、MRI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率, 且一旦确诊为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患者后, 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可促进患者康复, 所以其检查方式和手术方式均值得在临床被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建功, 袁小东, 马小龙, 等.长骨中心型Ⅰ级软骨肉瘤与内生软骨瘤的影像鉴别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4, 48(11):926-929.
[2] 刘旭林, 曲建力, 李淑玲, 等.原发性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四种影像方法比较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9):822-826.
[3] 李玉萍, 涂占海, 林征宇, 等.成人单发长骨内生性软骨瘤的影像诊断.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23(6):935-938.
[4] 葛祖峰, 韩志江, 龚向阳, 等.多发骨膜软骨瘤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附5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1, 27(4):586-589.
[5] 张昌政.骨内及软组织内软骨瘤的影像及病理表现//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635-637.
[6] 席秉勇, 胡非, 邵钦, 等. 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观察. 肿瘤影像学, 2012, 21(2):135-137.
[收稿日期: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