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
德国妈驯儿
文|王子
我的德国朋友弗洛里安上周不得不搬出了自己的家。由于他连续3天没有打扫房间,母亲严格执行了之前与他签订的租房约定,不仅将他扫地出门,并且迅速地将他的房间出租给了别人。
他跟我讲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觉得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居然为了这点事把儿子赶出家门,而他自己只是觉得很倒霉而已。
弗洛里安给我做了一下整件事的背景简介:他大学毕业并找到工作以后,母亲就开始与他约法三章。第一,从现在起,他住在家里(他自己的房间)要付房租;第二,家里将不会再给他准备一日三餐,如果要母亲继续“饲养”他,他需要每月另外交纳在家吃饭的用餐费;第三,要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房间,如果连续警告无效,家里会将他扫地出门。
这个结局,他是接受的。因为这是他与母亲的约定,他得遵守这个游戏规则。
有意思的是,弗洛里安被妈妈赶出去以后,做过一次美妙的垂死挣扎。他去找爸爸,企图通过迂回战术,让爸爸吹耳边风劝妈妈收回成命。爸爸跟他说,儿子啊,我是站在你这边的,我也很想帮你,但是,如果我帮你说话,她会把我一起赶出去的。
于是,弗洛里安乖乖收拾了行李,搬进女朋友家,与女友分摊房租,然后将自己的名字报给妈妈,排在他原来房间的租客等待名单上,什么时候现在的房客搬走了,他会争取再次住回自己的房间。
弗洛里安说,他之所以接受这个结果,是因为在他眼里,他的妈妈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妈妈。而他自己,有了工作以后,在家里就是一个跟父母完全平等的人了,享受成人的权利,也要承担成人的义务。母亲向他明确表示,我们将不再承担任何养育你、照顾你,甚至包容你的责任。
而我则是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情的。
我的母亲不会因为我3天没有做房间清洁而赶我出门,更不会因为我工作后还住在家里而收我房租,她还为我提供一日三餐,最多需要我花一些时间听听她的免费唠叨。这一切在中国孩子的眼里太正常了,大多数中国母亲都是如此。一直以来,我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对我来说,妈妈首先是妈妈,然后才是一个独立的人,她当然要体谅我。现在想想,觉得有点儿羞愧。
我的另一个德国朋友麦克,15岁的时候就跟他妈妈说,他不想读书了。好,那就不读了。他妈妈跟他进行了一个quick talk(浅谈),意思就是这个决定是你自己做出的,我们既不会给你建议,也不会干涉你的选择。你要尊重你自己的决定,而且你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负责的机会总是来得很快。
麦克决定成为一名电脑黑客,因为这很酷,也是当时他唯一擅长的事情。3年过后,他在18岁的节点终于成功地触犯了德国法律——入侵银行电脑系统盗用他人信用卡透支。所幸额度不高,只是用别人的信用卡给自己买了一些游戏、DVD什么的。他面临两个选择,支付高达3500欧元的处罚金,或者不付罚金,去蹲青少年监狱。
大家可以想一想,3500欧元,在当时折合人民币3.5万元,对于一个18岁的孩子,是什么概念。
警察找到家里来,与麦克的父母协商。麦克的母亲明确地表示:很抱歉,儿子,我们不会为你的错误埋单,哪怕你会去蹲监狱。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做了坏的选择,你就要为此负责。更何况,你现在已经成年了。
这下麦克傻了。
好在德国的法律规定,轻型罪的罚金支付可以分期付款,只要与警察局签署一个每月还款协议,200欧也好、300欧也好,一点一点地还,你就能兑换你的自由,不用去蹲监狱。前提条件是你必须要有一份工作,能够提供工作证明,证明你有能力每月按时还款。
麦克只得火速找到一份电脑程序员的工作,开始打工还钱。他今年24岁了,两个月以前,才刚刚付清这笔18岁时犯错的代价。这6年里,家里没有资助一分钱,他必须一直不间断地工作,担惊受怕,因为一旦表现不好被公司裁掉,他就会失去工作证明,警察局会将他收监。
还完钱以后,麦克辞掉了工作。他想过了,要回学校继续读书,完成学业,这样能找好一点的工作。他选择了一所专科学校,每周有4天的课程,学校也很远。这时,他重新求助于母亲,希望能在交通费或者学费上得到一点帮助。
这一次母亲爽快地答应了儿子的请求,也愿意每周4天开车送他去读书。至于麦克这几年买下的血泪教训,则正式成为了家庭茶余饭后的小笑柄。
“虎妈”已经驯服?不是的。如果再次面临麦克18岁时的窘况,母亲会做同样的选择。她从来没有为儿子放弃过自己的原则,她要求儿子不找借口、承担责任、做独立的人,但她并不无情和冷漠。这就是典型的德国教育价值观。父母支持孩子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父母可能提出建议,但不会强加意见,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但不会为孩子的错误埋单,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才是为此负责的人。
中国也不乏虎妈,但恐怕没有几个父母会愿意以影响孩子前途为代价培养独立人格。这可能就是中德父母教育理念的区别。一个认为孩子应该以“成为一个重要角色”作为人生目标,另一个认为让孩子成为独立、负责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所以,中国家长总是认为西方人对孩子的宽容超过了对孩子的教育,而西方家长则觉得东方的严格家教方式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事实上,中国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德国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样不可计数,可见两国的家长的教育方式各有所长。在我看来,中外“虎妈”也许方式不同,但母爱是没有国界的。“虎妈”们用强硬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心灵,也许她们会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年轻的面孔,但她们会看着孩子选择自己的道路,做着自己的梦,度过他的一生。而孩子们选择的每一条路,妈妈们都会陪在他们身旁。
边走边看
魏玛古城美景在原东德的南部,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歌德、席勒、贝多芬等许多文化名人与这个风光秀美的小城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