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寒门难出贵子”

2016-08-02 14:37吴学安
杂文选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重点高校东北大学改变命运

吴学安

近日,东北大学宣布,今年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计划招收一百五十名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该招生计划由东北大学事先预留,不占学校在各省公布的普通类统招计划。今年,不唯东北大学,多所重点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招生政策吸引农村学子。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早在去年教育部就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合理安排分省计划,并向农村考生数量多、升学压力大的省份倾斜。

上大学,跳“农门”,一直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捷径。但在上大学成本居高不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双重冲击下,不少已然步入大学校园的农村学子,对上大学产生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苦涩;而一些农村家长尽一切力量供孩子读书的热情开始减退。这种尴尬逆转的背后,有多少意味深长的因素值得人们关注与深思?

不可否认,近年来农村孩子上大学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而毕业后的“期望收益”则变得越来越小,这就导致一些农村家长和学子产生了“上大学究竟值不值”的困惑。

昂贵的求学成本、毕业了也不意味着就能获得一份好工作,这份沉重与无奈引出了一个尖锐的疑问:农村家庭“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究竟值不值?尽管多数农家子弟从小就被灌输了“不上学就没有出息”的思想,坚信只有靠读书才能真正改变命运,但如今,许多农家子弟并没有靠上大学这条捷径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的农家子弟大学毕业进城后,不仅不能给家庭带来经济收益,还要向家里伸手要钱买房子,更给“败家子”的说法提供了事实依据。

当然,对目前上学贵、就业难产生的“新读书无用论”,农村家长和孩子切莫仅仅因为眼前的就业难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而应该把眼光放远点。毕竟“就业寒冬”只会是暂时的,而孩子们学习的黄金期却一去不复返。

【原载2016年4月15日《工人日报·科教周刊》】

插图 / 行路难 / 李法明

猜你喜欢
重点高校东北大学改变命运
重点高校建设背景下高校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的研究
重点高校农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
名校阶级论
俄罗斯政府向21所重点高校拨款99亿卢布
社会正义视野下我国重点高校学费制度之审视与设计
本科教学审核自评估工作开展及专业持续改进思考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参赛经验与总结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
知识改变命运
《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改革与实践